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辅助法快速制备荧光碳点及其在水样品中检测Fe3+与Hg2+的应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点(CDs)作为一种新兴的荧光纳米碳材料,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质,抗漂白能力强,稳定性好,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且碳点具有合成成本低,易于功能化等优点。目前荧光碳点在分析检测、荧光成像、药物运载、光电器件等诸多领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已经发展了许多合成碳点的方法。然而目前碳点的合成方法仍然存在步骤繁琐,合成时间长等缺点;对于目标物的检测,仍存在抗干扰能力差,选择性不好等问题。为此,我们希望能够发展出绿色快速的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探究碳点的发光和检测机理的同时建立高选择性的金属离子检测手段。本文以丙三醇作为微波反应溶剂和钝化剂,利用微波辅助法快速合成荧光碳点,发展了几种检测水中Fe3+和Hg2+的碳点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水样的检测。具体内容如下:1.以柠檬酸为碳源,丙三醇为高沸点微波反应溶剂,利用微波辅助加热法一步制备表面钝化的荧光碳点。合成方法快速环保,所合成的碳点产率为11.2%,碳点尺寸均一,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通过实验发现Fe3+能够选择性的淬灭碳点的荧光,而其他常见的金属离子对碳点的荧光影响较小。基于此,成功建立了基于碳点荧光淬灭法检测实际水样品中Fe3+的方法。检测线性范围在5-50μmol/L之间,检出限为2.16μmol/L。实际样品检测中加标回收率为96.8-106.0%。2.在第一部分实验的基础上,以柠檬酸为碳源,尿素为氮掺杂剂,丙三醇为微波反应溶剂,利用微波辅助法一步合成氮掺杂碳点(N-CDs)。通过N元素掺杂大幅度提高了碳点的量子产率(27.7%),并且改变碳点的表面态结构,使碳点的荧光可以通过动态淬灭的方式被Hg2+淬灭。基于这样的现象,我们将合成的碳点用于选择性检测水样品中的Hg2+,方法的线性范围在5-100μmol/L之间,检出限为1.7μmol/L。实际样品检测中加标回收率在97.4-109%之间,RSD小于3.1%。3.利用胱氨酸为碳源和氮、硫掺杂剂,使用丙三醇作为溶剂,微波法一步制备了N,S共掺杂的荧光碳点(N,S-CDs),所合成的碳点尺寸均一,分散性好,具有明显的晶格结构。在实验中发现,加入Hg2+后碳点可以发生聚集并且伴随着荧光增强的现象。基于碳点的这种聚集诱导增强效应(AIEE),我们发展了“turn-on”法检测实际样品中Hg2+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方法的检测线性范围在1-75μmol/L之间,检出限为0.1μmol/L。实际样品检测中加标回收率在92-106%,RSD小于2.1%。
其他文献
针对泥水盾构隧道开挖会对邻近地下管线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又会因为各种其他因素而有所变化的现象作了研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在分别考虑某一参数的影响时,假定其他
“先锋小说”在八十年代如一现之昙花,短短几年间便成为风靡全国的文学时尚而渐渐失去了“先锋性”。格非作为其中的主力军,是“先锋小说”创作者中坚持“先锋”姿态最为长久的作家。在数年的锻炼中,格非已将先锋技法融入自己的骨血中,成为他今后创作生涯里固定的标志。因此,即使“先锋”退潮,他日后的作品中所保留的先锋性仍然是批评界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不少批评者们注意到他小说中先锋表层下的回归传统的灵魂,于是涌现了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50 mg · L-1黄芩苷孵育A43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ofi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设计合
在朝鲜战场上,有一条在敌人疯狂绞杀、封锁下摧不垮、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撑起这条运输线的是成千上万英勇的中朝儿女,“登高英雄”杨连弟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In the batt
碳量子点是碳纳米家族的新成员,因制备简单、水溶性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在光电传感器、细胞成像、光电催化、荧光探针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在碳量
目的探讨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56只健康6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肢体缺血预适应(LIP)组、I/R+5-羟基癸酸钠(5-hydroxy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