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初中体育教学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本文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有关教育思想理论,谈谈其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指导意义,以及本人运用其有关教育理论进行初中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初中体育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为了改革旧教育,创建新教育,曾竭尽心力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在体育思想上另辟蹊径,倡导“坚强之体魄”、“健康之堡垒”的革新精神,并把体育融于“生活教育”思想体系,形成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结合的生活化。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理论和实践,既集古今中外优秀教育遗产之大成,又开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之先河。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德修养,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了一生。
  一、陶行知学校体育思想的特征
  陶行知十分重视体育,他总是把体育视为人的发展,并和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他看来,身体是德育、智育的基础,离开体育一切都无从谈起。在学校期间,陶行知强调学校体育应将体育卫生放到第一位置,并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他曾要求全校师生每天问一问自己的身体有进步没有?陶行知曾说过:“人生第一要事是康健,第二要事是康健,第三要事是康健。”他在《教育的改进》一文中,把强健活泼之体格作为培养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健康在整个人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他主张“体育注重自强”,首先要养成学生“坚强之体魄”,要求学生们建立“健康之堡垒”。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师范时,把体育、卫生教育几乎提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指出,“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他认为,通过体育锻炼“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当有敌人来侵犯时,或拒敌人于国门外,或把敌人就地消灭,或以健康之身体与之拼杀”。所以陶行知要求大家爱护自己的身体,他始终认为,体育关系着国家的兴衰。由此可见,陶行知试图通过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作为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的重要手段。陶行知精辟地论述了体育的目的与作用,更是身体力行。在他创办的育才学校,早锻炼有一条规定,要求学生做到的,教职员必须躬亲共做,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和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技巧,育才学校早锻炼安排有教师指导,陶行知是执行这一规定的模范。可见,陶行知学校体育思想与现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精神相吻合。
  二、关于体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几点感悟
  1.校内体育与社会体育结合要相辅相成
  生活教育理论是以陶行知为代表的教育家建立的一种的实践教育学说。生活体育脱胎于生活教育,同时它又是生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体育教学内容,又是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长期以来,初中体育课间活动仅限于学生做广播操,并且多年广播体操的形式也没有改变。其内容单一、乏味,很多学生只是应付应付,这不仅造成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新时期竞争的核心已转向人才的竞争,体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之一,也不断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体育不应再把增强体质和学习体育技能作为根本目的,而是把学生身心的健康和相关社会意识紧密结合起来。在体育生活化的指导思想下,初中体育应把课内活动向外延伸,做到校内外结合,形成课内加强课外延伸的新格局,逐渐培养初中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重视课外体育活动
  陶行知主张:学生的课外时间应该融入体育、科技、文艺等活动,他特别反对学校为应试挤掉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剥夺学生支配课余活动的时间。他还郑重指出,切莫以孩子的健康为儿戏,他极力提倡各学校应因地制宜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定期组织初中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可以开展的适合初中生的竞赛有:掷手榴弹、攀绳索、爬竹竿、跳绳,踢毽子等,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游泳大赛,这不仅丰富了体育活动的内容,还锻炼了初中生的身心,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品质要求,培养初中生积极向上的品质。
  3.初中体育应以学生健身为中心
  初中体育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理念,接受新教育观念,并从初中体育课的实际出发,打破过去那种以竞技为中心的格局。深刻陶行知在体育方面的博大思想,并进行整理、挖掘、理解,最终在体育课上得以实现。此外,初中体育教师的组织、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选择性学习和创新学习。在项目设置上安排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运动项目,运动项目应体现出健身性、科学性、实效性及趣味性,让初中生通过各阶段的系统学习,掌握体育终身锻炼的手段和方法,确保每一个初中生终身受益。
  4.要重视有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各级初中应建立由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初中生组成的体育俱乐部和社团,社团活动项目可以有跆拳道、篮球、乒乓球、足球、散打、形体,并认真落实阳光体育和各种体育社团的活动。在校领导的重视下每年定期举办大型健身活动和趣味活动。在俱乐部和社团活动中教师负责授课指导,安排初中体育骨干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参与竞赛。这样即培养了初中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在活动中一定要保证学生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这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促进初中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还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最后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结束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对今天的教育改革,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后本人将继续加强学习和实践,力争取得更好更多体育教学改革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蒋华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阐述了“售后租回”的含义,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会计及税务的处理方式及其与传统的销售模式的区别。
所谓“实验导入”指的是运用实验导入新课。它是物理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现举例说明,以便交流学习。   1.配合故事导入法。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传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些故事片断,并做一些模拟演示,就会创设出非常活跃的学习情境。  例1:《大气压强》中模拟马德堡半球的实验导入。  这儿有两个橡皮半球,用力将它们挤压而合在一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下,高中历史教学多是采用“传授式”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其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更不用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自从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构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探究创新的教学模式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一、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探究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探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