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s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由于高层建筑工程体量大工期长、施工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使得建筑施工期间安全问题频发,造成人员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控制事故的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问题;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我国将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称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具有施工工程量大,施工工序多,施工周期长,交叉施工配合复杂,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高空作业多,安全防护要求高等特点。
  一、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的危险因素。下面是近年来我总结的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
  (1)高层建筑基础开挖时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地基单位面积的载荷大,因此对相当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要进行处理,例如打桩做人工地基或加做较深的地下室,在施工中作业危害因素可能从地下土体扩散到工地界限以外,造成重大的生产财产损失,如打桩时造成煤气管漏气使居民中毒,或打桩、挖土时使城市水管爆裂,或是在采用井点降水时使道路下陷、管道开裂等。另外,由于高层建筑基础开挖的基坑深,坑边物体落下伤人,操作人员落入坑下伤亡以及挖坑塌土压伤人等事故也屡有发生。所以高层建筑施工必须对由于深基础带来对周围与作业人员本身的危险加以防范。
  (2)高层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米以上的高空与10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例如,某高层住宅从檐口落下一小段钢筋,一直飞落到工地外lO多米处,打在正在行走的老妇人头上,致使老妇人当即死亡。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个小小火苗容易造成火警,扑灭也较平地闲难。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
  (3)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造成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上面落物造成的下面的事故就更多了。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叉作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
  (4)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造成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工期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工期可达三至四年,许多设 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 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例如,高层建筑电缆磨破发生火灾,脚手架倒塌等等。所以,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各种由于时间变化带来的许多不安全因素必须认真考虑。
  二、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好隐患排查
  制定一套全面合理且实施性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专项安全方案,针对事故多发隐患进行逐一排查,对于脚手架工程、吊篮、吊架、安全通道、“三宝、四口”及“临边”安全防护措施、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大孔径人工扩底桩基础、模板工程、施工用电、起重吊装、外用电梯、门式架、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除作业等特殊工程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有计算书,并经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同时,建立高素质、稳定的安全技术干部队伍,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的管理,确保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切实落实制度,明确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由公司安全科负责监督执行,各级、各部门、各项目经理部组织实施。
  2.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开工前,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向参加施工的项目负责人、工长和职工,将工程概况、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单项工程施工前,向项目负责人、工长进行重复交底,就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和施工要求,详细交底和讨论,使执行者充分理解,为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打下基础。施工前,将安全设施、防护设置列入任务单,落实责任到班组或个人,并实行验收制度。做好安全技术措施检查落实。项目技术经理、执法经理、施工负责人(工程部长、技术部长、工长等)、编制者和安全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工地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情况,及时纠正违反安全技术措施规定的行为,发现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的不足,使其更完善、更有效。同时,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建立与经济挂钩的奖罚制度。
  3.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伤害类型应属“四大伤害”,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伤害、触电,占总事故的70%以上。
  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坠落和脚手架倒塌,高处坠落事故容易发生而且防止事故发生的途径少,那么我们就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增强人的危险预知能力,提高工人预防事故的能力,防止事故发生。患有恐高症、心脏病、高血压的高危人员不得从事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时,正确有效地使用安全带及防护用品。脚手架、操作平台严格按专项方案施工,拆除脚手架注意脚下及周边环境,脚下不失稳。夜间高空作业必须具备足够的照明,五级及以上大风或雷电暴雨雪等恶劣天气禁止高空作业。外脚手架严格按《脚手架专项方案》施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脚手架材料。上料平台在醒目位置标明允许载重值,并换算出常用材料的长度和根数,交底到操作工人。脚手架搭设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防物体打击安全防护措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减少同一垂直面交叉作业。施工用的小型工具应随手携带或放在安全的地方,以防坠落伤人。
  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机械带电,使得人、机、地导通电,而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所以应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检验与维修,确保其正常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编制《临时用电专项方案》。施工现场电工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及《临时用电专项方案》执行。采用TN-S 系统供电,三级配电,两级防护。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一保护,严禁一箱多机。施工照明使用安全电压。同时加强操作机械设备人员的技术和安全意识培训,严格持证上岗制度。
  4.提高和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強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三、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也同样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已逐渐遍及全国的各大中城市。但由于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体量庞大等特点,在施工时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提醒我们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致地工作,更加完备的制度,更加有效的管理和执行,积极发挥每个施工人员在安全施工中的作用,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施工安全性。
其他文献
城市建设中深基坑容易酿成重大安全事故,同时危机周边道路、管线、建(构)筑物的安全,本文从设计、施工、监管等方面着手,阐述如何加强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