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于爱的教育,古今中外的教育学者有很多的论述,给我很多启迪。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师作为终生职业的伟大教育家。他说:“教不倦,仁也。”他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极其热爱,堪称爱生典范。他时常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或讨论学问,或谈笑歌舞,或到河里沐浴,真是做到了师生打成一片,感情深厚。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敬,与其弟子尊师爱生的感人故事,世代流传。
当代著名教育家、我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60年,她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一个“爱”字上。她相信每一个儿童都能成才,“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我是一个教坛新兵,在学习这些教育大家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案例时,我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对学生的关爱,感悟那份如小溪般潺潺的细流。爱,使我产生了智慧和力量;爱,使我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我深刻地体会到:不仅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更应有“把爱写在生命里”的爱生热忱。
爱是情与情的交融。我体会到教育学生不能只靠语言,必须有情感的投入。师生只有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教育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抽掉情感的教育是挫败的教育。就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讲:“真教育是师生间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我教的班里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就给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总是见到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场合批评他教育他。我想到他时,脑海中总是那个低着头一脸沮丧的瘦小身影。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们的关系。我去听他们班的英语课,刚好坐在他旁边,他在和别的同学讨论问题,我凑过去,他转过来羞涩地问我可不可以用英语提问我,我笑着跟他交流了几句,他满脸的喜悦。那是我第一次跟他说话。后来的课堂上,我慢慢发现他眼睛中也会闪着光彩,也会踊跃地回答问题。只要他举手,我便会给他机会,给他惊叹的赞许,表达我对他的认可和喜爱,一次次用最温暖的笑容迎接他扬起的脸。因为我知道他比别人更加需要这些。他的成绩开始慢慢提升,在一次较难的学科竞赛中,竟获得了二等奖。对于他我没有说教,也没有开导,然而他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出的姿态却与众不同。
教育正是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而又不留痕迹。真正的教育存在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与无言的感动之中,真正的教育是水样无痕的。
爱是理解和尊重。爱学生,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颜回吃米”的故事中,孔子因错怪颜回叹息:“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信的时候。”爱,首先要了解学生,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有尊重。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误会,影响了人的正常思维和判断。有时我在课堂里,对学生不完成作业、迟到等不了解,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不好好学习。后来,当我走进这些学生时,发现有些学生学习差有其家庭的原因,这才意识到表面的现象蒙蔽了我的双眼和认识。班里有一个学生常常不完成作业,有攻击性,行为举止非常强硬。我一直以为这是个问题学生。可在与其他班主任的一次交流中,才知道原来他的父母离异,那之后他的情绪变化特别大。有一次我在学校外的一条巷子里,看到了三五成群有说有笑的学生身后,他一个人背着书包,低头看着脚下的路,步履如此沉重。我走近他,他抬头笑着向我问好,我突然觉得心好疼。这样小小的年纪,已经学会了把无助和孤独藏起来,强颜欢笑。每天晚上要回到一个不完整的家,每天在学校听同学提起自己的父母。怎能强求他像普通的孩子一样积极的学习,快乐地成长。从那以后,我努力调整自己多关爱他,而我也能真实地感受到他懂得,他在努力。一次期末考试,原本成绩只有七八十分的他,竟考了九十五分。我表扬他的时候,他摸了摸头,很腼腆地笑了。原谅学生的不易,时时保持一种对学生的体谅。对学生的爱最可靠的是真心,是尊重和理解。
爱是赏识和激励。赏识,是教师视野舒朗,心境磊落的表现,也是教师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一些老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罩下,往往多了些挑剔,少了些欣赏;多了些苛求,少了些激励。于是乎就牢骚满腹,什么“朽木不可雕也”“无药可救”……
