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扭角羚冬春季日活动模式研究

来源 :四川动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ag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相机陷阱调查获得照片的时间,研究了2008年12月~2009年5月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扭角羚Budorcas taxicolor的日活动模式.通过对24个lkm×lkm样方的调查,共完成686个相机工作日的取样量,获得有效的扭角羚捕捉次数709次(冬季322次,春季387次),并分别计算出扭角羚冬季和春季在各时间段的相对活动强度指数RAI.结果显示,扭角羚在冬季和春季的日活动模式没有显著差异(x2检验,P>0.1),每天都有3个活跃时期(凌晨、早上和下午)和3个紧随的不活跃时期.其中,冬季日活动的最高峰出现在下午17:00~18:00(RAI=12.42),最低谷出现在日出前3:00~6:00(RAI=0.00);春季最高峰出现在早上6:00~7:00(RAI=20.16),最低谷出现在日出前2:00-5:00(RAI=0.26).在春季,扭角羚在上午活跃期的活动强度明显高于下午活跃期,而在冬季则相反.春季与冬季相比,扭角羚上午和下午的两个活跃时间段都有提前,可能是由于不同季节气温和光照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相机陷阱调查技术是研究野生动物在野外活动模式和活动节律的有效工具,可为今后深入开展扭角羚行为生态学研究和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管理提供基础的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开展质量管理活动是提高企业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几年来,伴随着企业安全文明生产达标、贯标体系认证、“创一流”供电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的开展,各供电企业在具体实践
高通量测序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与第一代测序技术相比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主要以454测序技术、Solexa测序技术以及SOLiD测序技术为代表
棘球蚴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内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畜牧业发达的地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也是世界范围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和经济问题.目
目的观察丙泊酚与异氟烷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80只小鼠随机分为避暗试验(n=40)和跳台试验(n=40)两大组,各大组再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 NS组(生理盐水组)、Pp组(
一、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概述《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中所指信息系统,是指企业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对内部控制进行集成、转化和提升所形成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目的 观察癫(癎)儿童事件相关电位(ERP P300)和认知障碍,为其临床干预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联合应用ERP P300与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对85例癫(癎)儿童和63例健康儿童进行检测,
教学机构设置过多过细在地方院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机构设置在运行过程中提高了学校的运行成本.科学设置教学机构,规划其职能和运行规则,可以有效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教学
通过重氮化反应合成了末端为磺酸基的刚性基元,再经过取代、加成、酯化反应最终合成了偶氮苯类聚硅氧烷液晶。通过UV表明其具有类似小分子的光致变性。并用POM、DSC对其液晶
目的 研究诱导K5 6 2细胞分化和热应激过程中 ,JWA表达的特点 ,探讨JWA与热应激蛋白 (Hsp70 )表达的关系以及参与诱导分化和热应激可能的机制。方法 分别建立K5 6 2细胞诱
概述了细胞壁蛋白质膨胀素(Expansin)的发现、作用机制、基因家族、功能和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膨胀素在果实完熟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壁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利用转基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