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皂苷R1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工艺优化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三七皂苷R1壳聚糖纳米粒,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给药方式。

方法

制备三七皂苷R1壳聚糖纳米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纳米粒中三七皂苷R1的含量,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并验证优化的纳米粒的制备工艺。

结果

HPLC标准曲线方程为A=911.49C-1 803.4(r=0.9 999),线性范围为25~900 μg/mL。日内精密度分别为1.520%、0.884%、0.969%(n=6);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591%、1.447%、1.269%(n=6)。低、中、高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8.11±1.16)%、(101.27±0.59)%、(100.97±0.82)%。正交试验的4个因素:壳聚糖浓度、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温度、转速,每个因素分别选择3个水平。选择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为控制指标,使用综合加权评分法确定试验结果,按照L9(34)正交表设计正交试验。优化的工艺为:壳聚糖浓度2.0%,药物与载体的重量比例20%,温度35 ℃,转速600 r/min。按照优化的工艺制备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23.40±7.68)nm,包封率为(58.41±1.59)%,载药量为(10.46±0.53)%。

结论

优化的三七皂苷R1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包封率和载药量较高,作为一种新剂型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异甘草酸镁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前7 d到术后3 d常规给予保肝药物治疗,异甘草酸镁组在保肝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肝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和胆碱酯酶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3 d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应用血栓抽吸处理是否有助于改善支架置入后球囊后扩张(post-stenting balloon dilation,P
目的比较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红霉素治疗,而研究组则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咳嗽[(3.32±0.52)d]、发热[(3.82±1.53)d]、肺啰音[(5.64±2.13)d]等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咳嗽[(4.58±0.75)d]
目的分析某医院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种类、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相关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出院病历8 126份,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计3 320例,占同期总出院患者的40.86%;其中冠心病2 262例(68.13%)、风心病353例(10.63%)、肺心病265
目的:通过抗疲劳、耐寒、耐热实验分析孕期营养补充剂对小鼠机体生命活力的影响.方法: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和对照共4组,灌胃给药21d后,进行动物实验.结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