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11:热情与迷途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国人的公共舆论空间前所未有地热闹,这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微博的兴起和普及。从年初的药家鑫案、李昌奎案,到年中的温州动车追尾、郭美美事件,再到年底的孔庆东骂娘、李开复被“打假”等,甚至和中国人日常生活相距遥远的卡扎菲和乔布斯,都能成为国人交锋的话题。
  表达之余,也有人付诸行动。有人走上街头“打拐”、赶往方正县砸为日本人立的碑、冲上高速公路拦截合法贩狗的长途车,广州老者区伯监督“公车私用”,还有各地涌现的联合提名参选人为原本了无波澜的基层选举增添了诸多话题性。这些行动反过来又进入舆论空间,使辩论更加激烈。
  没有什么辩论是毫无意义的。辩论的火热化表明,越来越多的国人在思考和表达,而不是仅仅沉湎于过度的消费与娱乐。源自亿万庶民的公共生活热情正在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在精英和权贵主导的社会转型中,增加了一个可能产生巨大作用的变量。这种辩论的缺点是其脆弱与无序,除了偶尔产生的实效之外,更多时候,喧嚣过后就没了下文。人们的热情随着一个又一个新生的公共话题起起伏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那些最基本的社会问题。
  而值得忧虑的是伴随着无序而来的敌意爆发。对立的阵营都没有发展出各自的理论话语,往往从讨论始,以漫骂终;或者从漫骂始,以漫骂终。更甚者,公共知识分子在网上公开相约,要拳脚棍棒相见,出口成脏的现象比比皆是。火烧报刊、上门威胁、造谣污蔑等越来越弥漫四散,大有在公共生活蔓延的趋势。在网络上,清晰可见民意的决裂,不同的阵营水火不容,充满敌意。传播方式的发展造就了信息爆炸,温和思辨的声音轻易就被对抗和敌意所淹没,敌意会滋生新的敌意,将彼此推上激进主义的深渊。
  民意何故对立至此?其原因恐怕要归咎为传统媒体,或曰主流媒体丧失了传达多元立场的能力。比如,在温州动车追尾事件中,主流媒体能够报道的信息有限,记者们纷纷通过微博发布所见所感,感知的落差在网络上被放大为群情激奋;在药家鑫案中,专家学者发明了“激情杀人”等荒诞不经的理论为一个一般人眼中的杀人犯辩护,被挑战起来的愤怒就只能在网络上宣泄;媒体选择性地宣扬某种对历史的解释和对未来的预期,于是在网络上衍生出两种思路的刀兵相见。
  清华大学的汪晖教授曾撰文指出,“代表性的断裂”很可能是未来民主进程的一大隐忧:政团、媒体和法律体系—无论其使用多么普遍的宣称—无法代表相应的社会利益和公共意见。“代表性的断裂”普遍地适用于分析全人类未来的民主进程,中国自然也不例外,我们甚至还没有建立起一种有效的代表性体系,这正是公共生活的脆弱与无序的根源之一,是敌意爆发且无法控制的根源之一。
  在媒体多元表达能力丧失的背后,是利益的分化,是特殊利益集团的形成和固化。此种现象不是中国独有,美国也掀起了汹涌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运动本身虽远未到危及美国体制的地步,但其提出的口号却一定会在未来持久地回响在统治阶层的耳畔:我们是99%。
  今年5月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名利场》上发表文章称:1%的人群住着最好的房子,享受最好的教育、医疗和最美妙的生活方式,但是有一样东西钱是买不来的:那就是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取决于其他99%的人生活得如何。纵观历史,无数1%的人群最终都明白了这一点,但往往为时已晚。
  用更广阔的人类社会进程来观照社会转型,毫无疑问,各个国家的困境虽各有不同,但根本的问题却是共通的:财富占有和福利分配严重失衡,少数人控制了多数资源,多数人越来越看不到改善命运的希望,所以当年轻一代成长起来的时候,他们会愤怒、抗议乃至战斗,每一种制度,无论是民主还是专制,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中国也不例外,社会结构呈现权贵化,且日益固化,财富分配不公,民主参与的路线图不清晰。更糟糕的是,对于这些早已显而易见,讨论多年的问题,我们依然找不到一条有效的解决路径,以至于问题本身都被口号化了,很难再凝聚公众的注意力和共识。
  如果说过去10多年,GDP数字的增长多少还带来了普惠的副产品,但未来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普遍受益的情形很可能要结束了,税收、法律等等政策调整都无疑将会剥夺一些得益者,补偿一些受损者。毫无疑问,这些都会是敌意的催化剂。
  因为执政党的十八大,2012将是中国政治结构大变革的一年,能否建立一种既能有效弥合社会的断裂又能控制敌意爆发的政治秩序?我们拭目以待。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代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通过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内容可以表达,同时可以让学生的写作变得更加的有趣,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思考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其视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
