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灸结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85858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督灸结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2例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督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及JOA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针刀松解术结合督灸治疗肝肾亏虚型LDH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督灸;小针刀;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 disc herniation,LDH)是导致慢性腰痛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因为腰椎间盘纤维环、髓核、软骨板出现退行性改变,同时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导致髓核脱出裂口并进入后方椎管,从而刺激或压迫到邻近的脊神经根,多以腰痛及一侧或双侧下肢感觉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1]。有研究显示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给LDH患者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LDH的治法分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创面较大,花费较高,且手术失败及术后残留神经根的损害仍是目前不容忽视的问题[2]。由于本病复杂的发病机制及易反复发作的特点,单一手段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将几种治疗手段有机结合,寻求一种经济实用、疗效好、见效快的治疗方法,成为笔者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采用督灸结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肝肾亏虚型LDH,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JOA评分、VAS评分及ODI评分变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2019年1月—2019年6月门诊明确诊断LDH肝肾亏虚型的患者,共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42~63)岁,平均年龄(44.30±10.30)岁;病程(3~5)a,平均病程(3±1.25)a。观察组男18例,女18例,年龄(44~62)岁,平均年龄(44.40±9.30)岁;病程(3.5~5.1)a,平均病程(3.6±1.45)a。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腰突症的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4]拟定,肝肾亏虚证:以头晕眼花,耳鸣,两胁隐痛,腰膝酸软,月经量少,脉沉细弱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1.3 排除标准 ①髓核突出引起严重神经功能障碍者,马尾神经受压及其他手术指征者;②LDH同时伴有腰椎滑脱者,或者有腰椎骨折、脊柱肿瘤或腰椎结核、椎管囊肿引起的椎管狭窄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或肝肾疾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⑤凝血机制不良或有其他出血倾向者;⑥高度紧张不能耐受针刀治疗患者;⑦患者JOA评分<15分和(或)VAS评分>6分和(或)ODI评分>40分。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督灸进行治疗:选取腰部L1~S1的督脉经穴作为施灸部位。准备艾绒、姜片及寒痹散药饼备用。暴露施术部位,艾绒置于寒痹散药饼上,药饼下放置纱布,点燃艾绒,并移动纱布顺着施灸部位上下移动。至皮肤潮红,不必起泡。每次治疗时间为30~50 min,治疗每周3次,3周为1个疗程。
  1.4.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针刀松解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取直径0.8 mm,长5~10cm的一次性针刀,以椎体棘突间中线旁的压痛点为相应进针点,进针前局部消毒,沿神经走形和肌纖维痛点刺入,渐进式进针,深度控制在1.7~2.2 cm。提插切割并剥离筋膜,刺激神经根鞘膜,此时患者会有肢体跳动、酸麻胀痛、触电样放射感等反应,此时可退出针刀,按压针孔,无菌胶布覆盖固定。术后嘱患者休息观察15 min,无异常反应后可离开。并嘱患者3日内保持试术部位干燥。5~7 d后可行下一次治疗,持续治疗3周。以上治疗均由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专业针灸医师操作。
  1.5 疗效指标 (1)疗效判定 根据国家中医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药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腰椎腿痛消失,直腿抬高90°以上,能恢复原来的工作。好转:腰腿疼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参照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系统进行下腰痛评分[5]。改善率=(治疗前评分值-治疗后评分值)/治疗前评分值×100%,临床痊愈为改善率≥75%,50%~70%为显效,25%~50%为有效,<25%为无效;(3)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定(VAS)评价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6]: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4)参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定,该评分由包括疼痛强度、生活自理等10个问题组成,得分范围为0~5分,评分越高表明功能障越严重[7]。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为76.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DI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在VAS评分、OD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2组VAS评分、ODI评分结果较治疗前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2组治疗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JOA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JOA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表现为督灸部位出现皮疹伴瘙痒,经外用云南省中医医院院内制剂黄金万红膏后症状缓解,没有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在本试验过程中未出现神经损伤加剧病例,安全性良好。
  3 讨论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社会老龄化节奏加快,LDH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亦导致LDH(肝肾亏虚证)所占比例逐年增高。中医学认为LDH属“痹证”、“腰痛病”范畴。《诸病源候论·腰背痛诸候》提到“肾经虚,风冷乘之”,认为腰痛的根本原因在于肾虚。另提到“肝主筋而藏血。血为阴,气为阳。阳气,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诸病源候论·背偻候》),认为肝肾气血亏虚与否与腰痛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患者年老体弱,命门火衰,或久病耗伤气血,腰府失于温煦、濡养,故发为腰痛。督脉络肾,与肾气相通,《内经》云“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指出肝肾两脏由经络相互关联[8]。故治疗肝肾亏虚引起之腰痛,重在调补肝肾之经,滋养肝肾之阴,温补肝肾之阳。
  有研究证据支持督灸具有强督补肾、通络止痛的功效[9]。本实验所采用的督灸属于温阳通络疗法之一,其中寒痹散为国家级名老中医吴生元教授临床运用治疗风湿疾病的外用经验方,其组成为川乌、草乌、独活等。吴生元教授治疗辨证为肝肾亏虚之痹证,强调补益肝肾、强筋健骨,十分重视补益先天肝肾之亏,填补后天脾胃气血之虚。
  小针刀松解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闭合性松解术,能够恢复腰突症患者椎体内压力平衡,松解粘连的神经根,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小针刀松解术广泛运用于临床,在一项系统回顾[10-11]中发现该疗法能够缓解局部血管或者神经的卡压、恢复局部组织应力平衡。
  综上所述,本研究所采用的督灸联合小针刀松解术疗法是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中医药背景,所发展和完善出的一种具有见效快、痛苦小、疗程短、安全性良好等特点的疗法,本法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力勇.小针刀松解术联合乌头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9(17):134-135.
