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在分析图书馆以人为本理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图书馆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发展思路和方法,着力构建完善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体系,倡导新型的图书馆建设方式,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体验需要。
关键词:图书馆 以人为本 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a)-0166-02
图书馆服务工作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真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可以促进读者更主动地走进图书馆。在信息化、智能化的阅读时代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弊端,促进全民阅读事业快速发展。
1 图书馆服务工作以人为本的内涵分析
1.1 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坚持人文关怀,强调在尊重读者、理解读者的基础上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倡导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应当以提高服务读者质量为前提,在提高图书馆馆员自身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创新性的满足读者提出的阅读需要。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树立和优化图书馆服务目标,合理制定图书馆工作任务的分配机制,以此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进而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图书馆员还要树立人文精神,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1.2 以人为本的价值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满足读者阅读需要、促进全民阅读普及目标深入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只有采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读者的需要,优化配置图书馆的资源,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图书馆的服务成本。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优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科学地配置各种先进的图书馆服务设施,促进图书馆馆员不断改进工作中的细节,达到构建图书馆完善的管理体系的目标。运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倡导建立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机制,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传统图书馆服务低效无序的弊端。
2 图书馆服务工作以人为本发展方向
2.1 以人为本,强化文献供给
图书馆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还要从根本上满足受众的文献获取需要,强调以读者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优质的图书文献资源的供给服务。图书馆应当从读者的需要出发,为读者搜集各种前沿性的图书信息资源,方便读者以多元化的方式获取信息。图书馆应当进一步优化文献传递的管理制度,能够方便读者个性化地、随时地获得纸质或数字化文献资料。在文献服务内容方面还要建立区域性图书馆的特色,应当大力收集有地方特色文化的文献资源,进一步树立服务读者的文献资源品牌。为了满足读者快速检索文献的需要,还要加强日常文献管理力度,做到分门别类地放置文献资料,在统一配置文献资源专业类别的基础上满足读者自己的查阅需要,建立服务读者的调研机制,研究读者的阅读需要,以及特定人群的阅读需要,从而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供给计划,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阅读需要,提高图书馆资源供给水平。
2.2 以人为本,宣传展示图书馆
图书馆宣传工作是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力,促进普及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在宣传工作中采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可以贴近读者生活实际,以不同形式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要,达到真正普及全民阅读的目标。首先,宣传工作的本质是让更多读者认识图书馆并积极走进图书馆,图书馆应当从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出发,以受众最乐于接受的信息渠道进行图书馆宣传工作。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空间是进行阅读宣传展示的重要平台,运用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交流渠道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获取需要。其次,应当以读者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宣传,强调基于丰富的宣传形式激发读者的兴趣。例如,可以在公众号适当地增加一些读者检索的程序,读者进入入公众号就可以查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读者回复图书名称就可以得到图书准确的数据信息,这样可以更方便读者阅读。最后,图书馆还可以宣传图书馆服务的具体细节内容,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图书供给服务的过程,让读者更多地掌握图书馆服务理念,由此吸引读者进行阅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2.3 以人为本,贯彻标准化服务
在图书馆强调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工作理念下,应当进一步贯彻标准化服务读者的方法,尤其是在图书馆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各种自助服务设施推广普及的过程中,图书馆服务日益向着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进一步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机制,能够围绕读者的权益进行标准化的图书资源供给。例如,应当设置标准化的门禁系统,通过门禁系统满足不同类型读者获得相应文献资源的实际需要。并且建立读者与图书管理员的智能化对话平台,在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下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服务质量。其次,还要提高图书馆在馆书籍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纸制图书的质量检验,运用各种仪器设备加快图书的借还流程,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影响读者借阅服务体验的问题。最后,建立网站查询机制,加大图书资源编码力度,动态性地更新图书馆网站信息,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要适时进行类别图书信息的推送工作,以满足读者的在线阅读、24h自助借阅、快递上门送还图书服务等。
3 图书馆服务工作以人为本改进策略
3.1 优化图书馆人文环境
