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提高认识情感水平的一种教学形式。所谓生活作文,就是让学生走进现实生活,主动选择与运用信息,写生活中所需要的文章或依据自身的生活积累,把周围世界中有印象的人与事物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加工整理而成以随意、随情、随感为主的作文。生活作文教学空间的拓展性、手段的灵活性,都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心理,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久地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拓展教学空间,放飞学生心灵
针对儿童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渴望,我经常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素材。春天到了,我就带他们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让学生闻闻花香,跟小鱼儿嬉戏,与小鸟儿共同歌唱……让孩子们感受春的气息,闻到春的芳香,看到春的色彩。
除了认识自然世界,我还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提倡学生写日记,教给学生写日记的方法,重点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我指导学生不但用眼观察生活,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的特征,而且要让他们用身心体验生活,善于发现平常小事所隐含的意义,更进一步用头脑思考生活,采用联想和想象,从而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趣来。
视野拓宽了,写人、记事、抒情、状物才不会只在课堂小天地里打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在广泛地接触社会、自然、陶冶了情操后,就能得心应手地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写出来。这样,学生既练了思想,又练了笔,使表达技能与思想认识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二、活用教学手段,放松写作心情
传统的写作课教学基本表现为“讲—练—评”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作业”,简单应付了事。这种传统而陈旧的训练方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越来越丧失了对文章写作的兴趣,写作文和上写作课成为他们越来越沉重的负担,他们越来越畏惧写作,写作活动不再是一种快乐的活动,不再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不再是一种启迪心智的重要方式。
我曾经参考过一位教师的做法,觉得行之有效。他曾在班内从周一到周五分类推行以下作文专题训练:
1.“眼睛作文”:将眼睛看到的色彩及事物描绘出来,将你在校园或是路途中看到的有意思的一连串的动作重点记下,或是将自己一天里最惊奇的发现表述出来。
2.“耳朵作文”:将耳朵听到的有趣对话或新鲜消息,哪怕是道听途说的一句可笑的话语,或是从广播等媒体上听来的一句锦言妙语,只要你觉得有趣或有意义,请记下来。
3.“味觉作文”:将你一天内舌头品尝到的印象最深的酸、甜、苦、辣、咸、麻、涩等感觉,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4.“触觉作文”:将你手或是身体任何一部分,一天内感受到最深的触觉记下来。
5.“心理作文”:将你一天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故事真实地记录下来。
……
以上训练,不作字数要求,少则一句话,多则几百字,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将上述诸项结合起来写。每周抽出一些时间,师生在一起共同分享着自己积累的片段,常常令学生受益匪浅。“哦,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精彩!”往往不知不觉,那些素材便在争论与补充之中,很快地激发出孩子们的灵感,洋洋洒洒地补充成了一篇篇精彩作文。
这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完全打破了常规,让学生在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自发行为当中,完全处于一种兴致勃勃的状态之中。
三、多元教学评价,张扬学生个性
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传统的评价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评价就像是金玉良言,学生都趋之若鹜,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显然是很不利的,从而导致学生向同一化发展。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因此,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张扬个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评价的手段必须多样性,评价结果要有激励性。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张扬。
每次生活作文后,我总是运用以下三种方式来评价:
1.侧评。孩子的作文肯定是不成熟的,甚至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可能是一无是处。可从孩子自己的角度来看,也许他会认为自己的文章中有很多精彩之处。于是,我要求孩子每次作文后,就用红笔画出他认为精彩的词句,哪怕只有一句都行,并在旁边评价栏里说说此词句好在哪里。而对于学生找出的词句我多半给予肯定,并对他们做出的评价给予指导和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
2.总评。每次作文后,引导学生自查自读两遍以上,经过思考做出总结性的评价,在评价中肯定自己文章的优点,并且找出不足,同时给自己今后的写作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
3.互评。学生互改作文的好处在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批改中明确写作的要求,学习别人创作的长处,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评有多得,教师应加强指导,教会学生互评时应注意:作文的格式是否正确(特别是书信和日记要注意格式);卷面是否整洁;改错别字,要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用横线勾出病句,并在旁边写出病因;文章是否有中心主题,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典型。平日在阅读教学时就教学生体会文章中心,批改指导时再结合几篇具体例文加以指导,学生就能评得符合实际。通过学生互改作文、老师指导的方式,学生不仅记住了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自然也就提高了自己的作文能力,作文兴趣也跟着提高了。
