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侧身滚动;灵活性;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6-0069-0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侧身滚动的方法模拟某一滚动物体,体验滚动带来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3.培养幼儿同伴之间互助互爱、乐于分享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泡沫垫若干、奶粉罐(每人一个)、带粘扣的黄色背心、红苹果若干
2.节奏鲜明、轻快的音乐、“小刺猬背果子”动画片段
3.小狗、小熊的家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轱辘轱辘操”,导人活动。
师:我们一起来做轱辘操。
教师伴随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小手一脖子一手臂一小脚一腰部一全身轱辘轱辘。
(设计有趣的“轱辘轱辘操”,让幼儿对人体的“滚”有全面的了解。)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玩奶粉罐,让奶粉罐滚动起来。
师:刚才我们一起做了轱辘操。老师想请你们看一样东西,这是什么?(奶粉罐)
奶粉罐也想和我们一起玩轱辘操。请它一起来玩一玩,好不好?
提问:你会怎么玩呢?自己玩试试看。
1.幼儿自由滚动奶粉罐。
2.教师指导幼儿小心一点滚动。
师:你轱辘轱辘滚奶粉罐的时候要绕开其他的奶粉罐。
3.指导幼儿分组合作玩。
师:你可以找个好朋友和你一起滚一滚,玩一玩。
4.指导幼儿向指定方向滚动。
师:我们站在黄色的垫子上,把奶粉罐往绿色的垫子上滚过去。
(巧妙利用奶粉罐的滚动引发幼儿自身的人体滚动。)
过渡语:奶粉罐玩累了,我们请它休息休息。(请幼儿把奶粉罐放回到指定位置)
(二)侧身滚动练习
师:刚才奶粉罐玩得真开心,你们想不想学学奶粉罐轱辘轱辘滚起来呀?
1.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根据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师:你要是看到其他的奶粉罐,往空的地方滚过去,这样不会受伤。
2.教师帮助幼儿练习侧身滚动动作。
师:我来帮助你滚一下!
3.鼓励幼儿互相帮助,练习侧身滚动动作。
师:你来帮助他!
过渡语:小奶粉罐到我这里来!
(三)听信号定向翻滚练习
师:刚刚,老师看到小奶粉罐都这么棒,我也想当一个奶粉罐。我这个大奶粉罐也来试试看,好不好?
1.教师边讲解动作要领边示范侧身滚动。
师:你到这里来看看我,看看我学得像不像!
我把我的腿伸直,我的手伸平,身体躺好了,轱辘轱辘滚过来了。
你们想不想再练一练,试试看。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3.引导幼儿定向滚动。
师:大奶粉罐在这里,滚到大奶粉罐这里来!
4.师幼一起侧身定向滚动。
师:我们一起从绿色的垫子上滚到黄色的垫子上。
过渡语:我们来找个空位置休息休息吧!
(四)欣赏动画片段“小刺猬背果子”
师:今天,森林的果子成熟了,可是,谁会轱辘轱辘滚一滚,把这些果子背在身上呢?(小刺猬)
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片段“小刺猬背果子”。
(把“滚”赋予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热情。)
(五)游戏“小刺猬背果子”
师:森林里的果子成熟了,我们也学一学小刺猬把果子背回去吧!
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玩游戏“小刺猬背果子”,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
师:我们要用身上的刺去背果子。
(幼儿在“小刺猬背果子”的游戏情境中玩得开心,学得轻松。)
(六)数果子
师:我们来一起数数看,你用你身上的刺背了多少果子?
教师带领幼儿摘下身上的果子,数数一共背了多少果子。
(“手口一致点数”来数身上的果子,让幼儿学与玩自然结合。)
(七)送果子
1.给小狗送果子
师:瞧,这里有小刺猬的好朋友小狗,我们把背来的果子送给它吧!
请幼儿把果子送给小兔。
师:我们在小狗家做客,要对小狗说:“小狗,请你尝一尝我们背来的果子。”
2.给小熊送果子
师:小狗的邻居小熊家还没有果子,我们再去森林里用我们身上的刺背些果子吧!
