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就我国电网企业体制属性而言,其不仅属于集体性企业,亦属于国有企业,这就导致其在管理的过程中要更多的受到历史、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其劳动用工方面就存在多种用工方式,且各种用工类型相互交叉的现象,已成为企业用工规范管理的难点。本文主要就电网集体企业中的用工规范管理进行探索研究,以期为提高电网集体企业的用工管理水平提供相应的参考和支持。
关键词: 电网;集体企业;用工;规范管理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大部分集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产权不清、人员繁冗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就目前我国电网集体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而言,其存在的突出性管理问题就是多元劳动用工模式给企业带来了复杂而矛盾的用工管理现状。
一、电网集体企业用工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网集体企业一般包括四类职工,即集体职工,归属于企业的长期用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较为紧密;全民职工,归属于企业的短期借用工,一般是由主业单位派遣到集体企业进行短期工作的员工;直签外聘人员,归属于企业自主签订的合同工;劳务派遣人员,由相关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企业进行工作的员工,而不同雇佣形式下的职工享有不同的薪资福利待遇,这种用工模式虽然在我国以往的电力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自我国进入21世纪发展的新时期后,其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性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员工身份管理问题
从我国电网集体企业的多元化劳动用工模式来看,电网集体企业内部主要存在集体职工、全民职工、直签外聘人员以及劳务派遣人员四种身份的员工,这种员工身份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成为电网集体企业规范用工管理的重要难点问题,如企业内部的某些集体职工自认身份高于其它员工,且拥有“铁饭碗”,往往在现场工作过程中不出力、不认真,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不仅严重损坏了企业内部公平的工作氛围,亦不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的“人本”理念,同时也影响了企业内部和谐融洽人际关系的建立。
此外,由员工身份多样性及复杂性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归属感问题,因为这种员工身份特点必然会导致较大的人员流动性,这就很容易使得部分员工,尤其是劳务派遣人员的归属感较弱,再加之劳动关系处理以及收入、办公等方面条件的差异性会加剧不同身份员工间的不平等感,进一步弱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劳动关系处理中的隐患问题
电网集体企业劳动关系处理中的隐患问题是影响其规范化用工管理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传统全民职工劳动关系处理的不合法性,就以往我国集体电网企业在处理全民职工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往往通过一个中间企业,即主办企业,且通过与主办企业签订相应用工合同后再任用其提供的员工,但在目前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下,这种类似于中间派工企业的主办企业是不符合相关劳动法规定的,其并不具备相应的劳工派遣资格;二是集体职工劳动关系处理的不合理性,受我国历史因素及传统国有企业用工体制的影响,电网集体企业往往会吸收原有职工的配偶、子女等直系家属形成新一轮的集体职工或者是基于其它一些社会责任形成的集体职工,但其中某些经推荐而吸收进来的集体职工虽然与电网集体企业签订了劳工合同,规定了双方的责任义务,从法律意义上来讲,电网集体企业有权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调配,但部分集体职工是由其它一些主办企业安排进入的,其人事档案等还保存在主办企业,这就导致电网集体企业无法实施对其形式完全的支配权和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管理负担。
二、解决电网集体企业用工管理实践问题的相关策略
为有效解决我国电网集体企业用工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其管理的规范化,其在进行用工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以下策略:
(一)强化电力集体企业员工的身份管理,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集约化
电网集体企业员工身份管理的强化是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有力途径。基于此,电网集体企业针对其内部存在的员工身份复杂性、多样性等方面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强化管理措施,具体包括:一是从“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要着重从薪资福利待遇、晋升空间等与员工利益切身相关的方面平衡全职员工、集体员工等四种身份员工之间的关系;二是规范不同身份员工的用工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员工身份管理体系,对整体员工实行集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如针对企业内部的全民职工要办理规范化、合理合法性的借工及借调手续,并通过与主办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细全民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薪资福利待遇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全民职工管理的规范化;而针对集体职工及直签外聘人员要加强双方的合同签订、人事管理及变更的规范化,就工作岗位性质、薪资待遇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二)规范电力集体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用劳动关系处理的合理、合法性
劳动关系管理是电网集体企业用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我国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电网集体企业要做好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一是建立起完善以及规范化的岗位用工管理制度,理顺企业与全民职工、集体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针对全民职工劳动关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要严格遵循劳务用工的依法合规性原则,就某些重要岗位的全民职工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而就多余的全民职工则要给予返退主办企业处理,进行全面清理;二是规范处理与集体职工间的劳动关系,其作为电网集体企业的正式工作人员,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其进行劳动关系处理的过程中,既要履行电网集体企业作为国有集体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同时也要依据集体职工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双方责权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受传统历史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电网集体企业采用的劳动用工模式为典型的多元化用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形式下的用工管理并不完全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基于此,为促进我国电网集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其内部的用工体制进行改革,实现其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蔡磊,李海燕.电网集体企业用工规范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 (22).
[2]李贻斌. 电网集体企业用工规范管理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04).
