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县城关镇八一希望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军民共建学校,既有城市学生,也有外来务工子女,还有大量留守儿童。为了使全校学生能够消除隔阂、融为一体、健康成长,学校转变育人观念,坚持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走阳光教育之路,校园呈现出民主、和谐的氛围。
学生阳光,校园洋溢着希望
早上8点20分,朝阳洒满校园。全校700余名学生在操场上整齐地排好队,12个班的体育委员齐刷刷地站在全班同学的最前面,随着音乐声响起,全体学生面带微笑、动作整齐划一地开始做广播体操。这是该校每天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也是学生每天最高兴的时候。此外,学校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武术、篮球、乒乓球、舞蹈、书法、琴棋等兴趣小组。“好的教育不仅关心学生的文化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副校长郭万聪说,“我们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懂得感恩。”
下午4点10分,是全校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一时间,钻山洞、跳皮筋、丢手绢、三人五足等传统健康游戏一下子都回来了;在活泼轻快的音乐旋律中,竞技游戏、民间传统游戏、趣味游戏纷纷活跃在校园里的每个游戏区域中;老师和学生们还玩起了“老鹰捉小鸡”游戏,师生间亲密了许多,学生们迎着阳光高兴地玩耍,笑着跳着,校园里热闹非凡;学生们还可以打球、跳舞、唱歌、练习书法,怡然自乐。学校想方设法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校。“校园就像乐园一样,我们在这里学得可愉快啦”,该校五年级学生顾晨曦高兴地说。
“学生宿舍管理得像军营一样,被子、毛巾、牙膏牙刷、鞋子、热水瓶、盆子,分别被摆成一条线。”房县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刘国永对学校宿舍管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该校是房县城关镇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教育风格。近年来,学校坚持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学楼的楼梯、走道、食堂、宿舍等地方,都有温馨提示语,建设文化长廊、教室、寝室等文化景点,同时,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等校园宣传阵地开展“每天必学”“今日之星”等活动,在学生中进行榜样宣传,把一些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仪、讲卫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引导学生“饮水当思源、吃饭当节俭”,开展孝亲敬长活动,举办感恩演讲大赛,做感恩操,把小事当大事来做,把细节做实,育人潜移默化,立德润物无声。
教师阳光,课堂充满活力
“我终于学会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后上公开课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该校52岁的教师汪兴国兴奋地说。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备课、讲课、改作业、多媒体使用等,都一视同仁。该校根据各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把全体教师分为老年、中年和骨干组,分层培训;一人一个机位对号入座,固定培训,并合理分配每位教师不同的培训时间;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专心听讲,不懂就问,并及时完成练习作业,确保培训效果,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
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师资是关键。学校大力开展“新进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帮扶课、每位教师公开课”等岗位“练兵”活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优势。学校的杜建梅老师,两年前从乡下调来的时候,对学校的“展示课”“汇报课”“影子课”以及学校实行的集体备课、说课模式很不适应;但是通过半年的“师徒结对”,从怕讲公开课到主动请缨,现在成为全县的教学能手。“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杜老师兴奋地说。
学校教导主任郭红艳介绍,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其他教师则以学生的身份来展开讨论;课后,教师又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层面进行教学反思,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彼此学习,促进了教师成长。”
聚焦教学,推进课堂改革。为增强教师忧患意识,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优质高效课堂展示为导向,积极外派教师学习,开展校级互动交流活动,参加教师专业培训,深挖内部教师资源。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创新的课改理念,落实常规教学,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成果展示,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行小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校加大奖惩力度,对优秀教师给予重奖,充分调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管理阳光,演绎精彩教育
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风格。学校大力开展以“正能量”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消除城乡差异,奏响和谐之曲!
营造书香文化,让校园更有文化味。“把爱心留给孩子”“把放心留给家长”“让学生在阳光下成长”“约定与承诺”,这样温馨的话语在校园内俯拾皆是。
“六一”儿童节,校园成了欢乐笑声的海洋,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文艺演出。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消除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无形中增进了子女与父母的感情。”学校还举办“读书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让校园充满文化韵味。
管理精益求精,办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教学开放周、家长开放日,宣讲“阳光教育”的理念,还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的一切管理都在“阳光”下进行,学生的心态变得更加阳光!
四年级的况博文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虽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很自卑,总认为自己比不上城里的同学。班主任万丽发现她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便推荐她担任寝室长,鼓励她大胆管理。一学期下来,况博文不但找回了自信,还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
学校结合实际,实行值周领导、值日老师、门卫管理“三结合”、学生非正常离校“三批准”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开展后勤服务“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提升服务质量,获得了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军民共建,改善教师办公条件,遵循师生为本、文化为先的理念,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市县教育局“放心食堂”“文明宿舍”“养成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长徐丹说:“成绩是学校的光荣,发展是学校的追求”。
阳光教育,给了孩子一份自然的美,一份真挚的爱,使每个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学有所长的阳光灿烂少年,教师充满爱心,学校充满成功与快乐。该校在探寻学生教育的园地里耕耘不辍,奏响更加动人的阳光乐章!
