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tr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东亚经济一体化由设想到实践已经一段时间,尽管不像欧盟那样顺利,但是也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果。目前东亚已经形成了像“10+1”、“10+3”这样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区域合作不断加强。随着经济重心的东移,大国更加重视东亚地区,这给东亚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加大了东亚合作的不稳定性。以日本为视角分析目前东亚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东亚;经济一体化;区域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2.021
  1东亚经济合作面临的问题
  1.1政治、经济不信任
  历史问题使东盟各国对日本极度不信任,尽管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各国进行经济援助,但并没有取得多大效果,甚至适得其反。随着日本“在推进AJCEP、建立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东南亚各国对日本的不信任也随之增加,在东盟各国看来,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是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翻版。日本的援助“更多是为后期自身谋取经济利益做铺垫”。同时,日本的做法也对中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进入21世纪,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存在领土争端等因素使东盟对日本的不信任逐渐转移到中国。现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产品出口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更多的中国产品涌入东盟各国,给东盟各国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鉴于日本对东盟各国的做法,东盟认为中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所以会在东亚地区称霸,因此制造“中国威胁论”等言论。
  另外,中日两国关系的好坏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密切相关。“如果中日双方不进行真诚合作,其后果就是资源无法有效配置,市场不能合理划分,更不用说推动东亚一体化的发展了。”中日冷淡的政治关系影响了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日在经济方面的合作并没有使两国的政治关系缓和,反而政治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两国的经济来往。目前日本右翼势力的不断增长,导致中日贸易额不断下降,给中日经济合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日本对待历史问题不能客观、公正,严重阻碍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经济和政治很难分开,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不信任会为东亚地区的政治冲突埋下伏笔,使各国更加缺乏政治信任感,从而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会更加曲折。
  1.2领导权问题
  东盟各国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东亚地区很难形成竞争力,只有各国联合,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一席之地,这也是东盟成立的初衷。由于整个区域内的贸易额和GDP也很难与中国、日本相比,因此东盟努力推动以东盟为主导的“10+1”合作机制。但是,从世界其他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来看,区域经济合作都是由该地区核心国家主导和协调的,而以东盟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合作问题较多,很难形成。
  在亚洲,对东盟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无非就是日本和中国。日本在二战时期实施南进占略,曾经占领过东南亚。日本国内缺乏资源,在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的“越顶外交”后,日本把东南亚地区看得更加重要。新世纪后,尽管中国在2010年GDP超过日本,但是按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日本排名在东亚地区是首位。2016年日本GDP是49386.44亿美元,中国GDP是112182.81亿美元。(数据来源IMF)尽管从总数上中国超过日本,但人均GDP日本却相当于中国的3倍。而且,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就始在东南亚地区投资,其影响力不可谓不深远。
  中国与东盟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封贡体系下的东亚,中国和东盟就是主导与被主导的关系。从地理位置看,中国与东盟几个国家接壤,与东盟开展经济合作更加便利。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军事实力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的经济发展能为东盟各国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中国率先与东盟建立自贸区,逐渐对东盟各国的产品减免关税,对东盟的发展至关重要。
  实践证明,没有主导力量的区域经济合作不会取得成功。目前以东盟为主导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而中日之间因为领导权之争则会使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更加缓慢。
  1.3域外大国干涉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便与美国结盟,采取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东南亚地区对日本的作用至关重要,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想借助美国的力量来维护自己在东亚的领导权,日本向东盟各国提供资金、技术援助,确实达到了自己的预想。但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及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日益扩大,使东盟在中国与日本之间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日本对东盟的影响有所下降。
