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水平与婴幼儿血管瘤瘤体增生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与婴幼儿血管瘤瘤体增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医院完成治疗的33例增生期血管瘤患儿资料,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医院完成治疗的33例消退期血管瘤患儿资料,作为对照组.统计并对比2组患儿一般资料、各血清指标,重点分析血清MMP-7、MMP-9及TIMP-1表达与婴幼儿血管瘤瘤体增生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MP-7、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FGF、VEGF、MMP-7、MMP-9过表达、TIMP-1低表达均是婴幼儿血管瘤瘤体增生的风险因子(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管瘤患儿血清MMP-7、MMP-9、TIMP-1水平预测婴幼儿血管瘤瘤体增生的AUC>0.80,预测价值均较理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管瘤患儿血清MMP-7、MMP-9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 =0.451,P<0.05),血清MMP-7、MMP-9水平均与TIMP-1水平之间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62、-0.338,P<0.05).结论 血清MMP-7、MMP-9过表达、TIMP-1低表达与血管瘤患儿瘤体增生相有关,可能是血管瘤患儿瘤体增生风险因子,并可指导患儿早期瘤体增生风险的预测与评估.
其他文献
宫颈癌是妇女中第4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全世界第七大癌症,2013年估计有48.5万例新病例和23.6万例死亡病例[1].宫颈癌是由持续感染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引起的.然而,HR-HPV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发展的必要但非充分的原因.绝大多数HR-HPV感染的妇女从未发生宫颈癌,因为足够的免疫反应能够控制感染并防止其进展到癌前病变[2].这表明有局部微环境与HPV一起作用,促使癌症的发生发展.在大多数病例中,HPV感染在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由于各种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免疫应答基因多态性,免疫应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人员和物资交流的国际化,新发突发传染病频发,且在全球的传播逐渐加速,区域性传染病全球化已经成为传染病流行的新常态,对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传染病的防控成为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尤其是此次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全球疫情,使得世界各国突发传染病应急能力面临严峻挑战,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刻不容缓.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传染病的跨境传播风险剧增,国家生物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对新突发传染病溯源和传染病防控应急手段的需求也日益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