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3年来周恩来“一国两制”思想研究述评

来源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恩来"一国两制"思想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就开始"一国两制"理论萌芽的实践和探索;国共第二次合作中,提出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体制;在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上,提出在确立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实行社会主义、农奴制两种社会制度的体制;周恩来等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萌芽;1957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讲话中首次形成"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是对周恩来的"一纲四目"的提高、发展和完善。
其他文献
网络社会交往、网络文化生活具有不同于现实社会生活的特性,使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必然提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革的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构
黄山学院文学院张振国博士的《清末民初李涵秋文言小说综论》发表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该文对于李涵秋的文言小说集《涵秋笔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补
作媒介研究之前,首先要确定"媒介"是什么,媒介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联系中国和西方文化历史,媒介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相应地,其外延随内涵的变化也有不同的表现
《实践论》与《矛盾论》是树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道路上的一座高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叙说自己品格的珍贵标本。我们对"两论"要深入学习和揣摩,但不能膜拜。
信息传播国际竞争力作为一种国家传播实力,是一国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生产力是发挥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将研究视野由传媒产业拓展到整个信息传播领域,在借鉴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