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韬略·胸怀·担当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30939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永续发展、国家富强复兴、人民幸福安康的高度,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对人类文明何去何从、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进行了系统的回答,形成了科学完整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为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这一思想体系,内涵丰富,境界高远,体现了战略性、创新性和指导性的结合,展现了习近平作为大国领袖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家非凡的勇气、韬略、胸怀与担当。
  一、体现了直面现实的大勇气
  任何思想理论的诞生,都根植于现实的土壤,都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洞察和反思。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他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我们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比如,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他再三强调,“要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他要求全党上下“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
  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形势的精准判断,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无私无畏的政治勇气、坚如磐石的决心意志和一往无前的开拓精神。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更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回避矛盾、不遮掩短板、不畏难退缩,勇于面对现实,善于破解难题,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格局,不断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蕴含了解决问题的大韬略
  学习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我们不难发现,总书记始终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遵循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出发,立足于改革创新,就怎样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的正确世界观,还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
  一是坚持绿色发展。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特别是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核心思想的“两山论”,准确把握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打破了简单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带来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二是树立正确导向。习近平强调,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把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习近平指出,“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不能把一个地方环境搞得一塌糊涂,然后拍拍屁股走人,官还照当,不负任何责任。”同时还要求“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不论是否已调离、提拔或者退休,都必须严肃追责”。这些都充分地体现了总书记鲜明的“政绩观”,对形成重视生态、保护环境的政绩考核导向是有力的推动。三是严守生态红线。习近平曾深刻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四是尊重自然规律。习近平始终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自觉遵从自然规律,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他特别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五是突出改革创新。习近平多次强调,推进生态文明领域的改革创新,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中央已形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1+6改革方案,正在进行的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都体现了改革创新的取向和要求。
  三、展现了面向世界的大胸怀
  一是倡导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系统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大支柱观点,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上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述,立意宏大,情怀高远,反映了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共同心声,凝聚了“最大公约数”。
  二是倡导全球治理与国际合作。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一个国家都应该承担的责任。对此,习近平深刻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他还强调,“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这些重要论述的提出,彰显了“合作共赢”、“全球治理”的时代精神,顺应了历史潮流,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三是倡导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一方面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承诺,“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国要主动为全球生态安全作贡献。另一方面,习近平也强调,各国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作贡献。他指出,“巴黎协议应该有利于照顾各国国情,讲求务实有效。应该尊重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内政策、能力建设、经济结构方面的差异,不搞一刀切”,“要倡导和而不同,允许各国寻找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应对之策”。这些重要论述,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充分考虑了各国国情,杜绝了一些国家推卸责任、以邻为壑、转嫁灾害的企图,受到各国的普遍欢迎。
  四、承载了放眼未来的大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很多场合阐述了生态文明代际公平的理念,要求“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他多次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他曾深刻指出,“森林是我们从祖宗继承来的,要留传给子孙后代,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必须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通过这些论述,我们不难发现,习近平始终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子孙后代长远利益的高度,殚精竭虑谋划生态文明建设,义无反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彰显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始终确立代际公平的理念,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生态空间和公平发展的机会,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代代相传。
  (作者单位:省环保厅)
  责任编辑:金 雯
其他文献
对于经济相对薄弱的苏北乡镇而言,腐败的土壤并不肥沃,很难存在小官巨腐的现象。但是由于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基层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纪检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为了能够把纪检纪律印刻在每一个基层干部的脑海里,把纪检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基层干部的行动中,把纪检之情撒播到每一个基层干部的心坎上,我们一直努力从“治”上下苦工,从“防”上寻良方。  坚持从制度化入手,织牢防腐的笼子  去年
期刊
最近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我省经济发展走势,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思路、需要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以及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的新要求,对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作了具体部署。省委书记罗志军,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石泰峰分别在会上讲话。  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  2015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
期刊
“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鲜明主题,确立了十分清晰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奋斗指向。党代会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党代表,整理成系列笔谈文章,帮助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
期刊
(注:括号内“-”前为期数,“-”后为起页)  本 刊 特 稿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 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罗志军(1-4)  坚定不移朝着“迈上新台阶 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奋进…本刊记者(1-12)  ——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综述  社论:掀开江苏发展史上的新篇章…(1-15)  朝着新江苏的美好蓝图阔步前进…  ——2015年江苏“两
期刊
聚焦富民,确保全省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首要的就是必须做好富裕农民这篇大文章。我们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保持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使全省实现的全面小康建立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的基础上。  首先,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掘农民增收致富潜力。多年来,江苏农业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在低位徘徊,这与国内外发达经济区域一再证明的事实并不相符。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
期刊
同志们:  刚刚闭幕的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江苏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刚才,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常委班子和书记、副书记,通过了省纪委一次全会的选举结果。这里,我代表新一届省委常委会全体同志,衷心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本届省委受命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肩负着深入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重大责任,承载着全省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相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对我们当前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新要求。严字当头,就是要把严的要求贯穿到党建各个环节、全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新一届党中央领
期刊
图说江苏制造
期刊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五年来全省纪律检查工作取得新成效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各级纪委认真履
期刊
雨花台烈士壮丽的人生和英勇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他们的伟大革命魂魄和不朽的崇高精神,支撑了自身不屈的躯体,成就了党和人民的宏伟事业,更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精神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恒久的典范价值。  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崇高思想行为的基本动因和逻辑起点  支配雨花台革命烈士英勇行为的是他们心中的伟大信仰,成就雨花台革命烈士伟大人生的是以天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