  东盟被日本主导到在中日之间左右回旋的变化以及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这些因素都使日本心态变得不平衡。而且,日本深知中国与东盟之间有着地理上的优势,经济互补性强,所以日本又一次想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增加其在东亚的影响。日本的需求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政策是相适应的,美国也不会放弃东亚广阔的市场,这些因素都使美国对东亚地区进行密切地关注。可见,美国借助美日同盟、美韩同盟在東亚地区的策略有着一定的对抗性色彩。因此,美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在东亚地区的活动,也影响着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应对措施
  2.1建构文化认同,增强政治与经济互信
  在处理与东盟各国经济不信任的问题上,中、日、韩等国家应采取实际行动,而不是空喊口号。比如,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日本首相福田赳夫提出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时,东盟各国就提出了质疑。“随着‘福田主义’的提出,日人与东南亚人已经‘心连心’的话,却与事实不符。坦率地说,尽管东南亚各地的民众同意日本在工业、科技方面有值得学习、参考之处,但人们对日本的戒心却从未消除。”中国与东盟开展经济合作以来,积极加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进程中,并率先与东盟建立自贸区,对东亚经济一体化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加强与东盟各国经济联系的同时,应该注重建构东亚区域内部的文化认同。作为儒家文化圈的边缘地带,东南亚各国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当前,加强中国同东盟的文化交流、注重培养东盟各国留学生,以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在东亚区域内部能够接受的、共有的文化认同。加强经济合作,构建文化认同,以增强内部的政治互信,更有利于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2.2中国应主导经济一体化进程
  世界其他几个贸易区证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应该由大国主导,否则很难发挥作用,不利于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在大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下,小国想要维护本国安全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策略无非是依附大国或者在大国之间谋求平衡。目前在东盟发挥主导作用下的东亚经济合作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东盟无法解决的。现阶段,东盟在中美等大国之间寻求平衡,经济依靠中国,安全依靠美国,这对东亚经济合作的进程是不利的。
  另外,主导权或者领导权并不等同于霸权,而是对该区域内国家的协调,以尽快促进经济一体化。从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处于东亚地区的中部,对东盟各国和日韩可以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从贸易额来看,中国是东盟、日本及韩国的贸易大国,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合作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国的贸易发展。从发展潜力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虽然在科技等方面和日本还有所差距,但中国的潜力却远远超过日本。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岛国是无法和一个陆地兼备的大国相比。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东亚经济一体化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特别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提出与实践,为东亚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2.3推动中、韩与东盟自贸区建立
  区域经济一体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东亚地区包括东盟十国和中日韩三国,13个国家存在不同的利益需求,不可避免的在某些方面很难达成共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成功的案例就是欧盟。在西欧6个国家建立共同体后,再逐渐接纳其他国家加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建立需要借鉴欧盟的经验,即先建立中、韩与东盟贸易区,再接纳日本加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中日关系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至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与东盟達成建立自贸区的协议后,日本与韩国先后与东盟签订了建立自贸区的协定。从3个“10+1”来看,中国——东盟自贸区所涉及的方面更广泛,其机制更加健全。从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过程来看,中韩达成了建立自贸区的协定。从上述来看,中国希望与东亚其他国家建立自贸区,以加快经济一体化。从韩国方面来看,韩国更迫切想建立自贸区。在东亚地区,韩国的地位比较被动,夹在中日之间,为了获得广阔的市场,不想被边缘化,只有融入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经济才能得到快速发展,扩大其贸易额。
  2.4多边FTA与双边FTA分离、重视亚太经合组织
  近年来,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利用日韩盟友的身份扩大在东亚地区的影响。美国在东亚地区有两种现实性考虑。一是遏制中国,延缓中国的崛起,其次是东亚广阔的市场及资源优势。目前来看,美国想遏制中国的崛起是不可能的。中美有共同的利益需求,中美在经济领域、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强。亚投行成立与“一带一路”的实行,再一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美国需要东亚广阔的市场以资源,这是毋庸置疑的。从这点来说,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实行多边FTA与双边FTA分离政策。东亚经济一体化是东亚国家内部的事情,应交给东亚国家来处理,美国不能以任何名义或理由干涉。而美国与东亚国家签订的自贸协定是双边协定,这是两个国家内部的事情。实行双边FTA与多边FTA分离,能更好地管控分歧。在美国对东亚人有影响力的前提下,更快地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其次,适当地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与其他域外国家进行协调。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活动,只能是在亚太经合组织的范围中来进行,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东亚国家必须保持合作与沟通,明确东亚与亚太两个地区的区别,不能把东亚经济一体化变成第二个亚太经合组织。
  参考文献
  [1]全毅.十字路口的东亚区域合作——东亚经济合作新思维[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96.
