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M-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10)0420022-01
0 前言
郭孟线是一条10KV输电线路。主要供农业用电,其中季节性农排专变就有21台;工业用户主要是十几家砖厂,但是它们却占用电量的一半以上。就是这样的一条供电线路一般情况下的线损为5.6%,个别月份都有达到11%。线损高一直存在,为降低线损,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现针对此线路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1 线损原因分析
首先从线损的组成来看,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将线损分为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两大类。技术线损是指供电企业从进网的关口表到客户的终端贸易结算表之间输、变、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失,主要由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损失;变压器在通电过程中铁芯产生的线损和漏电产生的损失等组成。管理线损是由计量设备误差,管理不善以及电力元件漏电引起的电能损失。由于这种损失无规律可循,又不宜测算,通常称为不明损耗。经过我的调查与思考,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1 供电线路半径过长
根据我国“10KV以下变电站所设计规范”(GB500553-94)中的规定,10KV的供电半径不允许超过8kmg一般要控制在6km以内。但是在现实中郭孟线的10KV供电最长点离变电站有15km之远,超过要求的2倍。并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县城电网建设和改造技术导则”(2003 03、12)400V供电线路要小于400m。而农业用电特别是农排的输电都远远超过这个规定。这是引起线损居高不下的其中一个原因:输电线路过长。
1.2 线路故障和导线的截面过小
郭孟线路中一大部分线路是80年代是所敷设的,瓷横担,因时间的原因,经常出现裂缝,导致漏电现象。并因当时的用电量和负荷均不大,所以所用导线是70mm的铝导线,支线多用50mm铝线,随着近几年工业与经济的发展,负荷大量增加与加大,导线经常过负荷运行,电流加大致使线路压降大大增加,线路上的电能损失也大增。
1.3 变压器和配电设备设备老化且布局不合理
在这条线路上的农用变压器一大部分使用的是S7变压器,只有5台使用的是S9系列变压器,而砖场的变压器因地理条件限制集中在不出二公里的范围,且集中在一条支线上。
1.4 管理不到位
1)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损耗,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各相的负荷电流不相等,就在相间产生了不平衡电流,这些不平衡电流除了在相线上引起损耗外,还将在中性线上引起损耗,这就增加了总的线损。如果三相负荷平衡,则向量差为零。应当尽可能使各相负荷相对平衡,否则,中性线上将有电流流过。中性线上流过的电流越大,引起的损耗也越大。因此在运行中经常调整变压器各相电流,使之保持平衡,以降低线损。一般要求在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因为不对称负荷引起供电线路损耗的增加与电流不对称度的平方成正比。
2)管理不规范,偷电行为不时出现是人为线损过高的重要原因。
2 改进措施
2.1 无功补偿装置
配电变压器必须安装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无功补偿原则是“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农村配电网的无功负荷主要集中在低压配电线路上,对低压线路半径大的要装设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还要根据无功优化的补偿原则,做好随机补偿工作,全面改善电压的质量,降低线路损耗。主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1)就地补偿和分级补偿相结合,依就地补偿为主;
2)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
3)10kv补偿和400v补偿相结合,以400V补偿为主。
主要方法有:
1)在变电所并联电控器10%-15%10KV;
2)10KV线路自动控制补偿电控器;
3)400V智能型自控补偿电容。
2.2 配置
合理的调配三相负荷,减少因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电量的损失。三相负荷不平衡率要从线路末端采集,要不定期的进行测量,根据负荷变动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2.3 高耗能的变压器和配电设备要逐步进行更换和技改
供电公司部室上下联动,严把新增客户验收关,确保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农村配电变压器的选型合理化,实现节能降耗,建议采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对“大马拉小车”的变压器及时调整,减少损耗。
2.4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组织指标管理体系,供电所都要成立节能降损领导小组,设专人专职,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将线损指标分解到线路、配电台区和管理人,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用经济手段来保证降损工作的落实。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加强营业普查及电量、电费抄核收管理工作,规范计量管理,不定期查偷电行为,并制定严格执行的惩罚方法,确保计量装置接线的正确性和计量的准确性。及时停运空载变压器和空载线路,实现变压器、线路经济运行。农村新增动力客户要尽量安装在配电变压器附近。重视线路巡视工作。供电所、电工组定期对线路巡视 检查,经常检查绝缘子完好情况,定期开展瓷件清污及树木清障工作,还要定期遥测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以提高绝缘水平,减少和防止电流泄漏。及时清理防护区内的树木等杂物,检查线路运行状况,消除线路漏电隐患。减少电流泄漏,降低线损。
3 结语