[3]潘泰萍.电力集体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 (05).
关键词: 电网;集体企业;用工;规范管理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体质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我国大部分集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产权不清、人员繁冗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就目前我国电网集体企业经营管理现状而言,其存在的突出性管理问题就是多元劳动用工模式给企业带来了复杂而矛盾的用工管理现状。
一、电网集体企业用工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电网集体企业一般包括四类职工,即集体职工,归属于企业的长期用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较为紧密;全民职工,归属于企业的短期借用工,一般是由主业单位派遣到集体企业进行短期工作的员工;直签外聘人员,归属于企业自主签订的合同工;劳务派遣人员,由相关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企业进行工作的员工,而不同雇佣形式下的职工享有不同的薪资福利待遇,这种用工模式虽然在我国以往的电力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自我国进入21世纪发展的新时期后,其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性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员工身份管理问题
从我国电网集体企业的多元化劳动用工模式来看,电网集体企业内部主要存在集体职工、全民职工、直签外聘人员以及劳务派遣人员四种身份的员工,这种员工身份的复杂性及多样性成为电网集体企业规范用工管理的重要难点问题,如企业内部的某些集体职工自认身份高于其它员工,且拥有“铁饭碗”,往往在现场工作过程中不出力、不认真,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不仅严重损坏了企业内部公平的工作氛围,亦不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中的“人本”理念,同时也影响了企业内部和谐融洽人际关系的建立。
此外,由员工身份多样性及复杂性引发的另一个问题是归属感问题,因为这种员工身份特点必然会导致较大的人员流动性,这就很容易使得部分员工,尤其是劳务派遣人员的归属感较弱,再加之劳动关系处理以及收入、办公等方面条件的差异性会加剧不同身份员工间的不平等感,进一步弱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二)劳动关系处理中的隐患问题
电网集体企业劳动关系处理中的隐患问题是影响其规范化用工管理的重要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传统全民职工劳动关系处理的不合法性,就以往我国集体电网企业在处理全民职工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往往通过一个中间企业,即主办企业,且通过与主办企业签订相应用工合同后再任用其提供的员工,但在目前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下,这种类似于中间派工企业的主办企业是不符合相关劳动法规定的,其并不具备相应的劳工派遣资格;二是集体职工劳动关系处理的不合理性,受我国历史因素及传统国有企业用工体制的影响,电网集体企业往往会吸收原有职工的配偶、子女等直系家属形成新一轮的集体职工或者是基于其它一些社会责任形成的集体职工,但其中某些经推荐而吸收进来的集体职工虽然与电网集体企业签订了劳工合同,规定了双方的责任义务,从法律意义上来讲,电网集体企业有权对其进行全面的管理和调配,但部分集体职工是由其它一些主办企业安排进入的,其人事档案等还保存在主办企业,这就导致电网集体企业无法实施对其形式完全的支配权和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管理负担。
二、解决电网集体企业用工管理实践问题的相关策略
为有效解决我国电网集体企业用工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其管理的规范化,其在进行用工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采取以下策略:
(一)强化电力集体企业员工的身份管理,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集约化
电网集体企业员工身份管理的强化是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有力途径。基于此,电网集体企业针对其内部存在的员工身份复杂性、多样性等方面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强化管理措施,具体包括:一是从“以人为本”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要着重从薪资福利待遇、晋升空间等与员工利益切身相关的方面平衡全职员工、集体员工等四种身份员工之间的关系;二是规范不同身份员工的用工管理,建立起完善的员工身份管理体系,对整体员工实行集约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如针对企业内部的全民职工要办理规范化、合理合法性的借工及借调手续,并通过与主办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明细全民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薪资福利待遇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实现全民职工管理的规范化;而针对集体职工及直签外聘人员要加强双方的合同签订、人事管理及变更的规范化,就工作岗位性质、薪资待遇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二)规范电力集体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用劳动关系处理的合理、合法性
劳动关系管理是电网集体企业用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我国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电网集体企业要做好企业与员工劳动关系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具体包括:一是建立起完善以及规范化的岗位用工管理制度,理顺企业与全民职工、集体职工之间的劳动关系,针对全民职工劳动关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要严格遵循劳务用工的依法合规性原则,就某些重要岗位的全民职工签订相应的劳动合同,而就多余的全民职工则要给予返退主办企业处理,进行全面清理;二是规范处理与集体职工间的劳动关系,其作为电网集体企业的正式工作人员,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在对其进行劳动关系处理的过程中,既要履行电网集体企业作为国有集体企业的基本社会责任,同时也要依据集体职工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双方责权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受传统历史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电网集体企业采用的劳动用工模式为典型的多元化用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使得该形式下的用工管理并不完全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基于此,为促进我国电网集体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其内部的用工体制进行改革,实现其管理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蔡磊,李海燕.电网集体企业用工规范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 (22).
[2]李贻斌. 电网集体企业用工规范管理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 (04).
[3]潘泰萍.电力集体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2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