《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等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德雷克·博克著 侯定凯译 2008年5月 34.00元
  作者担任哈佛大学校长达20年,是美国高等教育界颇具影响力的领导人。这本书试图反思大学教育,思考大学现状的不足,认为大学没有达到社会赋予的使命,甚至没有达到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人发展要求。既突出了本科教育在当今高等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也集中分析了美国大学本科教育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美国总统制:起源与发展》
  (美)西德尼·M·米尔奇斯 迈克尔·尼尔森著 朱全红译2008年4月 58.00元
  这是过去50年来由政治学者撰写的有关总统史的第一本综合性单行本著作。政治学者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美国政治体制中的美国现代总统制的起源,并讨论了总统制的管理模式以及发展变迁历程。书中以动态的方式研究了美国总统制的各个方面和变化发展,并考查了总统与行政部门的关系和扮演的角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会认知心理学》 郑全全著 2008年2月 32.00元
  心理学专业的教材、教学参考书,也可供各行各业工作者参考。
  社会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新的学科,是当代心理学的主流和方向。这本书是国内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第一本著作,阐述了社会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介绍了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对于科学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正确地了解他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真传法东渡记》 余大庆著 2008年3月 32.00元
  唐高僧鉴真,放弃优厚供养,组织弟子东渡传法。历经政府阻挠、痛失爱徒、双目失明等种种磨难,他仍矢志不渝,历十一年,前后六次,终抵日本,给落后的岛国带去了盛唐先进的文化,最后埋骨异乡。他为什么这么做?在重重困难面前,他犹豫过没有?这一个个谜团,《鉴真传法东渡记》逐一解开。
  浙江教育出版社
  
  《艺术哲学读本》 杜书瀛著 2008年4月 35.00元
  理论工作者、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大学生的参考书。
  作者历时20年写的学术专著。力图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从哲学角度论述艺术的位置、本性,从艺术主体和客体、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艺术的形象和典型、艺术鉴赏(艺术接受)等方面,论述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表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心得。书中提出了新的理论观点,对艺术哲学的理论变革提出了新的设想,富有探索精神,具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爱因斯坦传》
  (德)于尔根·奈佛著 马怀琪 陈琦译 2008年4月 48.00元
  适合学者和传记类图书的阅读爱好者。
  这是第一部德国人用母语德语写就、诞生在德国本土的爱因斯坦的权威传记。作者是生物化学博士,从事记者工作20年,所以传记写作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字又引人入胜,富有可阅读性。它借助于大量新披露的文件和令人惊讶的档案资料,生动讲述了爱因斯坦以及他那个时代的故事,揭示了在爱因斯坦神话背后所隐藏的鲜为人知的奥秘,重新解读了一位“你所不知道的爱因斯坦”。
  中央编译出版社
  
  《新三字经》 高占祥著 2008年5月 19.80元
  适合爱好传统文化的大众读者。
  全文236句、1416字,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结合起来,浓缩人生哲理、社会经验,生动活泼,堪称文化启蒙、人生励志、传授人生经验、进行思想教育的新经典。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江苏脉动:网络时代的区域新观察》 龚浔泽著 2008年1月 25.00元
  适合专业研究人员、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关注区域发展的人。
  一本思想性强的政经类通俗图书,视角独特、行文流畅,堪称新时期网络文化建设的鲜活范本。该书以江苏为描述对象,涉及了江苏发展格局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历史变迁、江苏与部分省市发展路径的比较等。
  江苏人民出版社
  
  《回望纯真年代》
  罗雪莹著 2008年4月 76.00元
  这是30多位电影导演的访谈录。
  受访者包括谢晋、凌子风、李俊、吴天明、谢飞、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周晓文等。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从剧本的创作到深入生活的感受,从总体艺术构思的酝酿到形成,以及人物形象的把握、场景的安排乃至细节的选择等。最显著的特色是导演敞开心扉,真诚地倾诉,包括一些心灵深处的隐秘,是作者和导演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学苑出版社
  
  《日本官僚制研究》(新版)
  (日)迁清明著 王仲涛译 2008年5月 23.00元
  这是日本著名学者过清明的代表作。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与丸山真男的《日本现代政治的思想和行动》相媲美。作者有两点创见。一、用历时性,即动态的方法来探讨政治学、行政学的课题,这也成为政治学、行政学研究的一种规范性的方法论。二、作者对日本近代官僚制的剖析既是全面的,又有极其重要的发现。如他关于日本官僚制的特色规定(前近代的官僚制)如今已成为经典之论。
  商务印书馆
  
  《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 吴忠民著 2008年4月 42.00元
  在提出系统的社会公正理论和规则体系的基础上,作者详细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社会在社会公正方面的主要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理论创新。它还澄清了当前困扰着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许多理论和现实问题,对促进社会公平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山东人民出版社
  