幼儿再次玩游戏“小刺猬背果子”,背完果子,摘下来数一数,去送给小熊。
(通过送果子活动培养幼儿互助互爱,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结束部分
师:果子都背光了,我们再到其他的树林里,再背些小果子送给其他的好朋友。
教师带幼儿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评价:
此次活动突出表现了四个特点:
一、巧
小班孩子对奶粉罐非常熟悉,从奶粉罐的轱辘辘滚动,再引发到孩子人体的滚动,小朋友们在草地上轱辘辘滚动,既有趣又开心,过渡自然,引导巧妙。
二、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从孩子在活动中的笑容和笑声可以看到这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孩子们天生喜欢滚动的物体,今天可以自己在宽敞的场地上玩人体轱辘辘滚动,自然非常开心。整个过程,教师引导幼儿从活动开始对人体轱辘辘的探索,到在老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滚动人体,再到自己能连续地滚动,活动循序渐进,可见,老师非常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三、妙
1.整体设计妙
整个活动,从滚动的奶粉罐到滚动自己的身体,再学小刺猬背果子,送给小兔和小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活动量从小到大,兴趣自然达到了高潮。
2.重点突出妙
活动中,教师少说,让孩子多练,重点突出,教师的示范引领非常及时到位,小朋友在自己积极探索滚动中,模仿奶粉罐,先是慢慢滚起来,再在老师的鼓励下能连续滚动,再到老师的指令下能够向指定方向连续快速滚动,掌握了活动要领,学得轻松、愉快,突出了活动重点,有效达成目标。
3.渗透教育妙
活动中不仅有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参与,还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讲礼貌、关心同伴、注意安全、乐于分享等习惯,还让幼儿点数果子,渗透数学知识的学习,有趣实用,潜移默化,结合自然,非常妙。
四、趣
活动中设计了有趣的热身操,有趣,实用,当孩子们热身的时候就对轱辘轱辘的滚动有了认识,为后面的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活动还设计了有趣的游戏“小刺猬背果子”,孩子们在落满果子的草地上打个滚,玩得开心,体验着游戏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另外,教师教态亲切,面向全体,正确引导和示范,指令清楚,组织也非常有效。幼儿的练习由易到难,滚动的距离由近及远,活动密度由小到大,幼儿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高涨,教师也非常尊重孩子,师幼关系非常融洽,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场面非常生动。当然,还有一点不足之处:奶粉罐在活动中如果能贯穿活动始终,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更好了。比如把奶粉罐排到垫子的一端,作为起点,或者排成一个家,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6-0069-0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侧身滚动的方法模拟某一滚动物体,体验滚动带来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
3.培养幼儿同伴之间互助互爱、乐于分享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泡沫垫若干、奶粉罐(每人一个)、带粘扣的黄色背心、红苹果若干
2.节奏鲜明、轻快的音乐、“小刺猬背果子”动画片段
3.小狗、小熊的家场景布置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轱辘轱辘操”,导人活动。
师:我们一起来做轱辘操。
教师伴随音乐带领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小手一脖子一手臂一小脚一腰部一全身轱辘轱辘。
(设计有趣的“轱辘轱辘操”,让幼儿对人体的“滚”有全面的了解。)
二、基本部分
(一)引导幼儿玩奶粉罐,让奶粉罐滚动起来。
师:刚才我们一起做了轱辘操。老师想请你们看一样东西,这是什么?(奶粉罐)
奶粉罐也想和我们一起玩轱辘操。请它一起来玩一玩,好不好?
提问:你会怎么玩呢?自己玩试试看。
1.幼儿自由滚动奶粉罐。
2.教师指导幼儿小心一点滚动。
师:你轱辘轱辘滚奶粉罐的时候要绕开其他的奶粉罐。
3.指导幼儿分组合作玩。
师:你可以找个好朋友和你一起滚一滚,玩一玩。
4.指导幼儿向指定方向滚动。
师:我们站在黄色的垫子上,把奶粉罐往绿色的垫子上滚过去。
(巧妙利用奶粉罐的滚动引发幼儿自身的人体滚动。)
过渡语:奶粉罐玩累了,我们请它休息休息。(请幼儿把奶粉罐放回到指定位置)
(二)侧身滚动练习
师:刚才奶粉罐玩得真开心,你们想不想学学奶粉罐轱辘轱辘滚起来呀?
1.幼儿自由练习,教师根据情况给予个别指导。
师:你要是看到其他的奶粉罐,往空的地方滚过去,这样不会受伤。
2.教师帮助幼儿练习侧身滚动动作。
师:我来帮助你滚一下!
3.鼓励幼儿互相帮助,练习侧身滚动动作。
师:你来帮助他!
过渡语:小奶粉罐到我这里来!
(三)听信号定向翻滚练习
师:刚刚,老师看到小奶粉罐都这么棒,我也想当一个奶粉罐。我这个大奶粉罐也来试试看,好不好?
