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输怕了”要弄险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0198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民党与民进党最大的不同是反对“台独”,失去这一立场国民党将失去基本的支持者,两岸关系将进入更加危险、复杂的境地。
  
  9月15日,台湾岛内民进党、国民党分别举办了两场“入联”和“返联”“公投”大游行,将一个岛内民众并不十分关心的议题炒得火热。特别是国民党由以往一贯反对轻率举办“公投”、破坏两岸和平稳定的立场,转变为积极推动“返联公投”,让外界不禁质疑,国民党难道真的变了吗?
  
  国民党跟进与民进党“飙车”
  蓝营内部疑虑重重
  
  今年6月,民进党正式向“中选会”提出“入联公投”申请案,要求在明年“总统”选举同日举办“台湾加入联合国公投”,此一议题立刻转移了岛内部分民众对台湾经济形势和贪腐问题的关注,逐渐演变成蓝绿阵营选举攻防的焦点。7月4日,国民党紧跟民进党脚步,由中常会通过“返联公投案”,即就“您是否同意我国申请重返联合国及加入其他组织,名称采用务实、有弹性的策略,亦即赞成以中华民国名义、或以台湾名义、或以其他有助于成功并兼顾尊严的名称,申请重返联合国及加入其他国际组织”进行公投。8月28日,台“行政院公投审议委员会”表决通过国民党所提的“返联公投案”。从9月1日开始,国民党即展开第二阶段联署—征录签名,国民党现已完成32万人的联署(法定人数为82万)。
  但此举引发蓝营内部纷争。国民党中常委丁守中、连胜文对于“公投案”中包含以“台湾”名义重返联合国表示疑虑,许多党籍“立委”则抱怨“基层压力很大”,并扬言“绝不配合参与联署”,消极抵制党版“公投案”。国民党内两位重量级人物,荣誉党主席连战和“立法院长”王金平也不赞成“返联公投”,王金平认为无论是“入联”还是“返联”皆不利台湾的发展,希望能暂停这些议题。同属泛蓝阵营的亲民党更发布新闻稿表示,不接受以任何“国号”入联的“公投案”,因为这就是推动实质“台独”。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还向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表示,他在“入联公投案”上绝不和稀泥。
  面对内部强烈反弹,国民党中央一方面做说服劝导工作,一方面坚持原有决定。主席吴伯雄表示,“‘重返联合国’、‘返联公投’是延续国民党执政时候的做法”。国民党发言人苏俊宾称,民进党“加入联合国公投”隐含着“台独”的动机,而“重返联合国”并不是“加入”,况且国民党不坚持一定要用“台湾”名义重返联合国。然而不论如何解释,泛蓝民众对此一议题看法仍然存在分歧,热情不高,国民党全力动员的“9.15大游行”只动员到五六万支持者参加,台湾媒体称国民党与民进党比赛“入联”是“进到了嘘声四起的客场”。
  国民党“返联公投”是为了
  
  “胜选” 向“本土化”
  转变已成定局
  
  过去,无论是民进党搞“公投”还是搞“制宪正名”,国民党都是站在反对的立场上,但这次却反向操作,岛内舆论认为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选举需要。明年“大选”对国民党而言是生死之战,要么夺回政权,要么面临解体危机,所以只能赢不能输。为“胜选”,国民党可谓“不顾一切”,用其自己的话说是“我们输怕了”。陈水扁通过“中选会”搞“公投绑大选”,主要是以此动员绿营支持者当天全部出来投票,国民党当然不愿民进党独享这项廉价有效的选举动员秘籍。秘书长吴敦义称,由于“中选会委员”中蓝绿比例是2∶15,泛蓝无法阻挡“公投绑大选”,所以国民党才会提出自己的“公投案”,不让民进党称心如意。国民党认为,现在就把“入联”议题炒热、炒烦,等到明年选举,此一议题就会逐渐式微,无法主导选战。
  其次,国民党不想再充当台当局的“刹车皮”。国民党自己认为,无论是2000年还是2004年“大选”,国民党一直坚持反对民进党的“激进台独路线”,扮演稳定两岸关系的角色,但是每次都被民进党打成“联共卖台”,结果两次输掉选举,所以这次不能再让民进党打“抹红牌”。党主席吴伯雄强调,“绿营操作‘入联公投’只是假议题,但若国民党反对,一定会被打成不爱台湾,只好正面迎战”。
  其三,国民党正向“本土党”方向转变。尽管被民进党骂做“外来政权”,然而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国民党一贯坚持“九二共识”,主张在“一中原则”下进行两岸协商谈判,反对台湾“独立”。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访问大陆,实现了第三次国共合作。但连战卸任后,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2006年1月,新任党主席马英九倡导“政党和解”,强调“蓝绿和解优于国共合作”,被舆论称之为“马修路线”。此后,国民党又宣称“不排除台独成为台湾未来的选项”,并考虑执政后更改党名。6月24日,在国民党第十七次“全代会”上,增列了“坚定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等文字,并将第七条“精神党员”条目中的“统一”字眼改为“和平发展”。岛内舆论认为,国民党的这些变化虽然是出于选举的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国民党在无力像民进党一样主导岛内民意走向的情况下,做出了向所谓“台湾主体意识”靠拢的选择,未来有可能进一步向“本土党”方向转变,其两岸政策的修正正是这一趋势的反应。
  
