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t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小学语文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了奠基性作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品格、陶冶情操、形成社会责任感,可见道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本文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阐释道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入手,并提出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 道德教育渗透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92-01
  一、小学语文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
  (一)小学语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联系的,语文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又丰富了语文教育
  新课程改革将语文目标分为三维目标,这目标的设置实质上告诉我们语文学习是一个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过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及语文学习就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认知,陶冶其情感,培养其优良品质的过程。从宏观层面来看,国家通过目标的设立以及课程标准的规范,整体上指明了语文教学的大体方向,就是通过语文的学习与渗透,提高其文化知识修养的同时,也培养其道德品质。语文教学在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所承担的任重道远,在语文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语文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也让道德教育内容丰富语文教育内容。
  从语文教材上看,教材是教学的最主要的资源,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道德教育类的作品,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内容大都是涉及爱国主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生命、歌颂人间之爱、自由主义、独立主义、敢于认识自己等,这些都是渗透道德教育的教育素材。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这一教育资源,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趣味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培养其道德行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要求和体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等道德内容。这就说明了语文教育为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可见小学语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联系的,语文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又丰富了语文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区别的,小学语文教育不能与道德教育完全等同
  小学语文教育是在学习语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道德教育进行渗透,它的侧重点仍是语文基本知识的学习,应该具有独特的“语文味道”。而在小学的课程安排中,是有专门开设思想品德课的,专门的思想品德课时对道德知识直接的、理性地传授道德知识和内容。语文教育是以形象生动的文学作品和文字内容来间接性地渗透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育与道德教育是存在一定的差别的,二者不能完全等同。既然有小学有专门承担道德教育的课程,语文教育就不必把教学倾向于道德教育,要在有语文味道的语文教学中潜移默化、间接地渗透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教学实践方法
  (一)识字教学方面
  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识字教学,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低年级阶段是识字教学最为关键和有效的时期。我们常见的识字教学很多都会用到小卡片,通过对小卡片上的字进行拼读、认读,对文字的识别。因为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具有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特点,直观性比较强。因而可以在卡片的设置上渗透道德教育,卡片上除了文字以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与文字有关的道德方面的小插图,这样小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除了认识了字形、字音,还能够加强对文字字义的理解。
  另外,在识字教学上,低年级阶段的老师还会选择儿歌进行教学。而在儿歌的选择上同样可以渗透道德教育的内容。例如可以选用一些简单的儿歌,教会学生读儿歌的过程中,也是教会他们识字的过程。在基本會读会认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讲授儿童的主题内容,启发学生的道德认知,渗透道德教育。老师在语文教学中,除了完成相应的识字写字任务以外,还可以多启发学生的道德认识,树立学生正确的道德观。
  (二)阅读教学方面
  因为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关于道德类的作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精读课文,掌握阅读课文的技能技巧,有针对性地渗透道德教育。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这节课,教师要帮助学生咬文嚼字,仔细体会文章的关键字,例如“大”、“茂盛”,通过理解这两个关键词,了解文章写大榕树的关键特征,让学生理解鸟的天堂中这些大榕树就是鸟栖息的场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小学生以形象逻辑思维占主导的心理发展特点,开展各种能够以学生为主的趣味活动,让学生能够全面清晰理解文章的重点字词,在阅读中体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语文阅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道德思想觉悟。
  (三)写作教学方面
  在写作教学方面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悟“道”,用生活经验来进行写作,有机渗透道德教育。另外,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评语上也能够渗透道德教育,教师的评价不仅仅是关注学生文章的语言、结构、标点符号等语文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对学生在习作中所提及的品德行为进行简单的点评。例如学生作文写到热心帮助别人的时候,老师可写“你是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请继续加油”这类的评语,激励学生继续向善,做一个好孩子。
  (四)口语交际教学方面
  所有学段教师平时在上有关道德类的课文时,可以增设一些课堂讨论环节,鼓励学生对课文中道德问题发表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还可以开展演讲比赛,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例如“我的父母”,通过理解父母的爱,学会孝顺父母。也可以开展道德主题演讲比赛,通过对道德主题的演讲,提高他们对道德问题的认识和感悟。或者是开展一些道德两难问题的辩论赛,在辩论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让他们对道德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参考文献:
  [1]黄建一,余作辉.国民小学道德课程与教学[M].台北:师大书苑,1985.
  [2]王娟.小学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付广娟.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整合[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5]马晓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6]高晓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吉林教育·教研,2014,(19):118.
  [7]江红.关于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5,(12):62.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困境进行分析,明确其存在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家庭环境的影响、教师德育工作实施存在偏差以及德育教育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促进中职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  【关键词】中职教育;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069-02  中职学生普遍出现厌学、早恋、打架
介绍ADμC812内部ADC的应用,给出安全应用A/D转换器的电源条件,并详细介绍ADμC812内部ADC的C51驱动程序及ADC转换模块的电路构成中应注意的事项.
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软件SHA,对长春市区一个场址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分别计算得到周期为0s、1.0s和6s时,长春市区附近存在的各潜在震源区对场址地震危险性的贡献量。计算结果表明
介绍Philips公司新推出的异步收发芯片SCC2691的功能与特点。包括SCC2691的引脚定义、主要功能、常用寄存器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给出一个软、硬件设计的实例
【摘 要】初中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他们是决定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栋梁。所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是保证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总要举措。另外,中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也能有效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保护自己,并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课件,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是符合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从学生初中教育上来看,我们发现在思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所以,本文则对初中视频教学
【摘要】小学阶段处于学生各项行为习惯、情感认知养成的关键阶段,学生可塑性强、学习效率相对较高。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在这一时期做好学生的“数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字敏感度,让他们更好地去感受数字的奥秘,加深他们的学习印象,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 数感 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摘要】课堂效益,主要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提出,就是在小学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内,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低效甚至无效的问题而进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反思。在我市来讲,这对构建有效数学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有效 发展 课堂教学 数学思维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