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神之泉浇灌文明之花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404070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追求。海陵区作为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战场,多年来始终把创建工作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大力实施“文明城市长效管理365行动计划”,不断丰富着文明城市的色彩与内涵,让文明之花在海陵大地绚烂绽放。
  一、立足区情,顺应民意,凝炼为民务实的民本精神
  坚持着眼基层、下移重心,实施基层创建项目,推进便民设施建设,激活创建“细胞”,夯实工作“根基”,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问需于民,广泛征集惠民实事项目。海陵从创建之初就将项目的遴选权交给社区、交给群众,印发数百份《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议表》,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全面梳理和反复论证,去年最终形成并实施完成了老小区楼道灯综合改造、社区绿化补植、内外墙出新、后街背巷整治提升等百姓特别关注和急需解决的12项715个区重点创建惠民实事项目。今年又排出8大类222个为民办实事项目。
  落实资金保障,全力推进惠民实事项目。区委、区政府认真听取、审议、协调项目安排,追加区级配套资金和专项资金8000多万元,全力保障项目实施。各镇街财政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各自创建惠民项目的实施。各相关责任部门围绕创建时点,倒排工期,提交项目实施时间表和任务图,确保了所有惠民实事项目按序时全面完成。同时,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并根据审计结果结算项目资金,确保专款专用。
  突出关注民生,让实事工程赢得百姓口碑。仅去年创建期间,全区实现老旧小区公用楼道灯全覆盖;实施城区“空转绿”工程,70个村(涉农社区)实现环境长效管理,生态区建设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建成覆盖全区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为2.03万名困难老人免费安装电子保姆;成立18家社区美德善行促进会,新建10个百姓大舞台、50个全民健身点、5家社区残疾人“幸福家园”;新增社区用房1.27万平方米,社会治理“三级平台”联网运行;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一串串涉及民生的数据、一件件实事工程,真正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变化。
  二、不畏劳苦,不计得失,凝炼善谋苦干的奉献精神
  以测评迎检为抓手,全面检验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全面考验领导干部精神状态、领导能力、工作作风。
  强化领导,以科学的体制机制组织创建工作。按照“党委主导、政府主体、分线创建、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采取“条包块管、以块为主、以条促块”的工作模式,强化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实施,形成了区、镇街、社区配套联动,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创建组织体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效能考核范畴,将创建任务逐条逐项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形成了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
  落实责任,以严格的责任制保证任务落到实处。将《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考核任务落实到镇街、部门、单位,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失分、谁负责”的保分责任制。区领导带头参与创建,督查指导分工口上相关职能部门的创建工作,牵头抓好相关专项组的协调运作,督促协调挂钩联系镇街、道路的创建工作。区创建办积极指导协调面上创建工作,8个创建专项工作组牵头负责“各大环境”创建工作,确保创建指标落实。各镇街全面落实“定责任单位、定具体人员、定工作目标、定完成时限”和“包时间、包质量、包达标”的“四定三包”责任制,区级机关部门作为社区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主动与71个社区开展联创共建。
  顽强拼搏,以甘于奉献的工作热情持续投入创建。始终发扬夜以继日、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坚持“白加黑”、“五加二”,扎实苦干,顽强拼搏,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精神风貌,体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三、全民发动,全民参与,凝炼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文明城市创建磨练了海陵干部群众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精神意志,展示了海陵团结奋进、和衷共济的社会风尚。
  党员干部作表率,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创建作为检验水平的“试金石”、考验能力的“磨刀石”。区四套班子领导身先士卒,驻扎一线、坐镇指挥;各镇街、部门坚持“一把手”挂帅,全力完成各项创建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将创建工作与践行群众路线相结合,仅去年就有1300多名机关党员主动进社区、进家庭,收集关于创建的建议意见3000多条,并在公共场所带头树立文明形象。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支持创建、参与创建在海陵蔚然成风。