  [2]Joswig H,Stienen MN,Smoll NR,etc.Effects of Smoking o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Measures of Pain Intensity,Functional Impairment,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Lumbar Degenerative Disk Disease.World Neurosurg.2017 Mar;99:6-13.
  [3]国家中医中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01.
  [4]周仲英.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496.
  [5]范振华.骨科康复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218-220.
   [6]Fairkissson EC.Measurement of pain[J].Lancet,1974,2(7889):1127-1131.
  [7]ZIGLER J E,DELAMARTER R B.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J].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2014,20(2);241.
  [8]赵继荣,薛旭,邓强,等.基于“肝肾同源”理论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及治疗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9):2220-2222.
  [9]李兆福,狄朋桃,劉维超,等.吴生元教授辨治骨关节炎的经验[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76-78.
  [10]赵国政,唐丽.小针刀结合骨疏康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7(21):476-478.
  [11]赵守宇,白伟东,于培俊,等.针刺联合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6,6(6):183-18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索黄芩炭(Charred Radix Scutellariae,CRS)体内止血作用与体外吸附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小鼠断尾出血模型和肝脏出血模型,以出血时间为指标,评价市售黄芩炭(CRS-SH)和马弗炉烧制品(250℃,300℃,350℃)对止血效果的影响;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黄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力。结果 在小鼠断尾出血实验和肝脏出血实验中,与生黄芩(SB)组比较,
期刊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上升,加之气候的变化无常,肺胀病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常见而多发的疾病之一,病情易反复且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现代医学将其归属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范畴。承前人对肺胀的思想认识,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对肺胀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及发挥。笔者依据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关于肺胀的相关记载及论诉展开阐述,从病因病机、辨脉象识预后、治疗及导引法等方面,归纳、总结巢元方对肺
期刊
摘要:介绍王晞星教授治疗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经验。认为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发病以脏腑虚损为本、声门邪实为标。临证以调和脏腑、阴阳、气血为主,化痰、散瘀、祛风为辅,攻补兼施,寒热并用,疗效显著。并附验案1则。  关键词:肿瘤相关性声带麻痹;慢喉瘖;王晞星;名医经验  声带麻痹(Vocal cord paralysis;VCP)是指喉内肌肉不同程度地失去神经支配而导致声带活动受限或固定、声带运动障碍的一类
期刊
摘要:根据临床实践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疫病-湿疫范畴;中医病因是“秽湿合邪”,病位在于肺,主要累及百脉朝肺的功能;无形“秽湿之气”增长,有形“痰瘀毒邪”形成,是病情发展两个重要节点,舌苔厚薄是确定分型的主要依据;祛邪的重点在于分消合邪,使“穢”、“湿”、“痰”孤立无所依附;主张“分消湿邪、芳化秽浊、祛痰通瘀”。疫病当辨病、辩证论治相结合。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湿疫;病机;分消合邪;
期刊
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湿毒疫”范畴。因其传染性强,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而成为临床急性疑难病症。其发病条件与运气学说对天时的认识有关,也与水系众多的地理环境有关。主要病性为湿毒,病位在肺脾,主要病机为湿犯上焦,湿困中焦。治法以分消化湿,宣畅气机为主。围绕早期、中期及时截断,是减少危重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笔者团队力求精准辨证论治,优选中医古方加减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初步表明中医药治疗
期刊
【人物简介】伍海昌,高级教师,现任牟定县茅阳初级中学校长。工作至今,先后在牟定县边远山区、坝区、城区初级中学校长岗位17年,致力于学校改革与发展实践研究,主持过国家级教育课题1项、省级教育课题3项,编著出版《一路风雨一路歌》课改教育论著1部,有多篇论文在省、州、县教育刊物上发表,曾获中共牟定县委、县政府“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和首届“名校长”称号、楚雄州首届“名校长”和“优秀校长”称号。近年来,伍海昌
期刊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是因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在血管内形成进而引发的一种累及全身各动脉血管的增生性、退行性和炎性病变。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过食肥甘厚味、吸烟酗酒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它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中醫认为动脉粥样硬化与“脉痹”有相通之处,均病在血脉。中医“脾”具有生血、统血的生理功能,它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笔者以AS与“脾主统血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芪黄益肺合剂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3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黄益肺合剂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改善情况及动脉血气结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3.41%,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PaO2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门九章教授的方药规律,为传承其学术思想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录入门九章教授2017年3月-2018年3月的医案,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符合标准的3732例医案进行性别、年龄、功能五态和用方频次分析。结果 患者女性>男性;年龄最小的3岁,最大的92岁,大多分布于30岁-70岁之间;功能五态以功能不足态最为多见,功能不调态次之,功能衰微态、功能阻滞态、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 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各个证型给予辨证施护。结果 干预组在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