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探微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知识传授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或者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学语言还是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主要使用的语言。它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审美体验。这就对教师的语文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与教学信息正确地传达给学生。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阐述了几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捷克教育夸美纽斯也有类似的观点:“一个能动听地、清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由此可见,优秀的课堂语言,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然而目前有些语文教学课堂,只重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进,片面强调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对课堂语言的设计与组织却漠不关心。这就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过于紧密,课堂气氛压抑,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起来。再加上教师苍白无力的语言,甚至离题万里、长篇大论等,学生味同爵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既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还要有优秀的语言艺术,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有哪些呢?
  一、课堂语言要讲究规范性
  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规范性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采用规范化的普通话。既要熟练掌握普通话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普通话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特别是要避免在课堂上使用家乡话、地方话等方言,力求自己的语言标准而流畅,从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其次,教师还要注意遣词造句等的规范性。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还在于用语的规范性与正确性,避免出现用词不准确、语句不通、颠三倒四等情况出现。比如某教师曾经遇到这种情况:一位女学生在课堂上不时地与学生小声谈话。于是教师批评道:妇女们应该注意自己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在课堂上不要随便讲话。没想到引来了女生们的强烈反抗:“我们是初中女学生,不是妇女;这位女生的做法,不代表我们全体女同学的做法,为什么要‘门’?我们没有错,为什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呢?”教师出于好意却因为用语的不规范,引起了矛盾与冲突。因此教师应该格外注重自身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
  二、课堂语言要讲究情感性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语言的情感性。学会用心说话,以发自肺腑之言打动学生,以情动人。比如朱自清晶莹泪光中的背影,无名战士党政上的七根火柴、蔡芸芝先生石板边上的教鞭……教师在讲到这些关键的地方,要注意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与读者的共鸣。以《背影》为例,在上到这一课之前,要用富有情感性的导语,创设情感氛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像一轮太阳,无微不至地温暖着我们;父亲像一棵大树,为我们遮风避雨。他们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皱眉,都能给我们巨大的信心与鼓舞。这种爱深沉而执着……今天我们要学的《背影》,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就凝聚着深沉的父爱。”通过这段话,学生进入到父爱的情境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陶冶学生的性情。
  三、课堂语言要讲究趣味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灌输式”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学生逐渐丧失了语文学习兴趣,也会加剧师生之间的矛盾。为了改善这一教学现状,初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趣味性的课堂语言,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比如采用与教材相关的故事、笑话、游戏、成语、警句、歇后语、顺口溜等,这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知识,让学生乐于听讲,使得课堂好玩、有趣、新奇。总之,教师无论是纠正学生的错误,还是点评学生的回答,语气都不能太过生硬。而应该让学生处于一种愉快的状态,达到“乐学”的学习境界。
  四、课堂语言要讲究激励性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十分渴望外界的鼓励与肯定。教师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频繁的人。言语的激励性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与语文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语文学习的“学困生”,他们学习基础较差,对于课堂回答缺乏勇气。因此,即使他们的回答与教师的期望有一定的出入,也不能批评或者是指责。而应该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你的思考方式与众不同,看来你经过了深思熟虑。但是与答案还有一定的差距,能不能尝试换其他的思维来思考呢?”这样就鼓励了“学困生”的信心与勇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结语
  总之,课堂语言艺术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探索,大胆总结,潜心研究语言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的语言艺术,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琴.妙用“金钥匙”,巧开高效门: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课外语文,2013(11).
  [2]沃恒才.初中语文教学的语言艺术[J].新课程学习,2012.
  [3]何俊辉.师欲善其教必先美其言——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学周刊,2014.04.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是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要义不容辞的把这一门基础课教好,就应不仅仅局限在学生的考试成绩方面。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高素质人才从小夯实语文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素质教育  一、教师要
实践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
针对新疆中职学校学生英语较差的现状,本文认为,教师应在英语课堂中要有效地运用参与式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中职教师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讲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
2004年,广东省高考首次独立命题.本文通过对2004年高考数学基础解答题(第17—20题)的命题特点,以及考生答卷的情况分析,来反思我们的双基教学.一、命题特点1.紧扣考纲,重视双
一、精心设计,让课堂教学成为开放性的研究活动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进而获得终生受用的数学基础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可见美育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课人文性强,是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美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融合的语言教学。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是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从实际的教学经验出发,探索新课改思路的真实感受的表达。并从具体
创新教育,就是指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艺术的形式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