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应当优化图书馆日常服务的人文环境,注重以良好的氛围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需要,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满足读者的阅读体验需要。首先,加大图书馆的信息化设施设备水平,设置智能化的自助服务平台,通过自助平台满足读者自助借阅书籍、快速归还书籍、碎片化时间借阅书籍的需要。其次,构建清新宜人的生态化图书馆,加强学习环境氛围的布置工作,以敞开式的图书馆空间为载体,增加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绿化,在舒适休闲氛围下打造读者的阅读环境。最后,还要改进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倡导图书馆管理员的微笑服务,注重提升馆员素质,推动馆员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供给服务,能够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要与读者交流,从而满足读者借阅查询的现实需要。只有创建优质的人文环境,满足读者的现实追求,才能达到优化图书馆事业发展、满足读者现实需要、有效进行图书供给的目标。
3.2 打造综合型服务团队
图书馆贯彻人文管理的理念,离不开先进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在信息化时代提高图书馆有人本管理水平,应当围绕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环境打造“互联网+”图书管理平台。首先,应当建立一支综合性的圖书馆服务团队,进一步把各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与信息技术人才结合起来,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履职服务能力。其次,应当建立学习型的管理团队,促进图书馆馆员积极学习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新趋势,号召图书馆馆员在课题项目攻坚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基于团队建设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最后,还要优化图书馆馆员形象,注重营造和谐良好的服务工作气氛,鼓励图书馆管理员进行创新,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3.3 采用情感化管理方式
图书馆号召馆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读者服务,还要进一步贯彻情感管理的工作方式,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倾听馆员心声,运用情感化的方式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在尊重馆员、信任馆员与充分发挥馆员才干的氛围下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首先,应当了解图书馆馆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建立综合性的图书馆馆员评价体系,鼓励馆员在日常图书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其次,围绕着馆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给予帮助,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人文关怀,构建图书馆的和谐大家庭,激发图书馆员工的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最后,还要构建人本性的图书馆管理制度,优化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读者效率,在完善馆员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发挥馆员服务读者的潜能。
4 结语
图书馆倡导人本管理理念,应当从分析读者的现实阅读需要出发,基于阅读需要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采用信息化与个性化的方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达到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管理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图书馆管理要注重引入人本理念[J].读书文摘,2017(16):15.
[2] 陈世彤.关于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管理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7(11):183.
[3] 阿依努尔阿肯别克.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 [J].科技展望,2017,27(15):261.
关键词:图书馆 以人为本 服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5(a)-0166-02
图书馆服务工作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真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可以促进读者更主动地走进图书馆。在信息化、智能化的阅读时代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解决传统图书馆工作的弊端,促进全民阅读事业快速发展。
1 图书馆服务工作以人为本的内涵分析
1.1 以人为本的内涵
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坚持人文关怀,强调在尊重读者、理解读者的基础上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倡导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应当以提高服务读者质量为前提,在提高图书馆馆员自身服务水平的同时,能够创新性的满足读者提出的阅读需要。还要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树立和优化图书馆服务目标,合理制定图书馆工作任务的分配机制,以此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进而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图书馆员还要树立人文精神,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1.2 以人为本的价值
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满足读者阅读需要、促进全民阅读普及目标深入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只有采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才能更深入地了解读者的需要,优化配置图书馆的资源,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图书馆的服务成本。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优化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科学地配置各种先进的图书馆服务设施,促进图书馆馆员不断改进工作中的细节,达到构建图书馆完善的管理体系的目标。运用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以倡导建立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机制,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快速发展,解决传统图书馆服务低效无序的弊端。
2 图书馆服务工作以人为本发展方向
2.1 以人为本,强化文献供给
图书馆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还要从根本上满足受众的文献获取需要,强调以读者接受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优质的图书文献资源的供给服务。图书馆应当从读者的需要出发,为读者搜集各种前沿性的图书信息资源,方便读者以多元化的方式获取信息。图书馆应当进一步优化文献传递的管理制度,能够方便读者个性化地、随时地获得纸质或数字化文献资料。在文献服务内容方面还要建立区域性图书馆的特色,应当大力收集有地方特色文化的文献资源,进一步树立服务读者的文献资源品牌。为了满足读者快速检索文献的需要,还要加强日常文献管理力度,做到分门别类地放置文献资料,在统一配置文献资源专业类别的基础上满足读者自己的查阅需要,建立服务读者的调研机制,研究读者的阅读需要,以及特定人群的阅读需要,从而优化图书馆文献资源供给计划,满足不同类型人群的阅读需要,提高图书馆资源供给水平。
