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公益:现状、问题及对策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go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报刊社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如火如荼,势头很旺。报刊社组织公益活动有着优良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报刊社组织好社会公益活动,既是履行社会公器的职责,也是其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但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对症下药找出解决的方法,才能保障报刊社公益活动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2006年7月7日,郑州大学穆青研究中心“重走穆青路”大型采访活动第二阶段“追寻峥嵘岁月”开始启程,至26日。采访团成员从河南郑州出发,跨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行程3000余公里
业余通讯员写身边的人,主要是人熟、情况熟、采访省时间,又好写。写身边的人,信息、素材从何而来?我在新闻报道中有三点体会。  第一,是自己亲眼看到的。1963年,我在北京军区某部任副连长时,有个北京市入伍的新战士叫朱荣贵,他右眼视力不好,在训练射击时,用左眼去瞄准,可是,右眼闭不上。为此事,他心情急躁,十分为难。我就劝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用左眼瞄准,只要能坚持,就能取得胜利。”在我的开导下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方法。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近几年,假新闻源源不绝,社会、娱乐、科技等领域都难逃“此劫”。各大媒体更是纷纷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其中有最富有想象力的假新闻、最伤中国人自尊心的假新闻、最让人作呕的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