  《益智情绪学》
  江可达著 2008年1月 25.00元
  披露了人类情绪演化规律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人类情绪演化的规律与特点,揭示出人类情绪与人的气质、性格、情操、境界之间的紧密联系,论述了人类情绪与意识、思维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书中对情绪反应特点、情绪与意识、情绪与思维、情绪与个体行为的成功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
  人民出版社
其他文献
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列国国情习俗丛书》是一批有益于广大读者的好书。第一批著作共十一册,包括《美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埃及》《马来西亚》《巴基斯坦》《越南》《南非》《以色列国》等。此后还将陆续出版多册。  《丛书》各册的作者或主编是对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教、科学艺术、风俗、宗教、民族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多年研究的专家。他们有些是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学者,例如《美国》的主
庆历三年(1043)四月,宋仁宗以范仲淹、韩琦为枢密副使;八月,以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均相当于副宰相。宋仁宗超擢范仲淹、韩琦、富弼荣登“两府”之后,“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数令条奏当世务”。九月,又再赐手诏督促曰:“今琦暂往陕西,仲淹、弼宜与宰臣章得象尽心国事,毋或有所顾避。其当世急务有可建明者,悉为朕陈之。”然后,“又开天章阁,召对赐坐,给笔札,使疏于前。仲淹、弼
长久以来,中国法学界普遍认为,是政治干预造成了法哲学研究的一蹶不振,中国法学的发展应该从政治中解脱出来,法哲学必须以对政治的批判为对象。然而,这种批判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主义,只是无根由的谴责,而没有一种对于政治的理性的批判。这是出于一种对政治的恐惧症,是刚刚过去的历史所遗留下来的心理反映。由于缺乏对于政治的理解,法学中的这种“超越”就仅仅具有一种破坏的特征。研究者们常常将一些法学思想史上的关键性
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长期处于被弱化的境地,个中原因很多,诸如教学的功利思想作祟,语文教师自身审美能力的欠缺、审美意识淡薄等。而缺少科学的教学审美路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初中古典诗歌教学审美路径,应扣住“一体四美”,顺势而为。“体”即诗歌体式,具体指诗歌体裁分类中的古体诗(包含歌、行、乐府民歌等)、近体诗(包含绝句、律诗)、词、曲。“四美”即诗歌蕴含的音韵美、意境美、情蕴
圣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说,只学而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思”是对“学”的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只知道盲目的学,不知道消化理解就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这和吃饭是一个道理,盲目的进食,看到好的就吃,根本就不能很好地消化,更谈不上吸收营养。因此,不仅要认真读书,还要认真思考。   一是发现性思考。在读的过程中,只有善于发现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古人云:“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所有的事
媒体上不断见到农民工暴力追讨欠薪的事件,手头正好有个现成的例子。四川南充农民蒲正兴在西安打工,包工头欠他三千元工资迟迟不发,他在屡屡讨薪被拒绝甚至遭到殴打的情况下,于2006年12月8日用小刀刺伤包工头,并手持利斧在一座立交桥上劫持包工头女友,引起围观。民警闻讯赶到现场,对蒲进行劝说,但蒲情绪激动,不予配合,于是一位派出所副所长“果断出手夺斧,将歹徒制服,成功解救人质”。结果蒲正兴“被警方以绑架罪
随着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对论述文写作的关注,高中生的思辨性阅读和写作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重视。写作是个人生命体验的书写,也是一种责任,表现为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和洞察;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质疑、批判到融通的过程。但是让学生在写作中直面现实作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绝非易事。当下学生论述文写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论述文或化身为举例文,例子一站到底;论述文或化身为文艺腔的鸡汤文,辞藻堆砌,重感性轻理性,疏于逻辑思
萧乾先生不仅是一位国际知名的记者、作家,还是一位思想十分活跃的学者。他的一生,都在为追求人类的真理而寻觅、思考。他不断地拷问社会、拷问历史,也拷问自己。直至他生命终结的前夜,这种思考仍然没有停止。  作为晚辈,我有幸在他的晚年经常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也常向他请教关于写作、关于思想、关于文化、关于哲学和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和观念。记得在1996—97年之际,当时国内的文化界和学术界正在热烈地展望新世纪,
《“铁牛”的故事》,王公法、王志良写,余云鹏、蔡康非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9月第一版,彩色,0.12元。基本上采用无边界的构图 方式,文字量较同等篇幅的标准的上图下文的连环画要多,类似今天的图文书。  上海一家拖拉机厂的工人陈洪,下夜班的时候碰见农民给城市拉菜的拖拉机抛了锚,车厢里堆着满满的蔬菜停在路上,因为缺少零件而一筹莫展。他主动帮助修理,最后把自己崭新的自行车上的零件拆下来给拖拉机换上
1957年1月22日~26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中国哲学史座谈会”,有一百多位来自国内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哲学家(主要是哲学史家)参加。当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刚刚出台,学术界在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后,思想上的紧张得到了缓解。所以,这次会议的绝大多数参加者都能各抒己见,进行热烈的讨论,真正做到了畅所欲言。会后,《哲学研究》编辑部将发言稿和相关文章汇编为《中国哲学史问题讨论专辑》(北京,科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