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每位教师不断成长。新的教育模式给了我们可借鉴的方法。教育改革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物理;新教学模式;经验
随着教育改革的号角吹遍全国各地,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被推上了改革前沿。我校主要以永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为主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使我校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现在物理学科课程改革也已历时三年,现将我这些年在物理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做法和措施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为教学一线的物理教师提供借鉴。
一、备好课,上好第一节课为学生学好物理打开一扇门
物理课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学生对物理老师充满了期待,对这门课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好教案,上好第一堂课。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热闹有趣的物理实验,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但是上好第一堂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教师要把握这一机会为以后上好物理课立好规矩,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时要在课前对本班学情要有所了解,对本班学生的层次要做好分化,为更好的应用新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四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深入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推进课改的同时,狠抓知识落实,全面提升了全体教师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在这里我把落实这一模式的过程与大家一起分享。
1.发挥备课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采取团结协作,集体备课。备课组提前制定好详细周全的学期教学计划,每周开展教研组活动,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讨论下周备课内容,备课内容包括每节课目标设计,自学指导内容,教法讨论难点攻破,日清,作业布置等,详细过程每位物理组教师要提出最好方案与大家分享,探讨后拿出最好方案。通过这一举措,提高了每位教师驾驭新教学模式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2.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使教学模式更具物理特色
取得较好的成绩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一般有六个环节,即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期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后三个环节为主环节。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最后当堂训练。物理课上,一般搞一次性的“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我校最初开展时,大家都有所抵触,但后来在实践中慢慢大家开始接受,并且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要灵活用好新教学模式,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知识点,再将每一个大知识点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出示在自学指导中,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问题交给学生解决,留给他们探讨总结的时间。遇到内容多的课,可以分几节课上,降低容量学生易于接受,坚持当堂让学生完成作业。作业量及内容一定要在课前精选要少而精。就像永威的校长所说:“我们的每堂课都要像考试那样对付”。
3.严格执行“四清”,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四清”就是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周周人人清,月月人人清。所谓“堂堂人人清”就是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紧张的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运用所学的知识,当堂能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所谓日日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得知识,该读的都会读,该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会运用,作业做错了的都更正。“周周清”就是普查本周所学的知识,知识点一一过关,(都会背)。能力一一过关(都会做,做的对,做错了要更正),学生人人过关。“月月清”是指月月调查知识质量,查漏补缺,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
三、注重学与用的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电厂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胡珊.浅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小栏目对课堂教学的作用——以“思考与讨论”栏目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2(03)
[2]马发辉、李献业、钟永江、陈红珍.初中物理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9)
[3]张东姗.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2(05)
关键词:物理;新教学模式;经验
随着教育改革的号角吹遍全国各地,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被推上了改革前沿。我校主要以永威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为主展开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使我校的教学面貌焕然一新。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就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现在物理学科课程改革也已历时三年,现将我这些年在物理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做法和措施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为教学一线的物理教师提供借鉴。
一、备好课,上好第一节课为学生学好物理打开一扇门
物理课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学生对物理老师充满了期待,对这门课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好教案,上好第一堂课。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热闹有趣的物理实验,这些都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但是上好第一堂课不仅仅是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教师要把握这一机会为以后上好物理课立好规矩,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时要在课前对本班学情要有所了解,对本班学生的层次要做好分化,为更好的应用新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落实四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学校深入学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推进课改的同时,狠抓知识落实,全面提升了全体教师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在这里我把落实这一模式的过程与大家一起分享。
1.发挥备课组作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采取团结协作,集体备课。备课组提前制定好详细周全的学期教学计划,每周开展教研组活动,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讨论下周备课内容,备课内容包括每节课目标设计,自学指导内容,教法讨论难点攻破,日清,作业布置等,详细过程每位物理组教师要提出最好方案与大家分享,探讨后拿出最好方案。通过这一举措,提高了每位教师驾驭新教学模式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2.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使教学模式更具物理特色
取得较好的成绩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一般有六个环节,即板书课题,揭示目标,自学指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期中前三个环节为辅助环节,后三个环节为主环节。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后再合作学习,最后当堂训练。物理课上,一般搞一次性的“先学后教”,“最后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在我校最初开展时,大家都有所抵触,但后来在实践中慢慢大家开始接受,并且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要灵活用好新教学模式,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知识点,再将每一个大知识点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出示在自学指导中,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问题交给学生解决,留给他们探讨总结的时间。遇到内容多的课,可以分几节课上,降低容量学生易于接受,坚持当堂让学生完成作业。作业量及内容一定要在课前精选要少而精。就像永威的校长所说:“我们的每堂课都要像考试那样对付”。
3.严格执行“四清”,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四清”就是堂堂人人清,日日人人清,周周人人清,月月人人清。所谓“堂堂人人清”就是每位学生在课堂上紧张的学习,当堂能理解,记忆运用所学的知识,当堂能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不把问题留到课后,所谓日日清,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当天学得知识,该读的都会读,该背的都会背,该运用的都会运用,作业做错了的都更正。“周周清”就是普查本周所学的知识,知识点一一过关,(都会背)。能力一一过关(都会做,做的对,做错了要更正),学生人人过关。“月月清”是指月月调查知识质量,查漏补缺,形成知识体系和能力。
三、注重学与用的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秤铊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电路和家庭用电”这章内容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中观察电路,利用家用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学习灯头线接法,了解保险丝的作用并会选用。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工厂、建筑工地、电厂等地去观察,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所学物理知识。如学习“浮力”后,可去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到建筑工地去看看大吊车,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哪部分是轮轴,哪部分是滑轮组,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用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学好物理。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主导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胡珊.浅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小栏目对课堂教学的作用——以“思考与讨论”栏目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2(03)
[2]马发辉、李献业、钟永江、陈红珍.初中物理虚拟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09)
[3]张东姗.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