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监视方式球囊扩张通道在无积水肾盏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iver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监视方式球囊扩张通道在无积水肾盏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1年3月60例行单通道无积水肾盏球囊扩张PCNL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通道建立方式的不同分为超声组及联合组.超声组为全B超定位穿刺及监视通道球囊扩张;联合组为B超定位穿刺,X线监视通道球囊扩张.比较两组通道建立方式的有效性(通道建立时间、一次通道扩张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清石率)及安全性(术后Hb变化、术后并发症、无造瘘管比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6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通道建立时间(5.23±1.57)min,一次通道扩张成功率81.67%(49/60),手术时间65.00(43.75)min,清石率96.67%(58/60);术后Hb下降约(1.85±8.72)g/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3/60),其中2例为Clavien-DindoⅠ级,1例为Ⅲa级,术后无管化率为23.33%(14/60),术后住院天数为4.00(1.00)d.在不同通道监视方式的比较中,超声组及联合组在患者年龄、结石大小、形态及BMI等均无显著性差异,而联合组有更高的一次通道扩张成功率(93.10%vs.70.97%,P<0.05)及术后的无管化(34.48%vs.12.90%,P<0.05).结论:球囊扩张通道在无积水肾盏PCNL中的应用安全有效.相比较全B超监视,B超联合X线进行无积水肾盏球囊通道建立有助于术中更高的一次通道成功率及术后的无管化.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机器人下通过自体口腔颊黏膜移植治疗输尿管长段狭窄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手术的相关经验,探讨此术式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17年11月-2020年5月,利用Da Vinci手术机器人系统对4例输尿管长段狭窄伴肾积水患者施行机器人下自体口腔颊黏膜移植输尿管成型术.结果:4例均成功完成手术,狭窄段长度2.9(2.5~3.5)cm,手术持续时间236(210~260)min、术中累计出血量75(50~100)mL,术后引流管在2.75(2~3)d拔除,导尿管在8(7~10)d拔除,双J管通常在10~1
在实际工况中,风机齿轮箱的故障样本多呈现不均衡特征.为克服样本不均衡性给诊断效果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LSGAN(最小二乘对抗网络)和VMD-MPE-KELM的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LSGAN算法用于少数类故障样本的生成处理,将具备原始样本特征的生成数据扩充样本集使其分布均衡,采用VMD方法分解样本集中各类故障的振动信号,计算各模态分量的MPE多尺度排列熵值以提取信号特征;再通过KPCA方法降维处理,获得故障样本的特征向量,将其代入KELM模型诊断.实验表明,LSGAN算法克服了GAN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