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与方法,哪个更重要?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3年《销售与市场》营销年会上,卢泰宏教授提出一个研究课题:如果对《销售与市场》创刊以来的文章进行全面检索和分析,将可以清楚地折射出中国营销的轨迹。《销售与市场》作为“反映营销主流,引领营销潮流”的专业杂志,见证了中国营销的历史。
  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不同时期文章的王题词,发现1994—1995年使用频率最高的主题词是“推销技巧、点子”;1996~1997年使用频率最高的主题词是“品牌、策划、广告”;1998—2000年使用频率最高的主题词是“通路、企划、促销”;2000年至今使用频率最高的主题词是“终端、促销、营销管理”。
  当前,许多专家认为2000年以来“终端制胜”的主流营销体系已经走到极致,到了末途,需要寻找新的出路。但也有部分营销人士认为只要在终端销售方面“做得更细、做得更好”,就能取得优势。
  有的专家强调方向.寻找新的主流营销体系,营销需要转型;有的专家强调方法中国营销应该更科学、更规范。于是便引出了方向与方法哪个更重要的话题。
  什么是营销的方向,我们认为营销方向就是在既定营销环境之下的主流营销体系。那些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实际上代表着营销当时的方向。
  什么是营销的方法,我们认为是在既定的主流营销体系之下,具体的营销过程、细节、手段、流程。
  方向与方法哪个更重要,要看当时的营销环境。
  “营销环境变了,一切都得变!”2004年第1期的卷首语成为《销售与市场》网站当期点击率最高的文章,该文配合当期的封面专题——“寻找新的王流营销体系”传递出女口下信息营销环境发生质变时,必须寻找新的方向。
  营销史上总有几个被祢为“分水岭”的时期,当营销环境的量变积累到足千引爆质变时,曾经被运用到极致的传统营销方法将有可能全部失效,就像象棋比赛中的“卒”,当卒拱到底时,也就大致失去了威力。
  1996年、1998年、2000年,营销人都曾经在营销的分水岭上徘徊,那些找到新主流营销体系的企业获得了新生,而那些沉湎于过去成功营销经验的企业,不管曾经多么辉煌,都逐渐走向了没落。
  毫无疑问,在营销转型期,方向大于方法。方向错了,一切都错了。
  但当企业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营销环境时,当新的主流营销体系已经形成时,此时企业关注的焦点却是方法,而不是方向。在“终端制胜”的主流营销体系之下,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是“终端铺货、终端导购、终端促销、终端管理、终端公关”的方法,谁在方法上更系统、更科学,执行力更强,谁就能取胜。方法不到位,即使方向对了也是枉然。
  一年多前,《《肖售与市场》就预见性地发表了“终端之后怎么办”的疑问。这是对未来营销方向的一次试探。现在,“终端制胜”的王流营销体系已经接近终结,新的营销方向是什么,营销人在“郁闷”中寻找。
  从去年开始,《《肖售与市场》不仅在文章中,也在各种营销人聚会的场合,不断发出寻找“新主流营销体系”的声音,我们期望再次引导营销人找到新的方向。
  我们坚定地认为:在转型期,方向大于方法,创新决定未来。
其他文献
和许多成功企业一样.东软的故事有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开篇一一从3个人、3台电脑、3万元钱起家,在短短10年间.发展为拥有员工4500余名、注册资本5 6亿元、总资产2¨乙元的大型软件开发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软件企业集团之一.在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领域保持着领跑者的地位……         背景资料      一、软件代工  1989年,东北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软件与网络工程研究室(东软的前身)抓住了
[作者]《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三部编年体史书的合称,均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为儒家重要经典。 [Author] “Spring and Autum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