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达铂或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鼻咽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奈达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与顺铂联合5-Fu诱导化疗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100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奈达铂联合5-Fu组(NF组)和顺铂联合5-Fu组(PF组),每组50例.NF组:奈达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5-Fu 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3周重复,连续应用2个疗程.PF组: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 5-Fu 5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每3周重复,连续应用2个疗程.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急性不良反应.结果 50例患者均可进行疗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别.NF组和PF组患者肿瘤全消各3例.NF组的有效率为86.0%,PF组为8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8,P=0.779).PF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88.0%)明显高于NF组(56.0%,x2=23.268,P=0.000) 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血小板数、谷丙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5-Fu是治疗局部中晚期鼻咽癌的有效方案,有效率与PF方案相似.在减少恶心、呕吐方面,奈达铂联合5-Fu有明显的优势.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07年全球新发病例120万,居恶性肿瘤第3位,同年死亡病例为60万.手术切除是治愈结直肠癌最好的手段,而术后辅助化疗能减少复发和转移风险,进一步提高疗效.除传统药物5-氟尿嘧啶(5-Fu)外,近年来,出现了很多被证明对结肠癌有确实疗效的药物,如卡培他滨、伊立替康和奥沙利铂,这些药物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并完成了结肠癌的临床试验,其中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被证明应
中华医学会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方数据)达成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据库”独家战略合作已成功运行3年,新一轮的独家合作协议已于2010年6月底续签。中华医学会旗下遍布全国24个省、直辖市的123种医学期刊的数字化信息网络传播权继续独家授予万方数据,双方将继续践行“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的战略目标。
目的 研究Th17细胞在肝细胞癌(HCC)外周血中的表达,探讨Th17与HCC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1例HCC患者和38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水平,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从mRNA水平检测白细胞介素(IL-17)、IL-23p19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c)的表达情况,分析HCC患者外周血Th17水平变化与其各项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 61
目的 探索与卵巢上皮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可能相关的miRNA.方法 采用miRNA芯片,筛选SKOV-3ip和SKOV-3细胞差异表达miRNA.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TargetScan、MicroCosm、PicTar和GO,预测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及其功能.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技术,验证与卵巢癌侵袭转移可能相关的5种miRNA(let-7a、let-7
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在传统的出版物中,书刊、磁带、光盘都有国际标准编号(ISBN、ISSN、ISCN)及其条形码,作为出版物的惟一标识。这些标识使出版物得到有效的管理,便于读者查找和利用。而网上的文档一旦变更了网址便无从追索。数字信息标注DOI如同出版物的条形码,是一个永久和惟一的标识号
为提高血小板减少症治疗水平,促进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在血液病、实体瘤领域的合理用药,2010年4月17日在北京举行了rhIL-11在血液病、实体瘤血小板减少症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研讨会。孙燕院士担任会议主席,马军、石远凯教授联袂担任共同主持人,马军、
目的检测RhoC和Rho激酶1(ROCK-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探讨RhoC和ROCK-1在前列腺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收集73例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RhoC mRNA和ROCK-1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法检测RhoC和ROCK-1蛋白的表达。构建Rho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前列
学为求知之本,学之目的在于发扬所学以取得新知,博学而创新方能推进医学发展。因此,医务工作者在学习专业知识后,必须认真思考,运用超前意识深入探索,不断开辟新思路,还要勇于行动,在困难面前永不退却。只有遵循此途,才有可能推动医学不断加速前进。
期刊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嗅沟脑膜瘤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方法 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嗅沟脑膜瘤67例,其中首次发病57例,复发8例,二次复发2例.术中采用改良Derome入路12例,双侧额底入路28例,改良翼点入路21例,单侧额底入路6例.肿瘤切除包括附着硬膜、肿瘤基底增生破坏的骨质以及受累的副鼻窦黏膜,最后对缺损颅底做修补重建.结果 按照脑膜瘤切除的Simpson分级标准,肿瘤获Simpson Ⅰ类
患者男,50岁。因肝癌切除术后7年,复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无水酒精注射、化疗等治疗后2年,再次发现肝内新发肝癌3d,于2003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1981年患乙型肝炎,间断服药治疗。体格检查:患者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