2.2 以人为本,宣传展示图书馆
图书馆宣传工作是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力,促进普及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在宣传工作中采用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可以贴近读者生活实际,以不同形式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要,达到真正普及全民阅读的目标。首先,宣传工作的本质是让更多读者认识图书馆并积极走进图书馆,图书馆应当从受众的信息获取方式出发,以受众最乐于接受的信息渠道进行图书馆宣传工作。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空间是进行阅读宣传展示的重要平台,运用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交流渠道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信息获取需要。其次,应当以读者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宣传,强调基于丰富的宣传形式激发读者的兴趣。例如,可以在公众号适当地增加一些读者检索的程序,读者进入入公众号就可以查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读者回复图书名称就可以得到图书准确的数据信息,这样可以更方便读者阅读。最后,图书馆还可以宣传图书馆服务的具体细节内容,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图书供给服务的过程,让读者更多地掌握图书馆服务理念,由此吸引读者进行阅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2.3 以人为本,贯彻标准化服务
在图书馆强调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工作理念下,应当进一步贯彻标准化服务读者的方法,尤其是在图书馆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各种自助服务设施推广普及的过程中,图书馆服务日益向着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进一步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机制,能够围绕读者的权益进行标准化的图书资源供给。例如,应当设置标准化的门禁系统,通过门禁系统满足不同类型读者获得相应文献资源的实际需要。并且建立读者与图书管理员的智能化对话平台,在人性化服务的理念下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服务质量。其次,还要提高图书馆在馆书籍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加强对纸制图书的质量检验,运用各种仪器设备加快图书的借还流程,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影响读者借阅服务体验的问题。最后,建立网站查询机制,加大图书资源编码力度,动态性地更新图书馆网站信息,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要适时进行类别图书信息的推送工作,以满足读者的在线阅读、24h自助借阅、快递上门送还图书服务等。
3 图书馆服务工作以人为本改进策略
3.1 优化图书馆人文环境
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应当优化图书馆日常服务的人文环境,注重以良好的氛围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需要,在改善环境的基础上满足读者的阅读体验需要。首先,加大图书馆的信息化设施设备水平,设置智能化的自助服务平台,通过自助平台满足读者自助借阅书籍、快速归还书籍、碎片化时间借阅书籍的需要。其次,构建清新宜人的生态化图书馆,加强学习环境氛围的布置工作,以敞开式的图书馆空间为载体,增加图书馆内部空间的绿化,在舒适休闲氛围下打造读者的阅读环境。最后,还要改进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倡导图书馆管理员的微笑服务,注重提升馆员素质,推动馆员提供优质的图书资源供给服务,能够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要与读者交流,从而满足读者借阅查询的现实需要。只有创建优质的人文环境,满足读者的现实追求,才能达到优化图书馆事业发展、满足读者现实需要、有效进行图书供给的目标。
3.2 打造综合型服务团队
图书馆贯彻人文管理的理念,离不开先进图书馆管理技术的研发与使用。在信息化时代提高图书馆有人本管理水平,应当围绕着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环境打造“互联网+”图书管理平台。首先,应当建立一支综合性的圖书馆服务团队,进一步把各专业的图书馆管理与信息技术人才结合起来,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提高图书馆馆员的履职服务能力。其次,应当建立学习型的管理团队,促进图书馆馆员积极学习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发展新趋势,号召图书馆馆员在课题项目攻坚中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基于团队建设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与服务质量。最后,还要优化图书馆馆员形象,注重营造和谐良好的服务工作气氛,鼓励图书馆管理员进行创新,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效率。
3.3 采用情感化管理方式
图书馆号召馆员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读者服务,还要进一步贯彻情感管理的工作方式,在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倾听馆员心声,运用情感化的方式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在尊重馆员、信任馆员与充分发挥馆员才干的氛围下开展图书馆管理工作。首先,应当了解图书馆馆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建立综合性的图书馆馆员评价体系,鼓励馆员在日常图书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其次,围绕着馆员在日常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给予帮助,加强对图书馆馆员的人文关怀,构建图书馆的和谐大家庭,激发图书馆员工的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最后,还要构建人本性的图书馆管理制度,优化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图书馆馆员的服务读者效率,在完善馆员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发挥馆员服务读者的潜能。
4 结语
图书馆倡导人本管理理念,应当从分析读者的现实阅读需要出发,基于阅读需要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采用信息化与个性化的方式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达到构建完善的图书馆服务管理体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图书馆管理要注重引入人本理念[J].读书文摘,2017(16):15.
[2] 陈世彤.关于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以人为本管理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17(11):183.
[3] 阿依努尔阿肯别克.以人为本理念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 [J].科技展望,2017,27(1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