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东:珍稀树种的贴心人

来源 :绿色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全面推进林业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入落实,我国林业产业有了长足发展。2010年,全国林业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28万亿元。虽然我国林业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过去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主导,对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加上重采轻育,我国珍贵树种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现在,我国珍贵树种资源总量不足,后备资源严重匮乏。
  发展珍稀树种培育产业不仅是国家木材安全的需要,而且是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前景光明。说到珍稀树种培育,就必须要提到广西,广西得天独厚的气候地理条件非常适合珍贵树种生长;而说到广西的珍贵树种培育,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北海森源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正东。
  
  与树一同扎根土地的人
  
  “蓝天,白云,茂密的天然森林,潺潺的山涧溪水,空灵的鸟唱虫鸣,纯净的轻风绿草……”这往往是人们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第一印象。作为全国林业大区,广西在林业产业化经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国有林场改革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林业发展的大好形势保障了广西在由林业大区向林业强区的发展道路上走的稳健、扎实、快速。然而由于过去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主导,对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加上重采轻育,广西的珍贵树种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而在广西发展珍稀树种产业,无论从维护生物多样性,还是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珍贵树种日益增长的刚性需求来看,都非常必要。
  张正东曾经做过军人,也从事过贸易。军营的经历锻炼了他坚毅的性格,从商的过程成就了他敏锐的洞察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张正东将自己的未来交给了土地和树木。在他的珍稀树种园里,满脸黝黑的张正东为记者讲述了自己发展珍稀树种产业的思路。
  “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天地无心而成化。”因为天地生化万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流行,并非有意生出这样一个大千世界。这正是张正东对天地生生之德的切身体会。在张正东的心中,天地赋予了生物的多样性,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珍稀名贵树种市场价值节节跃升,珍稀名贵树种在全国范围内也遭受了大量的恶意砍伐,成年植株常常被连根拔起,而这恰恰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平衡、统一之美。
  广西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适合桉树的生长。桉树因生长周期短,回报高而在广西范围内广泛种植。然而,桉树的效益需要倚靠大面积的种植,种植就需要土地,因此广西当地广泛采取“炼山造林”的方式进行桉树种植。在产业化种植桉树的过程中,山上原有的珍稀树木作何处理成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西部大开发科技创新“造林大王”的张正东,出于专业的敏感认识到珍稀树木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高且不可再生,开始了收集珍稀树种的工作。“我只是出于对珍稀树种的保护,做了一件值得我去做的事情”张正东的淳朴话语道出了他的初衷。
  自此之后,张正东开始了他的保护珍稀树种之旅,一方面积极收购即将被毁掉的珍稀树木,另一方面开始查阅资料、请教专家学习培育珍稀树种的相关知识。长期艰辛的努力获得了可观的回报,那些面临死亡又重获新生的珍稀名贵树种总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这样的成果对于张正东来说显然不够,建设珍稀树种基地的思路已经出现在张正东的脑海之中。通过申请政策支持、聘请专家学者、引进科技设备、与农户合作等多方努力,珍稀树种的培育如今已成规模。
  步入北海珍稀名贵树种种植基地,浓郁的绿色扑入眼帘。成排的成年罗汉松井然有致的排列在道路两旁;盆景用途的罗汉松千姿百态的扎根在肥沃的泥土中;沉香、降香黄檀在寄生物的簇拥下浓郁而茂盛的生长;金花茶在护荫棚的培育盆里长势喜人;一棵棵的黄花梨在竹竿的支撑下茁壮成长,数不胜数的珍稀植物使这里鸟语花香。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清新的空气和绿色生态带来的心旷神怡,还有这成片的国家珍稀名贵树种在劫后重生后所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打造珍稀树种产业
  
