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同志:
我今年70岁,已经有十余天没有排便,起初也没有重视,因为从前也有类似的情况,过几天后自然而然地就好了,谁料这次一等就等了十天,渐渐的我没有食欲了,常常有恶心感,睡眠质量也大不如前,特别是肚子胀得厉害。请问我能吃泻药助便吗?
内蒙古商都彭光
彭读者:
门诊常常有这样的病人前来就诊,我们俗称为便秘,通常是指7天内排便少于2~3次,排便过程不顺利,包括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常需手法帮助排便。便秘发生因素很多,对于年轻的便秘患者,由于学习和工作压力繁重,生活方式不规律,食物缺乏纤维素,或者因各种原因抑制或忽略排便使得便秘加重:老年患者多由于肠道运输功能差,多种内科疾病如糖尿病、高钙血症,以及服用多种可导致便秘的药物而出现便秘。
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作为一种诱导因素存在于结肠癌、早老性痴呆、痔疮等疾病。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常见疾病,预防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建议每天早起时喝一杯水,增加蔬菜果蔬的摄入量,加强体育运动,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等良好习惯来避免便秘的发生。也可以适当短暂服用泻剂,但不推荐长期服用,特别是超过三月的便秘患者,往往需要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不可一味的促泄,或者使用不当的外力来帮助来解决难言之隐。
为什么有的人怕冷,有的人却不怕冷呢?
编辑同志: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怕冷,有些人就不怕冷?如何改善怕冷体质?
浙江海宁甘浩
甘读者:
正常人只要能维持37摄氏度的体温,对寒冷的耐受力通常都没有太大的差别,绝大多数“特别怕冷”的状况都是主观因素导致。低血压,心肺功能不足,缺铁(据研究这是女性普遍较男性不耐寒的最大原因,因为女性月经导致血液中的铁元素比男性少,输氧能力较弱)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末梢血管循环不畅,致使这部分人手脚冰冷的时间较长,但躯干的耐寒能力是与其他人无异的。这部分人群不管吃什么都是没办法根本改善末梢血管血液循环的,只有通过艰苦的耐力训练(如长跑)来加强心肺功能。但其实九成以上抱怨手足冰冷的人只是保暖工作没做到位。
小部分人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不足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度不足,遭遇寒冷时末梢血管收缩与心搏加强反应比较缓慢,致使全身的耐寒能力下降,这部分人群食用对甲状腺有促进作用的饮食(比如羊肉等“热性食物”,大多数所谓“热性食物”都是通过促进甲状腺素分泌来让人感觉到“热”的)对怕冷的状况有暂时性的改善,但要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要进行药物治疗。
另外,由于脂肪细胞产热的作用比肌肉差得多,因此胖子反而会感觉更冷,但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脂肪层厚的人会活得久一点,这是真的。对寒冷主观体验和耐受性其实是两回事。
我今年70岁,已经有十余天没有排便,起初也没有重视,因为从前也有类似的情况,过几天后自然而然地就好了,谁料这次一等就等了十天,渐渐的我没有食欲了,常常有恶心感,睡眠质量也大不如前,特别是肚子胀得厉害。请问我能吃泻药助便吗?
内蒙古商都彭光
彭读者:
门诊常常有这样的病人前来就诊,我们俗称为便秘,通常是指7天内排便少于2~3次,排便过程不顺利,包括大便太少、太硬,排出困难,常需手法帮助排便。便秘发生因素很多,对于年轻的便秘患者,由于学习和工作压力繁重,生活方式不规律,食物缺乏纤维素,或者因各种原因抑制或忽略排便使得便秘加重:老年患者多由于肠道运输功能差,多种内科疾病如糖尿病、高钙血症,以及服用多种可导致便秘的药物而出现便秘。
随着年龄的增长,便秘的发生率逐渐增加,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作为一种诱导因素存在于结肠癌、早老性痴呆、痔疮等疾病。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常见疾病,预防可以从生活的点滴做起,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建议每天早起时喝一杯水,增加蔬菜果蔬的摄入量,加强体育运动,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等良好习惯来避免便秘的发生。也可以适当短暂服用泻剂,但不推荐长期服用,特别是超过三月的便秘患者,往往需要采用综合方法治疗,不可一味的促泄,或者使用不当的外力来帮助来解决难言之隐。
为什么有的人怕冷,有的人却不怕冷呢?
编辑同志: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怕冷,有些人就不怕冷?如何改善怕冷体质?
浙江海宁甘浩
甘读者:
正常人只要能维持37摄氏度的体温,对寒冷的耐受力通常都没有太大的差别,绝大多数“特别怕冷”的状况都是主观因素导致。低血压,心肺功能不足,缺铁(据研究这是女性普遍较男性不耐寒的最大原因,因为女性月经导致血液中的铁元素比男性少,输氧能力较弱)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末梢血管循环不畅,致使这部分人手脚冰冷的时间较长,但躯干的耐寒能力是与其他人无异的。这部分人群不管吃什么都是没办法根本改善末梢血管血液循环的,只有通过艰苦的耐力训练(如长跑)来加强心肺功能。但其实九成以上抱怨手足冰冷的人只是保暖工作没做到位。
小部分人是因为甲状腺功能不足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度不足,遭遇寒冷时末梢血管收缩与心搏加强反应比较缓慢,致使全身的耐寒能力下降,这部分人群食用对甲状腺有促进作用的饮食(比如羊肉等“热性食物”,大多数所谓“热性食物”都是通过促进甲状腺素分泌来让人感觉到“热”的)对怕冷的状况有暂时性的改善,但要根本解决问题,还是要进行药物治疗。
另外,由于脂肪细胞产热的作用比肌肉差得多,因此胖子反而会感觉更冷,但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脂肪层厚的人会活得久一点,这是真的。对寒冷主观体验和耐受性其实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