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管理文化策略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管理文化是整个企业的核心主导,体现企业员工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企业作风的要素。本文介绍了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主要策略和实现路径,为企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企业管理 文化 策略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049-01
  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运作、发展的核心要素。运用科学的手段,采取先进的理念突出企业文化管理。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的战略资源、人力资源、生成经营模式,让企业员工的个人奋斗目标与整体企业规划步调一致,从而产生最大值的效益。一个企业运作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企业的管理制度,而制度的先进性体现在实施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文化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越来越根植于心。文化的内涵体现在语言、行为、道德标准的层面上。和谐的语言、文明的行为、良好的道德标准是企业员工之间建立彼此信任关系的基础。企业文化的焦点是对个体的研究,个体价值的体现与运用。每个员工的价值与整个企业的命运息息相关,价值观的认同是企业员工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准绳。文明的语言和规范的道德行为是企业整体和员工个体的自律性的体现,为企业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石。
  “文化”的定义目前已经达到200多种,学界一直是众说纷坛,有着人类学之父称号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做出文化定义的第一人。在他的《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这样阐述:“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这个定义概括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物质需求到精神探索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当属精神层面。在企业内反映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企业领导应该发挥主导作用,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为企业员工带来轻松、愉快的工作场所,降低员工的消极情绪,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利润。
  企业的管理制度是用来约束员工行为的准则。一个优秀的企业,其制度的制订并不是建立在“敌化”员工的基础上,而是通过制度要“同化”员工。这样使员工懂得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体现卓越的管理风格,不仅是企业制度的作用,更代表着以员工为构成要素的企业整体形象的树立,使企业在同行业中树立光辉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前进的起搏器,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进步的决定因素。在企业文化中,语言的使用尤为关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思维意识的表征形式。谦虚的语言表达不仅能体现企业领导者的风范,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员工的认可程度和信任度。恰当、礼貌的语言不仅能让员工有尊重感,更能够让员工把自己的得失利益与整个企业的发展壮大联系在一起,使员工有一种使命感和任务感,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
  企业管理文化策略除了语言策略之外,还包括环境策略、奖励策略和科学技术策略。企业应运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环境策略为员工提供健康、温馨的工作场所。员工的工作不仅是经济效益的体现,还应该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心情愉悦的工作场所会降低员工紧张、焦虑、急躁等消极情绪,能够更主动、积极地把精力投入到生产工作中,为企业实现较大利润。
  奖励策略更是激励员工的标志性体现,是所有策略中的重中之重,除了常见的奖金、分红等物质奖励之外,非物质奖励的力度越来越受到员工的重视,也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依据。企业是否给员工创造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平台和交流的机会是企业保持自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渠道和方式。一个优秀的企业绝不会闭关自守、墨守成规,更不会把员工禁锢在自己的模式内只进行简单劳动力的创造。通过学习和交流,员工会更新理念、革新技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使企业在同行内占据绝对优势。
  科学技术的策略使用更是企业立足于瞬息万变、更新换代时代的魔棒。企业运用设备更新、新技术引进带动效率的提升,员工在配合企业运作时不断提升自己,学习使用新技术,符合时代要求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文化策略是企业的软黄金,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占主导优势。在现代的企业生产模式中,管理文化策略是企业的生命力和整体素质的体现,把企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中,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董惠囡.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J].经济师,2014
  (09).
  [2]丁守和.中华文化词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
  [2]唐书麟.以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企业经济,2003(09).
  责任编辑:彭海多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当下,教师想要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水平,就必须要加强对数学课堂提问的重视。教师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全面提升数学课堂的提问,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使学生数学成绩的稳步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学课堂的提问教学,希望能对数学课堂的高效提问策略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数学课堂;高效提问;策略  所有的学习都是从提出问
传统的美学与文艺理论一直把创意或独创性视为艺术家或者艺术创作的独特品质。今天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一些文化产业理论家乃至经济学家接过了这个观念,将创意或独创性、创
班集体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园地,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育基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那么如何作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呢?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学生好像地里的庄稼,人人不同,人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只有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对症下药”,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让每人学生都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做到人人管好自己,那么班级也就能
摘 要:古人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说明结尾的讲究。课堂导入做到引人入胜,课堂结尾做到创意十足,就能够使整个课堂效果回味无穷。为此,在教学时要巧设课的结尾,一定能引起师生的共鸣,形成教学的高潮。从具体教学案例出发,分析数学课结尾的一些有效方法,与同行交流经验。  关键词:数学;课堂  一、 对话型的结尾,使课堂效果画龙点睛  教师普遍是通过谈话方式来完成课堂总结,以结束新课内容的学习
期刊
[摘要]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它的存在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探索经营风险的成因,探寻控制经营风险的措施,对于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营风险 表现形式 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047-01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盈利
中外关于软法内含和概念的发展伴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软商和硬法功能上良性互补,促进商事结构的完善和谐,保障商事主体的自由和权利.对于软商法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私募股权基金作为基金中的重要类别丰富了人们的投资渠道,对于经济的具体发展也有显著的促进。分析我国目前的私募股权基金发展,其具有股权投资的一般特点,而且存在着高风险
车辆底盘通常由动力传动和行走系统构成,如果将动力传动装置比喻成人的心脏,则行走装置可以看作是人的两条腿,如果腿脚不灵活,即使有再强大的心脏也无法实现快速行走甚至奔跑。悬
期刊
在证券市场中最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就是内幕交易,其对于国家金融风险的预防和稳定,以及对实体的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将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认定作为研究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