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能量”是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重要维度,本实验借助手持红外热成像仪“看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中通过拍摄等量的不同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时的热成像图,从“温度”高低间接反映出热量变化,从宏观的能量变化建立模型,推理微观的成键、断键等过程,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的放热以及弱酸电离过程的吸热,并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机 构】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江苏南京 210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量”是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重要维度,本实验借助手持红外热成像仪“看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验中通过拍摄等量的不同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时的热成像图,从“温度”高低间接反映出热量变化,从宏观的能量变化建立模型,推理微观的成键、断键等过程,探究酸碱中和反应过程的放热以及弱酸电离过程的吸热,并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其他文献
食盐的工业生产是一个理想的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教学素材.盐场的生产环境安全可考察,学生可以完整地了解所有生产环节,与溶液及粗盐提纯的部分关联较为紧密.本课程以“食盐的旅程——从自然界中的盐到餐桌上的盐”为项目主题,开展初中化学“溶液和粗盐提纯”的教学.通过赴大清河盐场考察,针对食盐生产过程中纳潮、晒盐、收盐、洗盐中的问题展开讨论,解释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和关键问题,模拟食盐生产过程,自主建构饱和溶液、溶解度等概念,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技能,建立物质分离的模型.
以酸的化学性质为载体,对知识进行上位和深层整合,将核心知识、学习活动与评价紧密结合,借助完整的科学探究,应用“宏观、微观、符号表征相结合”的学科思维方式,增进“组成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学科思想的理解,培养高级思维和创新能力.自主建构“元素组成和微粒种类统领角度下的基于类别认识物质化学性质”的整体思维模型,实现物质化学性质认识的角度进阶.聚焦涵盖学科知识,积淀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的初中化学教学,实现初高中衔接.
分析了“物质的量”概念教学存在的2个问题:概念结构不清晰,忽视概念之间关系的建立,概念的呈现不能从原有认知出发;忽视概念的认识功能,将物质的量仅仅当成计算的工具.提出在教学中从初三原有化学定量出发,从朴素的个数定量和宏观的质量定量发展到科学的化学计量——物质的量,借助板书建立了物质的量从内涵到关系的概念结构图.呈现了突出物质的量的认识功能、促进化学计量认识发展的教学实录,包括概念建立、概念理解和概念应用3个环节,并通过访谈分析了教学效果和存在问题及改进方向.
积极人生价值观的塑造、生活及学习模式的调整,对大一新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南开大学化学及相关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化学概论”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在授课过程中灌输爱国和服务社会理念;通过调整知识架构、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变革考核方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深化其知识结构,引领其成长,实现高等教育中一流课程的育人功能.“化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可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参考.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为了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通过开展“国创项目”创新综合实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实践教学环节.介绍了在本科生有机化学综合实验中开设的新型F-N-P环三磷腈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聚碳酸酯的应用实验,同时介绍了实验具体实施过程和教学效果.
江苏省高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突出了对教师实验素养的考查.大赛中对教师实验素养考查的内容有6个项目.通过观摩大赛,发现部分选手实验素养较弱,表现在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口是心非”,化学基础原理知识“似是而非”,化学实验内容设计未能体现“以生为本”,化学实验操作未能“精益求精”.分析青年教师实验素养问题的原因,提出青年教师实验素养提升的路径有:落实教师实验素养提升培训活动,开展实验创新研讨活动,突出基于实验内容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