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为了提高德育在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渗透,应该将德育因素挖掘与学科融合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与数学思想方法、德育情境创设与数学思维发展、思想道德说教与数学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 德育 中职数学 情感熏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Mathematics Teaching
  GAO Xiaobing[1], HUANG Yongqiu[2]
  ([1]Beibu Gulf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Qinzhou, Guangxi 535000;
  [2]Yuemin Middle School, Qinzhou, Guangxi 535313)
  AbstractMoral education is the priority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also one of the basic tasks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 permeability of moral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a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e should integrate methods and situa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with ideology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nurture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mathematics; emotional influence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普高热”的主流形势下,不少中职学校不得不在生源遭遇重点高中、普通中学等筛选后再次降低入学门槛,生源质量和学生素质很难得到保证,不少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太高的自我要求,没有很强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没有很好的文化基础,没有很高的思想道德素质。要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應该先设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而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而应该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当然数学教师也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1 德育因素挖掘与学科融合渗透并重
  教师应该在细研教材后深入挖掘德育因素,毕竟中职数学教材中德育素材并不明显。比如,巧妙运用数学史、数学家淡名泊利品质和艰难成长历程等,教育学生要有低调务实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如讲偶数和素数时可介绍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巧借我国数学的光辉成就和我国数学家的伟大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讲二项式定理时可介绍“杨辉三角”;利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等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如讲函数时进行手机话费计算;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习惯,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如我国造原子弹时专家们为了一个小小的数据进行了好几个月、重复好几次的计算;利用数学内容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教育学生要用辩证的和普遍联系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如数的概念产生到函数概念的提出;让学生切实感受数学之美,渗透美学意识,如二项式定理时杨辉三角有匀称、和谐的美,奇偶函数的图象具有和谐、对称的美。
  当然教师在挖掘德育材料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科德育的渗透,毕竟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思维高度抽象的学科。教师要充分备课、认真讲课、仔细改作业、耐心讲评,始终以认真负责、自信严谨的态度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实事求是、不畏困难、坚忍执著的精神;教师要及时制止学生捏造数据或抄袭等不良学习习惯,让学生养成不畏困难、严肃认真的精神,养成求真务实的品质。
  2 思想品德教育与数学思想方法并重
  中职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形成时期且具很强的可塑性,不少学生缺少社会经验、不辩是非,染有不少不良习惯,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所以必须重视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增强免疫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教师要充分理解尊重学生,努力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明白学习事关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只要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但也只有坚持努力付出才能有收获,只要低调务实就一定会进步但也只有低调务实行动才能有成就;让学生正确看待失败和挫折,勇于承担责任,努力改进错误。
  当然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是新课改对每一位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透教材,并细心领悟隐含于教材字里行间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明确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性,并树立强烈的渗透意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内容、思想和数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知识的同时体验和领会事物的绝对与相对、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特殊与一般、量变与质变、实践与认识、对立与统一间的辩证关系,实现德育的有机渗透。
  3 德育情境创设与数学思维发展并重
  创设良好的德育情境有利于提高德育渗透效果,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兴趣,有利于激发学生 (下转第103页)(上接第80页)的积极性和求知欲,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求。当然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来创设德育情境,例如生活实际背景、带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实践活动、游戏、欣赏、审美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创设不同的情境,比如从诱发道德认知冲突、道德情感冲突、道德意志冲突和道德知行冲突等方面巧设德育冲突情境,教师有意设疑,制造道德教育中的“断裂”和矛盾,让学生在质疑、想问、欲争、求解中进行道德思考,在解决矛盾过程中深化认识和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借感知性强的突出主题、丰富现实的对比材料、适宜的参照体、启发指导性强的帮助来妙设对比的德育情境,让学生明辨是非,丰富道德感悟,形成正确道德评价能力,强化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行为;巧设留白德育情境,让学生运用自己的前知和独特的体验去阐述、演绎猜想,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使体验鲜明、丰富、深刻、持久。
  情境创设要为德育服务,更要围绕着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当然它应以问题为核心,以数学知识为内容,以学生认知为参考,以数学活动为载体,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假如”式发问,激发学生分析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对问题的情境进行假设;“比较”式发问,对容易混淆的概念和原理等进行比较,分别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可以帮助学生清晰掌握各自的特征和本质;“质疑”式发问,给学生介绍那些似乎无法理解却是科学史上曾导致提出科学性问题的事实,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矛盾”式发问,利用日常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矛盾的观点、结论、方法等进行提问,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等等。
  4 思想道德说教与数学情感熏陶并重
  教师可以充分借助数学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说教,毕竟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透析着数学家淡泊名利情操和强烈社会责任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格塑造的绝好素材。然而,只靠说教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还应当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正如我国教育学家夏丐尊先生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然而在中职学校有很多问题学生,这些学生意志品格相对较弱,对学习缺乏耐心和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不思进取,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而情感熏陶育是转化问题学生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当热爱数学,将数学教学当成一种享受,感染学生喜欢数学,爱听数学课;对学生应多关心鼓励、交流沟通,少批评指责甚至忽视,努力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多开展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科学理性的良好品德。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中职数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及时适度、科学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当然教师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数学文化素养,以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参考文献
  [1]李洪青.谈数学课堂教学德育渗透的四种不良倾向[J].新课程研究,2010(4):101-102.
  [2]郑毓信.数学教育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本文以宿迁学院为例,从合理设置专业结构、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提升专业竞争力等方面探索提高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建设水
<正>3月20日上午十点,上海市茶叶学会少儿茶艺专业委员会在帝芙特茶城一润会所内召开新一届少儿茶艺专业委员会会议,会议由专委会主任方茵主持,学会秘书长周星娣、办公室主任
会议
简述了当前有机硅、有机氟、聚氨酯、环氧树脂、有机氟硅、纳米材料等对丙烯酸树脂的改性研究,指出了改性丙烯酸树脂的研究前景。
工业园区配置分布式风机是优化园区电源结构、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并网点电压暂降期间,工业园区的风机响应特性对园区电能质量呈负面影响。为提高风机低电压穿越能力,首先需
中国武术是华夏民族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武术的拳种流派众多,各个流派都有各自的文化底蕴和拳种特点,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与中国古典哲学相融合的代表。本文针对太极拳的起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现代教育的模式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在旧模式在向新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正如现代进化论所言: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优胜劣汰趋势。通过对网络
语篇连贯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则以语段为单位,主要对英汉语段连接句子常采用的语法功能手段——过渡性词语、重复关键词或引用过渡句、语序排列进行了对比,
摘 要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本文试图从教育资源配置、教师待遇、学生受教育权利不公平等方面展开,对教育不公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学生权利 教师待遇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s on Educational Inequities  HANG Yuan  (Instit
思想道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教育内容的关键所在,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急剧变化,农村中学由于所处教育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