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其乐无穷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愉快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汲取知识,在愉快的动脑动手中,提高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做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愉快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愉快教学呢?
  一、创设“乐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的原动力,也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动力之源。只有激发了兴趣,才更好助于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优化发展与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设不同的情境,其采用的形式是:
  1.情趣结合。围绕教材,以灵活多样的讲课形式,在课堂上运用愉快教学,不是无心插柳,而是有心栽花。要在吃透教材把握难点的前提下,设计好灵活多样的讲课形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配合恰如其分的神色手势传情,掌握所学知识。
  例:在教学《咏鹅》这首名诗时,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画鹅、释意、朗读”三个阶段。画鹅就是把诗中那漂亮的白鹅在池塘里自由自在戏水的情景画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图、释意就是把诗中的含意结合鹅伸长脖子唱歌、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演示鹅游动的样子来读,整个课堂,气氛活跃,笑声不断。
  2.情意结合。让学生“情于心而会于意”。譬如,在教学《悯农》一课时,先让学生看视频,教师讲解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或编故事复述。学生兴趣浓,在复述过程中领会了农民种田的辛苦,并要爱惜粮食,教学效果好。
  二、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协调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例:我在教学口语交际课《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 》时,创设了许多情景表演,如:在生活中,我生病时爸爸妈妈是如何照顾我的?在学习上,爸爸妈妈是如何辅助我的?在我悲伤失意时,爸爸妈妈是如何开导我的?让学生在表演中学到爸爸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并知道如何去爱别人。
  另外,我在讲《一次成功的实验》一课时,预先找了几位具有表演天赋的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具让他们现场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学生亲眼目睹和和感受到了“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实践,动手做做看才知道事情结果”的道理。
  三、创设“主体”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作用
  做学习的主人,是实施愉快教学的归宿。传统教学与愉快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前者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客体地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而后者则认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勇士一个积极主动独立自尊的人,处于主体地位,应当成为学习的主人,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世界,开启自己的思维,放开自己的双手,通过“启发、设问、直观、操作、悬念、归纳”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掌握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把握自己、驾驭自己,才能在广阔的学习天地里驰骋,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愉悦。
  四、课外也要组织或引导学生“乐中求知”,“乐中温故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这方面可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各种智力竞赛,组织课外阅读等等,都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做到温故而知新。
  多年的实践证明,实施愉快教学既是一个勤于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不断学习的求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付出很多,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手段优化等等。总而言之,在推行素质教育中,我们要认真遵循客观规律,努力改革课堂教学,讲求讲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注重教学艺术,让学生变苦为乐,这样才能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其他文献
摘 要:图式理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借助图式训练实现有效的阅读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思维的训练。本文首先从理论背景出发,阐述图式理论跟预习这一行为的相关联系。然后从创建图式、补充图式、复合图式三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进行论述。  关键词:图式理论;创建图式;预习;复合图式  课前预习可以理解为学习个体的一种自主
期刊
摘 要: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游戏活动,进行多媒体的整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童趣、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结束教学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通常是指完成一个教学内容或活动时教师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形成系统,升华的行为方式。它不仅应用于讲完一节课的内容时,还经常应用于讲授新知识的结尾。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结尾;教学艺术  精彩而完整的语文课,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开头,环环相扣、紧紧衔接的过程,还要有余味无穷的”压台戏”——结尾。因此,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
期刊
什么是数学素养呢?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素养是学生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阅读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和学生的识字、写字、写作和口语交际是相辅相成的。阅读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教学中是重点,也是难点,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在阅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兴趣是关键。在学生爱上阅读的同时引导其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去阅读,这样才能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循序渐进,也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于语言
期刊
摘 要: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书法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关键词:小学;书法  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书法艺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
期刊
摘 要:从传统到现代,儿童美育几经改革,逐步走向人本的倾向。人本主义儿童美育还没有在我国儿童美术教育中形成体系,还面临着众多的困难与挑战,本研究从人本渊源出发,论述儿童美育的本质和意义,并尝试性提出适合当今时代背景下适合儿童成长的人本美育策略。  关键词:儿童;美术教育;人本探索  一、人本渊源  “本”的金文形式是“”,小篆字形为“”,楷书形式是“”,“本”的本意是指树木的根,引申为事物的本质。
期刊
摘 要:阅读教学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阅读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难点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便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帮助小学生养成独立阅读能力,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期刊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处处可见教学机智。文章作者就自己的经验,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应表现的四种教学机智:敏锐的观察能力、理智的自控能力、灵活的调适能力和睿智的幽默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机智;观察能力;调适能力  课堂教学机智,《教育大辞典》定义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复杂的教学情景,能迅速、准确、敏捷、灵活地做出判断、处理,并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课堂教学机智是扣动学生心弦的共鸣力
期刊
摘 要:国际化程度加深,地球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所以,我们国家对于教育事业也越来越重视,进行了新课标改革,对小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立足与广大学生们的利益基础上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能够长久的发展。本文针对小学英语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如何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英语能力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英语成绩有所帮助。  关键词: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英语能力;小学英语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