  临时抱佛脚未必有效
  “弄假成真”将得不偿失
  
  岛内媒体分析认为,虽然国民党将“返联公投”定义为选举手段,但并未充分评估其对国民党选情及两岸关系的负面影响。
  
  第一,“返联公投”未必有利于选举。台《联合报》指出,国民党“公投案”处心积虑只从选战动员策略角度思考,半路出家举着敏感的“台湾”旗号,根本无法打倒对手正牌的绿营提案,反而可能先引起蓝军选民对国民党投机作法的失望与不满。媒体认为,国民党本来想以此吸收中间和浅绿选票,但是蓝军的支持者向来自主性较强,如果发现国民党理念与自己相左,就会放弃投票,结果有可能造成两头落空的局面。
  第二,对两岸关系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岛内许多政治评论者认为,民进党为一党之私,明知搞“法理台独”不但会给台湾带来战祸,也不会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仍拼命鼓动台湾老百姓以身犯险。而国民党的跟进,客观上造成了“台湾加入联合国”是蓝绿一致、全民一致的假象,为民进党搞“法理台独”推波助澜。这一方面损害了国共两党之间的信任,另一方面缺少了国民党这个安全阀,两岸关系将变得更加难以确定。
  第三,一旦“返联公投”通过,“台独”势力将更加肆无忌惮。岛内媒体指出,如果国民党这项内含“以台湾名义重返联合国”选项的“公投案”一旦弄假成真、通过法定门坎,而民进党又再次执政,民进党当局肯定会借此向国际社会做扭曲宣传,称台湾追求“独立”是“全民意志”。即便是国民党执政,也会面临民进党要求落实“公投”结果的压力,届时如何处理“台湾”选项将置国民党于进退两难境地。
  
