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umu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做了这么多年的语文老师,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功夫在课下。好的文章,好的口才,没有广博的文学知识、社会知识,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文学素养为依托,是做不出来的。对于正处在青春期好动的学生来说,让他们静下心来,去修炼上面所提到的一切,无疑是很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没办法。初中的语文教学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学生一生文学兴趣、文学素养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首先在于阅读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们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感到思想上的飞跃。笔者以《朝闻天下》突破固有的教学机制,每天的早七点和学生们一起坐在教室里,期待着中央电视台的这本“新闻精装书”。在这个别具一格的课堂上,中央台的新闻主持人用其精彩的语言,独到的见解,注释着每一个新闻事件。几个星期以后,学生在思想情操,文化修养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们也开始模仿主持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开始对社会、对人生有了自己的见解。这一点在学生们的文章中得到极大体现,他们的文章不再空洞,不再空泛,更不再模式化,而是经常与一些社会现实中的焦点联系起来,像央视评论员那种唯美的语言也不时在他们的文章中出现。这种方式的最大作用在于开拓了学生的心胸和视野,有利于陶冶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理想,其作用是任何其他课程都无法取代的。
  二、进行扩展阅读
  中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对阅读材料精耕细作,方法的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课外阅读的方法最主要是有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学生应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一般性的文章,只要粗略知道内容即可的,可选用浏览、略读等方法;对篇幅较长的文章而又没有时间全文阅读的,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选择的读一些最精华的部分;对一些名篇名著需要用精读的办法。
  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学会累积,要摘抄名言警句,对重点段落要批注圈点,要做读书笔记。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有实效。
  三、通过写作提高作文水平
  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情况下,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首先是题目的选择上要有时效性,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对题目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主动搜集素材,去思考,去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善于发掘文章中的闪光点,施行鼓励式教学
  对于学生们写的文章,习作,要善于发现其中的亮点。教师不要总是从整篇文章中去评判一个学生,要善于“断章取义”。对于每一个学生文章中的精彩处,小至一句话,大到一个段落,都要学会欣赏,时不时拿出来读一下,鼓舞学生的士气。
  五、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实践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成功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学会听说。语文教师的讲解傳授,无论如何也不能取代训练和学生的各种形式的自我语言实践活动。语言能力是学校学习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技能之一。每堂课教师都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说话机会,鼓励他们多说、说好。这种教学训练收效显著,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影响。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发言,密切了师生关系,锻炼了学生胆量,活跃了课堂气氛,让思维的星光绽放,集中了学生注意力。通过这种说话训练,对学生的智力培育、文学修养,以及人格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五种方法可以解放学生的思维,与学生打成一片,成功的把教师对文学的爱好转嫁到学生们的身上,让学生们真正爱上语文学习。
其他文献
粤北采茶音乐是粤北地区的一种地方剧种,主要集中在赣南地区,起源于明清时期。随着茶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粤北采茶音乐开始为人所熟知,与此同时,粤北采茶音乐也不断在其他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广东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谋篇布局,按照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创新大调研工作部署,2017年12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会议座谈和个别交流等形式,对广东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随着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课堂上,我最喜欢将课文读给学生们听,一句句精美的文字很有质感地飞扬在教室的空气中。学生在读中感受诗情画意,就像置身于大自然的美景中留连忘返。  一、加强朗读教学,悟得更透  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会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透彻,如在《春晓》一课教学中这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1.结合彩图,让学生来了
粤北采茶音乐作为我国民俗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民间广泛传唱。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人工为主的传统茶叶种植模式,逐渐被机械生产代替,采茶音乐的创作和传承受到
基于茶文化素养培养下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繁荣发展的重要内容。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团队的茶文化素养,是高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