1994年的春天,北京,空气里有一股欲望的气息。  张楚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寻求发展,他并不感到孤独,相反,他觉得那是一个浪漫的年代。  当张培仁第一次听到张楚的声音,他就决定和这个看上去瘦弱的北漂男孩签约。  1989年,张培仁和贾敏恕来到北京。北京,和台北是多么不同,这里的音乐,有强烈的叛逆气息,重金属、长发、电吉他,在地下暗潮涌动。  他连续签了黑豹、唐朝、超载、后来成为魔岩三杰的窦唯、张楚和
一、军训  孩子上高中了,首先是艰苦的军训。军训是入学的第一堂课,应该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作文,但孩子大多记流水账:第一天,穿军装集合站队跑步,第二天,穿军装集合站队跑步。第三天还是穿军装集合站队跑步,军训什么目的?孩子想过没有?军训有没有教育意义?孩子想过没有?到了第五天,还是重复着单调的训练,恰巧中途下起了雨,孩子以为要收场了,哪知教官首先是一顿训话,然后是更加残酷的训练,这才是真正的军事训练:风
几十年来,世界领导人们的不情不愿,让快速、平稳、有目的地朝可持续发展的转型看起来已不再可能。事实上,纵观人类历史,如此巨大的变化常常是环境迫使世界做出改变,而政要们总是专注短期考虑,如政治动荡和经济停滞等,直到他们的经济和社会面临严重破壞。  但这并不是宿命。决策者可以制定方案,利用当下的挑战,把方向引导到更加可持续、更加包容的未来转变。  今年是“可持续发展之年”,为我们提供了这一方面的理想机会
利比亚“过渡政府”刻日将成形,中国9月12日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和利人民代表,专家解读说这是“水到渠成”,首先利比亚大局已定,其次过渡政权承认中国在利权益,所以中国在联合国同意解冻利比亚海外资金,在这个时候宣布承认“过渡委”为利执政当局也不算晚。但这一次提醒我们,要有更深入的情报工作,同时也根据国际大势的最新情势及时做出决策调整。  中国在人权事务上要遵循各国共同底线,但对经贸事务则应据理力
是时候了,让我们回到大地和岛屿,让我们用每一根绿草、每一声婴儿的啼哭把被掏空了的空间重新填满,让空间和时间重新成为你我生命和溪流飞鸟的延展,而不是凌空的霸权确立控制的维度。  我对印度的研究究竟有什么价值?  在完成《全球猎身》(2006年,中译本2011年出版,王迪译) 之后,我时不时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对印度的理解当然远不如印度学者深刻细致,也不可能比受过系统印度学训练的国际学者全面,我的工作能
如今,自由民主危机饱受诘难。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英国的退欧投票,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民粹主义者在选举中的崛起,与“反自由民主”所带来的威胁遥相呼应—后者是一种极权主义政治。  但较少有分析师指出,反自由民主—或民粹主义—并不是唯一的政治威胁。自由民主还因为一个为强调“自由”不惜牺牲“民主”的趋势而遭到破坏。在这种政治中,统治者通过一整套全面的政策约束,来彻底摆脱民主问责。  政治理论家亚查·芒克(Ya
《呼兰河传》(节选)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中学生们喜爱的一篇文章。  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满身带着金粉的大红蝴蝶,还有那棵叶子发光闪烁的大榆树……这是一个令孩子们向往的后花园。当然更令人羡慕的是后花园中那个自由自在、快乐生活的小小的“我”——在慈爱的祖父身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玩累了就睡,睡醒了接着玩。无怪乎每次教这篇文章时学生们兴致盎然,向往无限,就连我内心最柔软之处仿
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深刻则是拉开作文档次的一个关键。因此,作文的立意万万不可忽视。  近几年的高考,不论是新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一般都是要求考生“立意自定”,但是脱去了命题作文的“镣铐”,有些学生反而不会“跳舞”了,而近年的高考作文往往审题难度不大,所以立意对于作文的成功与否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立意类型,可供大家参考:  一、从实立意与从虚立意
据世界银行官网2019年5月17日消息,近日,世界银行发布《2019年性别数据小手册》(Little Data Book on Gender 2019),为追踪性别平等相关的统计数据提供了一个方便的途径。手册提供了2000年和2017年全球217个经济体的性别统计数据,以说明在实现性别平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除人口和经济信息外,手册中涉及的指标包括使用互联网的男女比例,按性别分列的吸烟率,高等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