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手术治疗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血管外科2009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5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肿瘤及受累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双肾静脉及远端下腔静脉血流的术式.结果 本组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66.6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为1 560 mL.术中观察肿瘤均累及下腔静脉以及右肾静脉,瘤体平均大小为12 cm×1O cm ×8 cm,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平滑肌肉瘤.本组术后无下肢肿胀发生,监测肾功能、血尿素氮及血浆肌酐清除率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随访3 ~ 12个月,超声检查人工血管桥通畅,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肿瘤及受累下腔静脉切除、人工血管重建双肾静脉及远端下腔静脉血流的术式治疗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可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组织和保留重要脏器功能,最小程度地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减少肺栓塞的发病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脊柱浆细胞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 teinase-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脊柱浆细胞骨髓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
目的 初步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试验条件下观察和比较激光对静脉壁的生物学效应,进行病理学检验;检测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后患者在1、3、5、7d血凝状态变化.结果 静脉腔内半导体激光治疗后静脉壁全程均可见明显碳化,局部有全层穿孔,内膜剥脱破坏,细胞轮廓丧失,纤维蛋白沉积,许多区域呈现明显的空泡和水肿,胶原纤维水肿和腊样改变,内膜局部可见凝固性坏死;在激光功率小于10 W、作
青少年非意愿怀孕是青少年生殖健康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国内外青少年非意愿怀孕的研究现状、危害、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线索.
由于传统的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系统主观性较强和不利于动物福利,各国相继开展了以小鼠实验、体外细胞和器官培养、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替代方法的研究,并对这些方法的预测能力进
目的 分析左心室室功能不全类冠心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预后.方法 2000年11月- 2010年12月,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12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冠心病患者在非体外循环或体外循
为了保护你和家人、朋友免受食源性疾病的困扰,在户外野餐时应该采用安全的仪器处理方法.
什么是临床统计?临床统计是通过组织临床医师检验其行医中的结果与已建立的标准相比较来改进其工作,以提高病人治疗效果的临床手段(Mann.1996).临床统计模式的6个环节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