  保住了种植桉树土地上的珍稀树种,张正东开始考虑以此为基础打造自己的珍稀树种王国。多年的经商经历,使他清楚知道要想使珍稀树种真正得到发展,必须使之形成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产业。
  他告诉记者,珍稀树种的保护不能仅仅简单的保护,要使珍稀树种产业永续长存,发展壮大,必须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道路。而珍稀树种产业恰恰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市场前景,只是该产业的周期较长、科技含量较高。所以更需要企业家能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更需要社会、政府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张正东认为,首先在珍稀树种产业发展制度和战略上,要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长久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并要依托于科学技术的支撑来培育珍稀树种,只有严谨、精细、集约发展,才能使珍稀树种产业获得成功。其次产业发展要坚持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坚持生态、物种高于经济利益的原则,把生态价值放在经济价值之前的公益性理念。
  目前北海森源林业有限公司的珍稀树种基地已种植30多种稀有树种,已成规模种植的有檀香、沉香、海南红豆、水石榕、降香黄檀等。培育基地所种植的珍贵树种大多因为品质出众,用途特殊,资源稀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珍贵树种濒危的现状使得培育基地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如项目基地种植树种中的降香黄檀是珍贵红木之一,目前每吨市场价达150万元。据预算,种植一亩降香黄檀30年生时亩利润超过1000多万元,平均每亩每年利润达30万元,是种植桉树利润的1000多倍。
  张正东认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过渡的开发利用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生物多样性是上亿年来大自然馈赠的礼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由于珍稀树种的不可再生,显得更加珍贵。
  珍贵树种由于自身所具的珍贵价值和市场价格而遭到恶意砍伐。与此同时,珍贵树种的培育周期通常十分漫长,这使得珍贵树种极易灭绝。如,在基地内种植的降香黄檀,就是濒危树种之一。其心材极耐腐、切面光;心材入药可代替进口降香;木材的蒸馏油香气不易挥发,可作定香剂。银木材珍贵,成年植株几被砍伐殆尽,近来有些树桩都被连根挖起,供作药用和工艺美术材料,天然资源急剧减少。如上所述的珍贵树种濒危状况在培育种植项目基地的其他树种中同样存在,有些甚至已达高危。北海的培育种植项目基地能够通过多种手段加快濒危树种的培育,对濒危树种进行统一培育、保护和管理,是保护广西濒临灭绝的珍贵树种最直接的方式,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广西珍贵树种濒临灭绝的严峻趋势。
  
  建立珍稀树种的张氏王国
  
  发展珍贵树种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什么人们都不愿涉足其中呢?具体有两个原因:一是珍贵树种的培育周期通常十分漫长,这使得市场收益相对缓慢,如今急功近利的人较多,大都不愿将资金投入这个行业。二是珍贵树种培育种植需要技术,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掌握良种繁育技术,所以不愿进入。而张正东不仅自己将全部家当投入了其中,而且他的两个儿子也在大学毕业后回家帮助他发展珍稀树种产业。
  张正东告诉记者,北海珍稀树种基地项目建设,不仅在保护植物多样性、维系生态平衡方面具有生态价值,同时也在改变林业发展方式、增加林业发展科技含量以及解决就业和林农增产增收上都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在他打造珍稀树种产业过程中,一方面引进了大批的专业人才和先进设备,在遗传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等科技积累和研发上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在珍稀树种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和思路上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为珍稀树种发展和良种生产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在与农户合作方面,张正东启用了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发展模式,极大提高了林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由此带动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加速林区农民脱贫致富与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林业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伴随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细雨,张正东在他的珍稀树种王国里为我们讲述着自己的理想,他的两个儿子正带领公司员工为树木除草施肥。张正东告诉记者,树木就像自己的孩子,需要关怀和爱护,如果投入不够,同样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对于自己面前的珍稀树种,张正东的眼神始终是温柔的,他清晰的知道哪片树木生长了多长时间,再过几天哪片树木就要施肥了。而这些树木在细雨中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他打着招呼。
  祝福张正东,祝福所有参与珍稀树种保护培育的人。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身边才会有更多树木的风姿,才会感受到更多的美丽。
其他文献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翼,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加之煤炭的过量开采,山西成为全国水土流失和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1998年9月,省政府制定生态环境建设
开展畜牧兽医农技推广工作,将能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但就目前来看,畜牧兽医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畜牧兽医农技推广体系
你想用4天的时间感受从北极冰原走到赤道热带雨林的精彩吗?你想在这4天里取得“博士”学位吗?你想完成对“莲花宝地”的朝圣吗?有谁会不想呢?好吧!那你就徒步走一趟墨脱。
全国政协委员、阳光媒体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澜获奖感言:我想绿色事业不仅仅是公众人物的一个责任,应该是每一个地球子民的责任。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未来,我们拥有同一片蓝天。我们
泰兴市作为农业部39个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试点县之一,启动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根据自身养殖业的特点,结合农村无害化处理工作的实际,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统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