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此条线路要进行线路改造,从而提高理论线损,并可结合变电站实现实时管理线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将线损降到最低。
0 前言
郭孟线是一条10KV输电线路。主要供农业用电,其中季节性农排专变就有21台;工业用户主要是十几家砖厂,但是它们却占用电量的一半以上。就是这样的一条供电线路一般情况下的线损为5.6%,个别月份都有达到11%。线损高一直存在,为降低线损,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现针对此线路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1 线损原因分析
首先从线损的组成来看,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将线损分为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两大类。技术线损是指供电企业从进网的关口表到客户的终端贸易结算表之间输、变、配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失,主要由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损失;变压器在通电过程中铁芯产生的线损和漏电产生的损失等组成。管理线损是由计量设备误差,管理不善以及电力元件漏电引起的电能损失。由于这种损失无规律可循,又不宜测算,通常称为不明损耗。经过我的调查与思考,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1 供电线路半径过长
根据我国“10KV以下变电站所设计规范”(GB500553-94)中的规定,10KV的供电半径不允许超过8kmg一般要控制在6km以内。但是在现实中郭孟线的10KV供电最长点离变电站有15km之远,超过要求的2倍。并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县城电网建设和改造技术导则”(2003 03、12)400V供电线路要小于400m。而农业用电特别是农排的输电都远远超过这个规定。这是引起线损居高不下的其中一个原因:输电线路过长。
1.2 线路故障和导线的截面过小
郭孟线路中一大部分线路是80年代是所敷设的,瓷横担,因时间的原因,经常出现裂缝,导致漏电现象。并因当时的用电量和负荷均不大,所以所用导线是70mm的铝导线,支线多用50mm铝线,随着近几年工业与经济的发展,负荷大量增加与加大,导线经常过负荷运行,电流加大致使线路压降大大增加,线路上的电能损失也大增。
1.3 变压器和配电设备设备老化且布局不合理
在这条线路上的农用变压器一大部分使用的是S7变压器,只有5台使用的是S9系列变压器,而砖场的变压器因地理条件限制集中在不出二公里的范围,且集中在一条支线上。
1.4 管理不到位
1)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损耗,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各相的负荷电流不相等,就在相间产生了不平衡电流,这些不平衡电流除了在相线上引起损耗外,还将在中性线上引起损耗,这就增加了总的线损。如果三相负荷平衡,则向量差为零。应当尽可能使各相负荷相对平衡,否则,中性线上将有电流流过。中性线上流过的电流越大,引起的损耗也越大。因此在运行中经常调整变压器各相电流,使之保持平衡,以降低线损。一般要求在配电变压器出口处的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10%,因为不对称负荷引起供电线路损耗的增加与电流不对称度的平方成正比。
2)管理不规范,偷电行为不时出现是人为线损过高的重要原因。
2 改进措施
2.1 无功补偿装置
配电变压器必须安装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无功补偿原则是“分级补偿,就地平衡”。农村配电网的无功负荷主要集中在低压配电线路上,对低压线路半径大的要装设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还要根据无功优化的补偿原则,做好随机补偿工作,全面改善电压的质量,降低线路损耗。主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1)就地补偿和分级补偿相结合,依就地补偿为主;
2)集中补偿和分散补偿相结合,以分散补偿为主;
3)10kv补偿和400v补偿相结合,以400V补偿为主。
主要方法有:
1)在变电所并联电控器10%-15%10KV;
2)10KV线路自动控制补偿电控器;
3)400V智能型自控补偿电容。
2.2 配置
合理的调配三相负荷,减少因三相负荷不平衡造成电量的损失。三相负荷不平衡率要从线路末端采集,要不定期的进行测量,根据负荷变动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2.3 高耗能的变压器和配电设备要逐步进行更换和技改
供电公司部室上下联动,严把新增客户验收关,确保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农村配电变压器的选型合理化,实现节能降耗,建议采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对“大马拉小车”的变压器及时调整,减少损耗。
2.4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组织指标管理体系,供电所都要成立节能降损领导小组,设专人专职,建立健全线损管理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将线损指标分解到线路、配电台区和管理人,严格考核,奖惩兑现,用经济手段来保证降损工作的落实。建立线损分析例会制度,加强营业普查及电量、电费抄核收管理工作,规范计量管理,不定期查偷电行为,并制定严格执行的惩罚方法,确保计量装置接线的正确性和计量的准确性。及时停运空载变压器和空载线路,实现变压器、线路经济运行。农村新增动力客户要尽量安装在配电变压器附近。重视线路巡视工作。供电所、电工组定期对线路巡视 检查,经常检查绝缘子完好情况,定期开展瓷件清污及树木清障工作,还要定期遥测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以提高绝缘水平,减少和防止电流泄漏。及时清理防护区内的树木等杂物,检查线路运行状况,消除线路漏电隐患。减少电流泄漏,降低线损。
3 结语
如果有能力的情况下,此条线路要进行线路改造,从而提高理论线损,并可结合变电站实现实时管理线损,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将线损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