  志愿者讲奉献,传播弘扬美德善行。以志愿服务“十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动员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200多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100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3万多名志愿者积极投身创建,涌现出“爱心奶奶”、“教师妈妈”、“道德储蓄所”等一批先进典型,打造出“乐助海陵”志愿服务工作品牌。把创建工作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全区设置168个美德善行榜,建立20个美德善行主题广场(街巷)。
  市民齐上阵,创建工作人人参与。组织开展十大创建主题宣传活动,开设了“文明拍客在海陵”网上专栏,拍摄了创建宣传微电影,印制了8万多份购物袋、纳凉扇、小手册等创建宣传品,设置了6万平方米的公益宣传广告,加强对市民文明公约、行为准则和创建应知应会内容的宣传普及。市民积极认领绿地,解决小区绿化扒翻种植整治难题;自觉清理楼道杂物,打扫环境卫生,美化人居环境;主动成立文明纠察队,纠察不文明行为,宣传创建知识,人人争当创建的主角。
  四、迎难而上,愈战愈勇,凝炼拼搏赶超的奋进精神
  发扬迎难而上、愈战愈勇、拼搏赶超的奋进精神,鼓士气、破难题、争进位,有力推进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激扬斗志、坚定信念,鼓足目标必成的士气。为进一步提振精神士气,点燃党员干部的激情和干劲,对创建工作实行“一把手问责制”,以群策群力、同心同德的昂扬斗志投入创建工作,不达要求决不收兵。同时通过报纸、网站等各类媒体开辟文明城市创建专栏,定期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的各项举措和成效,坚定“不创则已,创则必成”的必胜信念,保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深化创建工作热情。
  正视差距、克难奋进,激发动真碰硬的锐气。为提高创建工作针对性,实施以建立组织领导、投入保障、考核激励3项机制,推进市民素质提升、文明城市惠民、基础创建强基、阵地建设乐民、未成年人成长、文明创建示范6项工程,解决生活环境、市容市貌、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社会文化环境5个方面突出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城市长效管理365行动计划”,形成浓厚的工作氛围。组织开展“9315”集中整治、文明城市创建“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对无物管小区、校园周边环境及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等老大难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主动对标找差、见硬不回,征集创建过程亟待解决的各类问题3000多件。
  有标必夺、有旗必争,提振奋勇争先的志气。海陵区作为泰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主战场,在中央及省级测评中,承担了80%以上的迎检任务。为达到细致入微的工作状态,抓住每一次市级长效测评的契机,全面排查创建缺项、弱项,集中力量抓整改,区、镇街排名多次赶超。在市级测评的基础上,实行区级长效测评,定期公布排名,通报创建存在问题,鼓励大家争先创优。创建工作人人头上有“紧箍咒”、件件工作有时间表、个个心中有紧迫感,在这种争当创建工作排头兵的良好氛围中,海陵区城中街道、城南街道莲花社区分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作者系中共泰州市海陵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陈伟龄
其他文献
传统评估房地产项目的方法忽视了管理者的灵活应变能力和项目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本文在房地产项目的评估中引入实物期权,并通过实证分析了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先前项目对后继项目
最近听一位在工厂工作的同学说了这么一件事,他所在的单位支部书记对工人言必称“下面的人”,大伙对此很有意见。  既然有“下面的人”,那肯定就有“上面的人”,这“上面的人”是又是谁呢,毋庸置疑,这位书记肯定是其中之一。称部属或群众为“下面的人”,这种带有等级制的、歧视性的称谓确实让人听了不顺耳。  当前,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在上级面前毕恭毕敬,唯唯诺诺,在群众面前自恃学历高、职务高,看不起学历低、工作在
本文对引进酸奶发酵剂进行菌种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从发酵剂中分离到三株菌.其中一株鉴定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两株为嗜热链球菌.其在牛乳中发酵产酸产粘能力均较强.用
“市人大和政协会议刚刚闭幕,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政府部门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吃拿卡要的腐败少了,但变相的刁难多了;办事靠关系人情的干扰少了,但不作为现象突出了。政府部门要虚心听取这些刺耳难听的批评建议,以‘马上就办’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前不久,某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市长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抓工作落实,根本在人,关键在作风,核心在于提高效率。”一如这位市长所言,“‘马上就办’反映了时不我待
目前,江苏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深化改革的攻坚期,这一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公共安全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各种自然和社会的风险交织并存、相互叠加,突发事件易发多发,亟待动员和整合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构建更为规范、更为高效的现代化应急治理体系,尤其要重视各类社会风险如公共卫生、事故灾难、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  一、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风险和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