生活作文教学让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次聊天,一次愉快的、放松的、充满乐趣的交流。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的挚友,有了苦闷,向它倾诉,有了烦恼,向它表达,有了高兴或痛快的事,它也高兴、痛快,当把要说的都说出来,都写在纸上,就会觉得心情无比舒畅,得到一种超脱。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即是一种生活。
生活作文教学以它特有的魅力让学生的心理得到了释放,他们不再单纯为写作而写作,他们已将写作与生活融为一体。■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一、拓展教学空间,放飞学生心灵
针对儿童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渴望,我经常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寻找素材。春天到了,我就带他们去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让学生闻闻花香,跟小鱼儿嬉戏,与小鸟儿共同歌唱……让孩子们感受春的气息,闻到春的芳香,看到春的色彩。
除了认识自然世界,我还不断拓宽学生生活的领域,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提倡学生写日记,教给学生写日记的方法,重点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我指导学生不但用眼观察生活,抓住人物的特点或事的特征,而且要让他们用身心体验生活,善于发现平常小事所隐含的意义,更进一步用头脑思考生活,采用联想和想象,从而想出点意思来,悟出点道理来,品出点情趣来。
视野拓宽了,写人、记事、抒情、状物才不会只在课堂小天地里打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学生在广泛地接触社会、自然、陶冶了情操后,就能得心应手地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写出来。这样,学生既练了思想,又练了笔,使表达技能与思想认识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二、活用教学手段,放松写作心情
传统的写作课教学基本表现为“讲—练—评”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完成“作业”,简单应付了事。这种传统而陈旧的训练方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越来越丧失了对文章写作的兴趣,写作文和上写作课成为他们越来越沉重的负担,他们越来越畏惧写作,写作活动不再是一种快乐的活动,不再是一种自我表达的需要,不再是一种启迪心智的重要方式。
我曾经参考过一位教师的做法,觉得行之有效。他曾在班内从周一到周五分类推行以下作文专题训练:
1.“眼睛作文”:将眼睛看到的色彩及事物描绘出来,将你在校园或是路途中看到的有意思的一连串的动作重点记下,或是将自己一天里最惊奇的发现表述出来。
2.“耳朵作文”:将耳朵听到的有趣对话或新鲜消息,哪怕是道听途说的一句可笑的话语,或是从广播等媒体上听来的一句锦言妙语,只要你觉得有趣或有意义,请记下来。
3.“味觉作文”:将你一天内舌头品尝到的印象最深的酸、甜、苦、辣、咸、麻、涩等感觉,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4.“触觉作文”:将你手或是身体任何一部分,一天内感受到最深的触觉记下来。
5.“心理作文”:将你一天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故事真实地记录下来。
……
以上训练,不作字数要求,少则一句话,多则几百字,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将上述诸项结合起来写。每周抽出一些时间,师生在一起共同分享着自己积累的片段,常常令学生受益匪浅。“哦,原来生活中处处有精彩!”往往不知不觉,那些素材便在争论与补充之中,很快地激发出孩子们的灵感,洋洋洒洒地补充成了一篇篇精彩作文。
这种灵活的教学手段完全打破了常规,让学生在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自发行为当中,完全处于一种兴致勃勃的状态之中。
三、多元教学评价,张扬学生个性
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传统的评价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评价就像是金玉良言,学生都趋之若鹜,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显然是很不利的,从而导致学生向同一化发展。
学生是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因此,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张扬个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评价的手段必须多样性,评价结果要有激励性。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差异,重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张扬。
每次生活作文后,我总是运用以下三种方式来评价:
1.侧评。孩子的作文肯定是不成熟的,甚至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可能是一无是处。可从孩子自己的角度来看,也许他会认为自己的文章中有很多精彩之处。于是,我要求孩子每次作文后,就用红笔画出他认为精彩的词句,哪怕只有一句都行,并在旁边评价栏里说说此词句好在哪里。而对于学生找出的词句我多半给予肯定,并对他们做出的评价给予指导和纠正。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
2.总评。每次作文后,引导学生自查自读两遍以上,经过思考做出总结性的评价,在评价中肯定自己文章的优点,并且找出不足,同时给自己今后的写作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
3.互评。学生互改作文的好处在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批改中明确写作的要求,学习别人创作的长处,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评有多得,教师应加强指导,教会学生互评时应注意:作文的格式是否正确(特别是书信和日记要注意格式);卷面是否整洁;改错别字,要在后面写上正确的字;用横线勾出病句,并在旁边写出病因;文章是否有中心主题,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典型。平日在阅读教学时就教学生体会文章中心,批改指导时再结合几篇具体例文加以指导,学生就能评得符合实际。通过学生互改作文、老师指导的方式,学生不仅记住了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也越来越深刻,自然也就提高了自己的作文能力,作文兴趣也跟着提高了。
生活作文教学让学生把作文看作是一次聊天,一次愉快的、放松的、充满乐趣的交流。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的挚友,有了苦闷,向它倾诉,有了烦恼,向它表达,有了高兴或痛快的事,它也高兴、痛快,当把要说的都说出来,都写在纸上,就会觉得心情无比舒畅,得到一种超脱。让学生体会到作文即是一种生活。
生活作文教学以它特有的魅力让学生的心理得到了释放,他们不再单纯为写作而写作,他们已将写作与生活融为一体。■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