  [2]张博文.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援助:分析与评价[J].国际经济合作,2014,(4):42.
  [3]陈廷根.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困境与出路[J].东南亚研究,2012,(2):83.
  [4][新加坡]卓南生.卓南生日本时论文集——日本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58.
其他文献
摘要:自媒体的发展使得网络舆情的形成和传播更加便捷和迅速,通过对海南部分高校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解海南高校学生网络使用特点、网络舆情的参与、辨析和态度等情况,试图为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海南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15.069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期刊
摘要: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持续发展有重要影响。目前,商业银行为企业提供信用贷款评估借贷风险时主要是利用企业杜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以苏宁易购为例,从商业银行视角利用改进的财务分析指标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增强了企业风险评估对于商业银行的适用性,希望使其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真实状况,减缓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企业也可据此改善经营,降低风险,最终实现银企双赢。  关键词: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供求矛盾日益尖锐。为了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态安全需求,需要在有限的建设用地中,拿出一部分用地进行生态建设。目前,已达全国城市比例一半以上的园林城市绿地占城市用地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垃圾填埋场已从城市边缘转变到内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却未经有效处理的垃圾填埋场还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安全问题。所以,开展垃圾废弃地的改造与利用日显必
期刊
摘要: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发展迅猛,进一步增强了国贸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地方普通本科国贸专业亟需深化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转型,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专业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国际投资》作为国贸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国际投资合作思维与技能具有重要作用,新时期,《国际投资》教学改革要顺应时代潮
期刊
摘要:我国的中小物流企业数量逐年增多,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目前,物流市场存在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外包风险、融资风险、联盟风险、法律风险等一系列风险,中小物流企业自身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在市场竞争中居于不利地位。因此,中小物流企业应如何分析判别自身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以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已成为阻碍中小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以黄骅港为
期刊
摘要:拼多多创业仅三年,脱胎与微信公共号,爆发于小程序,拼多多看似一条凶猛的鲶鱼,打破了电子商务看似平静的市场。拼多多是一个购物APP,主打“拼着买更便宜”的方式闯入了大众的视野。用户可通过拼单的模式,以低于市场平均价的价格买到商品。它是主打五环之外的中下层收入人群市场的生意,竟用3年的时间跑过了京东的10年,唯品会会的8年,淘宝的5年。  关键词:电商;拼多多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基于1998年-2016年A地的面板数据,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A地交通设施对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交通设施与旅游发展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交通设施对旅游发展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交通;旅游经济;实证;面板数据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02.011  1绪论  本文
期刊
摘要:早在2014年时,獐子岛就声称公司播在海底价值7亿的扇贝跑了,直接导致獐子岛当年巨额亏损超过11.89亿元。2017年初,獐子岛闹剧重演,再次声称“扇贝又跑了”,扇贝一跑再跑,引起了业界关于獐子岛财务真实性的强烈质疑。2018年初,獐子岛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些是什么原因呢?基于以上问题,从内部控制五个要素来分析公司在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獐子岛;内部控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二,国家实力稳步提升,但人民币尚未取得与国力相符的国际地位,“经济大国货币小国”的问题突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与投融资往来,提升了对人民币的需求,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首先梳理了二战美元的国际化演化历程,发现美元国际化的历程中,马歇尔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美元国
期刊
摘要:以来自武汉市各地区的250个有效样本为基础,通过模糊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评价体系,从创业政策对需求的满足度、创业政策的执行效果、创业政策产生的效益这三个维度对政策有效性进行量化评价,并据此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开展与创业实践相契合的心理辅导与行为训练,以及制定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提供事实依据,期望达到提高创业能力、优化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与实际创业行为匹配度和增大创新创业效益—成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