(作者单位:房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王甜甜)
学生阳光,校园洋溢着希望
早上8点20分,朝阳洒满校园。全校700余名学生在操场上整齐地排好队,12个班的体育委员齐刷刷地站在全班同学的最前面,随着音乐声响起,全体学生面带微笑、动作整齐划一地开始做广播体操。这是该校每天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也是学生每天最高兴的时候。此外,学校因地制宜,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了武术、篮球、乒乓球、舞蹈、书法、琴棋等兴趣小组。“好的教育不仅关心学生的文化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副校长郭万聪说,“我们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懂得感恩。”
下午4点10分,是全校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纷纷走出教室。一时间,钻山洞、跳皮筋、丢手绢、三人五足等传统健康游戏一下子都回来了;在活泼轻快的音乐旋律中,竞技游戏、民间传统游戏、趣味游戏纷纷活跃在校园里的每个游戏区域中;老师和学生们还玩起了“老鹰捉小鸡”游戏,师生间亲密了许多,学生们迎着阳光高兴地玩耍,笑着跳着,校园里热闹非凡;学生们还可以打球、跳舞、唱歌、练习书法,怡然自乐。学校想方设法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校。“校园就像乐园一样,我们在这里学得可愉快啦”,该校五年级学生顾晨曦高兴地说。
“学生宿舍管理得像军营一样,被子、毛巾、牙膏牙刷、鞋子、热水瓶、盆子,分别被摆成一条线。”房县教育督导室副主任刘国永对学校宿舍管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该校是房县城关镇义务教育阶段唯一一所寄宿制学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教育风格。近年来,学校坚持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教学楼的楼梯、走道、食堂、宿舍等地方,都有温馨提示语,建设文化长廊、教室、寝室等文化景点,同时,充分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等校园宣传阵地开展“每天必学”“今日之星”等活动,在学生中进行榜样宣传,把一些抽象的道德规范具体化、人格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仪、讲卫生的好习惯,教育学生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引导学生“饮水当思源、吃饭当节俭”,开展孝亲敬长活动,举办感恩演讲大赛,做感恩操,把小事当大事来做,把细节做实,育人潜移默化,立德润物无声。
教师阳光,课堂充满活力
“我终于学会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后上公开课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该校52岁的教师汪兴国兴奋地说。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备课、讲课、改作业、多媒体使用等,都一视同仁。该校根据各位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把全体教师分为老年、中年和骨干组,分层培训;一人一个机位对号入座,固定培训,并合理分配每位教师不同的培训时间;全校教师积极参加培训,专心听讲,不懂就问,并及时完成练习作业,确保培训效果,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断
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师资是关键。学校大力开展“新进教师展示课、骨干教师帮扶课、每位教师公开课”等岗位“练兵”活动,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的优势。学校的杜建梅老师,两年前从乡下调来的时候,对学校的“展示课”“汇报课”“影子课”以及学校实行的集体备课、说课模式很不适应;但是通过半年的“师徒结对”,从怕讲公开课到主动请缨,现在成为全县的教学能手。“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杜老师兴奋地说。
学校教导主任郭红艳介绍,教学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每次集体备课时,首先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进行说课,其他教师则以学生的身份来展开讨论;课后,教师又从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层面进行教学反思,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彼此学习,促进了教师成长。”
聚焦教学,推进课堂改革。为增强教师忧患意识,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优质高效课堂展示为导向,积极外派教师学习,开展校级互动交流活动,参加教师专业培训,深挖内部教师资源。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创新的课改理念,落实常规教学,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成果展示,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行小组自主探究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校加大奖惩力度,对优秀教师给予重奖,充分调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管理阳光,演绎精彩教育
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因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风格。学校大力开展以“正能量”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消除城乡差异,奏响和谐之曲!
营造书香文化,让校园更有文化味。“把爱心留给孩子”“把放心留给家长”“让学生在阳光下成长”“约定与承诺”,这样温馨的话语在校园内俯拾皆是。
“六一”儿童节,校园成了欢乐笑声的海洋,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文艺演出。一位学生家长高兴地说:“参加这样的活动消除了父母和孩子的隔阂,无形中增进了子女与父母的感情。”学校还举办“读书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让校园充满文化韵味。
管理精益求精,办让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教学开放周、家长开放日,宣讲“阳光教育”的理念,还让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的一切管理都在“阳光”下进行,学生的心态变得更加阳光!
四年级的况博文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虽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很自卑,总认为自己比不上城里的同学。班主任万丽发现她生活自理能力很强,便推荐她担任寝室长,鼓励她大胆管理。一学期下来,况博文不但找回了自信,还代表学校参加演讲比赛。
学校结合实际,实行值周领导、值日老师、门卫管理“三结合”、学生非正常离校“三批准”制度,确保学生在校安全;开展后勤服务“四好一满意一放心”活动,提升服务质量,获得了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军民共建,改善教师办公条件,遵循师生为本、文化为先的理念,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市县教育局“放心食堂”“文明宿舍”“养成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长徐丹说:“成绩是学校的光荣,发展是学校的追求”。
阳光教育,给了孩子一份自然的美,一份真挚的爱,使每个学生成长为身心健康、学有所长的阳光灿烂少年,教师充满爱心,学校充满成功与快乐。该校在探寻学生教育的园地里耕耘不辍,奏响更加动人的阳光乐章!
(作者单位:房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王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