  国民党改变基本立场
  两岸关系平添变数
  
  目前,对于蓝绿阵营而言,双方都在比谁在“入联”、“返联”问题上更“勇敢”、更“爱台湾”,所以尽管受到来自大陆和美国的强大压力,蓝绿都不会主动撤案,否则就意味着提前输掉明年的“大选”。国民党中央表示,“返联公投”一定只能进,不能退,因为如果此时松动立场,不仅得不到美国和大陆谅解,深蓝选票也会流失,就连浅绿选民都会看笑话。相关党务核心人士更指出,“即使民进党最后决定撤案,国民党也不会撤”,因为陈水扁很可能在民进党撤案后,改以“防御性公投”方式办理;若国民党跟着撤案,到时候包括联署、申请等程序都来不及,会落得全盘皆输。在此情况下,“返联公投”有以下几种发展的可能性。
  一是“返联”、“入联”都无法通过。台湾社会处于严重的蓝绿对立状态,蓝营赞成的,绿军的支持者肯定反对;绿军主张的,蓝营支持者一定抵制。因此依以往经验推断,蓝绿两个“公投案”的支持者肯定是各占50%,按上届“总统”选举80%的投票率计算,两案各自支持率是40%,都未达到投票权人半数的门坎。国民党推出自己的“公投案”,其用意之一也是以此间接地让民进党“入联公投”破局。
  二是“返联公投”失败,“入联公投”过关。一般分析,绿营的支持者对于“入联公投”的看法比较一致,他们大多数都会领“公投票”,可是蓝营中对“返联公投”的歧见比较大,保守估计,恐怕会有超过20%的蓝营支持者不想投“公投票”,所以“返联公投”可以说是“先天不良”。反之民调显示,“入联公投”获得29%的蓝营民众支持,如果这些人同时投下两张“公投票”,那么“入联公投”就有可能过关。
  三是蓝绿阵营并案。由于美国已明确警告台当局,如果台当局一意孤行,必须承担由此引发的后果。因此,岛内舆论纷纷要求朝野政党立刻停止“入联”飙车游戏。民调亦显示,在美国出言批判“台独”冒进后,赞成“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公投”的已降至31%,反对的升至43%。在来自大陆和美国的压力越来越强,“入联”、“返联”公投又不敢撤回的情况下,蓝绿双方也有可能协商合案,找寻下台的台阶。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谢长廷、“副总统”吕秀莲都呼吁两党共同协商如何联合提案,吕秀莲还建议将“公投”题目改为“全世界都加入联合国,你赞不赞成我国也加入联合国”。国民党也曾一度表示,如果民进党撤案,国民党会考虑“大家一起做另外一个决定”。不排除国民党在民进党和舆论压力下与民进党并案的可能性。
  四是“入联案”失败,“返联案”通过。如果国民党拒绝并案,两案都可能被否决,民进党就无法达成“向国际彰显台湾主权”的目的,也无法用“入联”议题调动支持者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有可能动员绿营群众同时支持两个“公投案”,以“为了台湾忍辱负重”的姿态制造悲情意识,影响大批绿色和中间选民投下“返联公投”票,让国民党策略性“公投”变成直接挑战台海现状的危险武器。
  综上所述,除去第一种结果外,“返联公投”的其他几种发展可能性,实际上对国民党的未来和两岸关系都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国民党与民进党最大不同就是反对“台独”,捍卫台海和平,发展两岸关系,失去这一立场国民党将失去基本的支持者,两岸关系也将进入更为危险、复杂的境地。
其他文献
任 晓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不久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国家安全计划”发表了最终报告。随后,该校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代表团来华访问,旨在发布该报告并与中国学者就有关问题交换意见。讨论中,引起最多反响的是报告所主张的“民主国家协约”(Concert of Democracies)。  据称这是一项旨在加强世界上“自由民主国家”安全合作的新制度。报告认为,“民主国家协
自民党在7月29日举行的参议院选举中遭惨败后,安倍晋三当即表示拒绝辞职,自民党也于7月30日决定支持安倍首相留任这引发了日本民众和在野党乃至自民党内部多位重量级人物的质疑著名政治评论家森田实说,“在自民党历史上,还没有一位首相在遭遇全国性选举失利后拒绝下台”日本共同社7月31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49.5%的选民认为安倍应辞职下台,同时也有43.7%的选民支持安倍留任  正当安倍面临在野党逼宫党内
我们亚洲人需要思考为什么世界金融失衡了我看一个很根本的原因是,当前世界金融体系的支柱是美元和欧元一张两条腿的桌子会摇来晃去,因为两条腿是不稳的我们所看到的金融动荡是两条腿不稳定的反映国际金融形势呼唤着第三条腿的出现,这个第三条腿应当在亚洲    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在这里发言,我想讲三点感想:    一三个30周年决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的战略决策  2008年,我
7月1日,葡萄牙将从德国手中接任新一届欧盟轮值主席国职位这个国土面积不超过10万平方公里人口刚刚超过1000万的南欧小国将再次站在欧盟和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葡萄牙1949年4月加入北约,1986年1月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1999年首批加入欧元区,上一次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是在七年前的2000年上半年近年来葡萄牙很注重在国际事务中提升自己的形象,积极参加了欧盟宪兵部队和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扩大了自己在
自从种植园大量出现,印尼全国已经发生过513起大小冲突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被生活逼得走上对抗的道路  昼夜不停的冶炼厂和矿山,吞噬着加拿大艾伯塔省优美的环境    9月底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冠盖如云  62届联大悄然落幕,63届联大踏上征程,来这里的各国领导人总数超过一百,许多人的脸上,写满了心事  饱受次贷危机和反恐乱局折磨的美国总统布什,启程之前又遭一记闷棍,由于雷曼兄弟公司宣布倒闭而引发的一系
在对当年的破坏和平罪和反人类罪还没有认真反省和认罪的前提下,在不断为侵略战争历史翻案的背景下,日本架空和突破“和平宪法”,积极扩充军备,还要将自卫队正名为军队,不能不引起当年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警觉。    日本年度《防卫白皮书》起始于1970年,内容包括阐述日本政府对周边军事形势的认识,介绍日本当前的防卫政策,总结自卫队一年来的活动情形等,被视为日本军事走向的一个风向标。2006
特级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他们能获得专业发展上的巨大成功,与其有效地积累社会资本等密切相关。本文结合社会资本理论,通过《名师人生》一书中特级教师案例进行分析,指出特级教师可以成功累积文化资本、符号资本以及有效进行互动。特级教师的经验对其他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是:要注重积累文化资本,扩展符号资本以及实现同质、异质互动。  特级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社会资本理论  1978年12月,教育部、国家计
摘 要 教师行业作为特殊性的职业,职业使命是艰巨和伟大的。因此而引发了教师对于自己及职业定位的混沌和迷茫。教师在各种压力下,选择规避自己的内心,变得日益麻木和冷漠,更毫无创造性可言。新时代教师要善于反思,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学定位、价值定位问题。教师应从“我是谁”开始认识自我,保持心灵的开放,向教学敞开心灵,最后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关键词 当代教师 自我定位 反思型实践家  新时代教师应
《新中国外交思想概论》  饶银华 著  中央文献出版社  二〇〇六年七月版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正确的对外方针和政策,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并取得了外交理论的不断创新。与此同时,围绕新中国应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国际政治或国际关系理论,来更好地指导对外实践问题,国内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长期的热烈讨论,其中不乏有创造性的成果。由饶银华所著
孟加拉国曾被戏称为“两个女人”的国度前总统齐亚·拉赫曼的遗孀最大政党民族主义党的领导人卡莉达·齐亚和另一位开国元勋谢赫·穆吉布·拉赫曼的长女人民联盟的领袖谢赫·哈西娜,自1991年以来,在孟加拉国轮流执政,担任总理卡莉达作为该国第一位女总理,先后在1991年12月~1996年3月和2001年10月~2006年10月出任总理;哈西娜则在1996年6月~2001年6月出任总理前者因为确立民主政治和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