1.教师边讲解动作要领边示范侧身滚动。
师:你到这里来看看我,看看我学得像不像!
我把我的腿伸直,我的手伸平,身体躺好了,轱辘轱辘滚过来了。
你们想不想再练一练,试试看。
2.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适时给予评价。
3.引导幼儿定向滚动。
师:大奶粉罐在这里,滚到大奶粉罐这里来!
4.师幼一起侧身定向滚动。
师:我们一起从绿色的垫子上滚到黄色的垫子上。
过渡语:我们来找个空位置休息休息吧!
(四)欣赏动画片段“小刺猬背果子”
师:今天,森林的果子成熟了,可是,谁会轱辘轱辘滚一滚,把这些果子背在身上呢?(小刺猬)
我们来看一看。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观看动画片段“小刺猬背果子”。
(把“滚”赋予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热情。)
(五)游戏“小刺猬背果子”
师:森林里的果子成熟了,我们也学一学小刺猬把果子背回去吧!
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玩游戏“小刺猬背果子”,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
师:我们要用身上的刺去背果子。
(幼儿在“小刺猬背果子”的游戏情境中玩得开心,学得轻松。)
(六)数果子
师:我们来一起数数看,你用你身上的刺背了多少果子?
教师带领幼儿摘下身上的果子,数数一共背了多少果子。
(“手口一致点数”来数身上的果子,让幼儿学与玩自然结合。)
(七)送果子
1.给小狗送果子
师:瞧,这里有小刺猬的好朋友小狗,我们把背来的果子送给它吧!
请幼儿把果子送给小兔。
师:我们在小狗家做客,要对小狗说:“小狗,请你尝一尝我们背来的果子。”
2.给小熊送果子
师:小狗的邻居小熊家还没有果子,我们再去森林里用我们身上的刺背些果子吧!
幼儿再次玩游戏“小刺猬背果子”,背完果子,摘下来数一数,去送给小熊。
(通过送果子活动培养幼儿互助互爱,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结束部分
师:果子都背光了,我们再到其他的树林里,再背些小果子送给其他的好朋友。
教师带幼儿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评价:
此次活动突出表现了四个特点:
一、巧
小班孩子对奶粉罐非常熟悉,从奶粉罐的轱辘辘滚动,再引发到孩子人体的滚动,小朋友们在草地上轱辘辘滚动,既有趣又开心,过渡自然,引导巧妙。
二、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协调性和灵活性。从孩子在活动中的笑容和笑声可以看到这次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是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孩子们天生喜欢滚动的物体,今天可以自己在宽敞的场地上玩人体轱辘辘滚动,自然非常开心。整个过程,教师引导幼儿从活动开始对人体轱辘辘的探索,到在老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滚动人体,再到自己能连续地滚动,活动循序渐进,可见,老师非常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三、妙
1.整体设计妙
整个活动,从滚动的奶粉罐到滚动自己的身体,再学小刺猬背果子,送给小兔和小熊,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活动量从小到大,兴趣自然达到了高潮。
2.重点突出妙
活动中,教师少说,让孩子多练,重点突出,教师的示范引领非常及时到位,小朋友在自己积极探索滚动中,模仿奶粉罐,先是慢慢滚起来,再在老师的鼓励下能连续滚动,再到老师的指令下能够向指定方向连续快速滚动,掌握了活动要领,学得轻松、愉快,突出了活动重点,有效达成目标。
3.渗透教育妙
活动中不仅有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参与,还在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讲礼貌、关心同伴、注意安全、乐于分享等习惯,还让幼儿点数果子,渗透数学知识的学习,有趣实用,潜移默化,结合自然,非常妙。
四、趣
活动中设计了有趣的热身操,有趣,实用,当孩子们热身的时候就对轱辘轱辘的滚动有了认识,为后面的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活动还设计了有趣的游戏“小刺猬背果子”,孩子们在落满果子的草地上打个滚,玩得开心,体验着游戏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另外,教师教态亲切,面向全体,正确引导和示范,指令清楚,组织也非常有效。幼儿的练习由易到难,滚动的距离由近及远,活动密度由小到大,幼儿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高涨,教师也非常尊重孩子,师幼关系非常融洽,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场面非常生动。当然,还有一点不足之处:奶粉罐在活动中如果能贯穿活动始终,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更好了。比如把奶粉罐排到垫子的一端,作为起点,或者排成一个家,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