我曾经在一本交上来的练习册中看到,一个学生在题目的插图中,补了周围的情境、人物的表情和搞笑的对话。把一个普通的生活现象,扩充成了一个幽默的漫画。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在他的小漫画旁边写了“你真有想象力,画的真可爱”。有一次教室里的投影坏了,刚好要讲照相机的构造,我让他到黑板上画。他用非常流畅的笔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立体逼真的照相机,我赞叹着怎么画得这么好,我说那以后请你做我课堂上的“御用画师”吧。后来的课堂上,当需要讲解一些实验器材的构造,或是要画电路图的实物连接时,我都会在上课前喊他帮我画图,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眼光。他在作业本上写给我这样一段话:“陆老师,长大后要当画家,以后还要好好学习物理,因为很多老师不喜欢我画漫画,说我影响学习,而你却很欣赏我。”在他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上,同学们让他在自己的校服上画画留念。我对他说,我也好喜欢,给我画一个吧。他画了一个卡通版的我送给我。我记得当时他的笑容特别灿烂。我知道,在他今后为梦想努力的道路上,同学的称赞、我的赏识,一定会给他无穷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师作为终生职业的伟大教育家。他说:“教不倦,仁也。”他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极其热爱,堪称爱生典范。他时常和学生生活在一起,或讨论学问,或谈笑歌舞,或到河里沐浴,真是做到了师生打成一片,感情深厚。孔子对学生的热爱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敬,与其弟子尊师爱生的感人故事,世代流传。
当代著名教育家、我国首批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在教育战线辛勤耕耘60年,她的教育思想集中在一个“爱”字上。她相信每一个儿童都能成才,“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我是一个教坛新兵,在学习这些教育大家的教育思想及教学案例时,我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对学生的关爱,感悟那份如小溪般潺潺的细流。爱,使我产生了智慧和力量;爱,使我的生命变得更加充实。我深刻地体会到:不仅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更应有“把爱写在生命里”的爱生热忱。
爱是情与情的交融。我体会到教育学生不能只靠语言,必须有情感的投入。师生只有心与心相契,情与情交融,教育才能为学生所接受。抽掉情感的教育是挫败的教育。就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讲:“真教育是师生间心心相应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我教的班里有一个学生,一开始就给我印象深刻,因为我总是见到不同的老师在不同的场合批评他教育他。我想到他时,脑海中总是那个低着头一脸沮丧的瘦小身影。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们的关系。我去听他们班的英语课,刚好坐在他旁边,他在和别的同学讨论问题,我凑过去,他转过来羞涩地问我可不可以用英语提问我,我笑着跟他交流了几句,他满脸的喜悦。那是我第一次跟他说话。后来的课堂上,我慢慢发现他眼睛中也会闪着光彩,也会踊跃地回答问题。只要他举手,我便会给他机会,给他惊叹的赞许,表达我对他的认可和喜爱,一次次用最温暖的笑容迎接他扬起的脸。因为我知道他比别人更加需要这些。他的成绩开始慢慢提升,在一次较难的学科竞赛中,竟获得了二等奖。对于他我没有说教,也没有开导,然而他在我的课堂上表现出的姿态却与众不同。
教育正是水的载歌载舞,轻柔、舒适而又不留痕迹。真正的教育存在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与无言的感动之中,真正的教育是水样无痕的。
爱是理解和尊重。爱学生,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颜回吃米”的故事中,孔子因错怪颜回叹息:“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信的时候。”爱,首先要了解学生,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有尊重。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误会,影响了人的正常思维和判断。有时我在课堂里,对学生不完成作业、迟到等不了解,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不好好学习。后来,当我走进这些学生时,发现有些学生学习差有其家庭的原因,这才意识到表面的现象蒙蔽了我的双眼和认识。班里有一个学生常常不完成作业,有攻击性,行为举止非常强硬。我一直以为这是个问题学生。可在与其他班主任的一次交流中,才知道原来他的父母离异,那之后他的情绪变化特别大。有一次我在学校外的一条巷子里,看到了三五成群有说有笑的学生身后,他一个人背着书包,低头看着脚下的路,步履如此沉重。我走近他,他抬头笑着向我问好,我突然觉得心好疼。这样小小的年纪,已经学会了把无助和孤独藏起来,强颜欢笑。每天晚上要回到一个不完整的家,每天在学校听同学提起自己的父母。怎能强求他像普通的孩子一样积极的学习,快乐地成长。从那以后,我努力调整自己多关爱他,而我也能真实地感受到他懂得,他在努力。一次期末考试,原本成绩只有七八十分的他,竟考了九十五分。我表扬他的时候,他摸了摸头,很腼腆地笑了。原谅学生的不易,时时保持一种对学生的体谅。对学生的爱最可靠的是真心,是尊重和理解。
爱是赏识和激励。赏识,是教师视野舒朗,心境磊落的表现,也是教师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现。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赏识自己的学生。一些老师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笼罩下,往往多了些挑剔,少了些欣赏;多了些苛求,少了些激励。于是乎就牢骚满腹,什么“朽木不可雕也”“无药可救”……
我曾经在一本交上来的练习册中看到,一个学生在题目的插图中,补了周围的情境、人物的表情和搞笑的对话。把一个普通的生活现象,扩充成了一个幽默的漫画。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在他的小漫画旁边写了“你真有想象力,画的真可爱”。有一次教室里的投影坏了,刚好要讲照相机的构造,我让他到黑板上画。他用非常流畅的笔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立体逼真的照相机,我赞叹着怎么画得这么好,我说那以后请你做我课堂上的“御用画师”吧。后来的课堂上,当需要讲解一些实验器材的构造,或是要画电路图的实物连接时,我都会在上课前喊他帮我画图,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眼光。他在作业本上写给我这样一段话:“陆老师,长大后要当画家,以后还要好好学习物理,因为很多老师不喜欢我画漫画,说我影响学习,而你却很欣赏我。”在他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上,同学们让他在自己的校服上画画留念。我对他说,我也好喜欢,给我画一个吧。他画了一个卡通版的我送给我。我记得当时他的笑容特别灿烂。我知道,在他今后为梦想努力的道路上,同学的称赞、我的赏识,一定会给他无穷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