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当前高中数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2shuo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于高中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本文分析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案,并举例说明了其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探究模式;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极好地把握引导学生认知规律,用素质教育基本思想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主动参与与自主学习,培养其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在进行这种模式的教学时,首先要端正教学理念,其次要理清教学思路,并在教学思路的指引下完成过程教学。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第一要注意探究的主动性,学生用主动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其最终目的是达到知识的深层次理解掌握,同时提升探究能力水平,而并非简单的套用公式。这就给学生提出了几点要求:其一是根据指导进行有目的的观测实验;其二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其三是对问题进行假设。若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实践里有效加入这种教学模式,一定会起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要注意探究中加入的设问问题。传统观念里普遍认为设问更加适合于社会科学,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活动里,教师完全可以针对某个特定教学目标提出有效的情境问题,用问题带动探究思维,用探究思维指引探究方法。
  二、创建问题情境
  研究从问题开始,问题要依托情境,从生活情境与数学基础开始,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巧妙地放到基础知识当中去,使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得到知识的主动探索,更进一步激发求知欲与探索欲。可以用讲故事的办法达到问题情境创建,比如讲解解析几何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先讲解解析几何创始人笛卡尔的生平事迹及其发表“几何学”的过程,再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几何图形的运动规律,这种故事形式对于深入掌握此前学过的基础知识很有帮助。除了故事与多媒体展示之外,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实地参观也是一项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当讲解到层数函数最值这个问题时,可以带学生到工厂进行实地参观,使学生全面了解知识情景。
  三、提出引导问题
  引导问题应当富于层次性,问题要从浅到深逐步提出。比如第一个问题:得到不等式x2-3x+2>0之解集;第二个问题:在a>l的情况下,得到不等式x2-(a+1)x+a>0之解集。层次性是一方面的考虑,另外一方面当然要照顾到问题的探究性,所设置的问题不一定有标准答案,问题的答案可以加以变化。如学习抛物线同标准方程这部分内容时,在介绍完抛物线定义之后,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在初中时大家学过二次函数图像为抛物线,但是现在我们所定义的抛物线同初中所学的抛物线定义存在区别,那么它们之间有无内在联系,能找到这种内在联系吗?在用二分法找函数零点这部分知识时,对求取函数f(x)=x3+x2-2x+3中的正数零点这个问题,可以先行设计引导问题:大家还知道哪些求得函数零点相似解的办法?问题设置以具有发展性与长远性为最佳,这可以给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再比如等差数列{an}中,已经知道am=n,an=m,则要证明am+n如何实现?对于这个问题,很多教师会直接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性质,很简便地将结果证明出来,那么这就失去了公式形成过程的优美之处。实际上,教师还可以采取更恰当的引导方法,让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同学们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加强等差数列知识的学习。
  四、学生独立探究
  在同一节课里,教师可以把提出的一个大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问题,使学生分别进行独立思考与自我研究,如当学习椭圆概念时,便可将探究问题分成几步进行。第一步是实验,让学生自己用准备好的小图钉及定长细线做实验,将细线固定好,以铅笔将细线拉紧,再用笔尖慢慢移动,在纸上画出图形。第二步是提问:如果两个图钉的位置距离为|F1F2|,线长是2a,那么在2a<|F1F2|的时候,其运动轨迹是什么?如果2a>|F1F2|的时候,其运动轨迹又是什么?根据上面的问题分析,能不能给椭圆下个定义?又比如在讲解到双曲线标准方程时,我们能够创设问题情境: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同学们展示埃菲尔铁塔图片,然后教师就铁塔的轮廓线单独抽出,补成双曲线,让同学们就双曲线图片进行独立探究,探究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加以问题引导,在关键处提出知识目标点,使学生在独立的探究尝试过程中,可以有效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自我判断应用的知识是否准确、问题的解答是否科学。此时教师所起的作用只是引导辅助,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理解新概念,帮助学生实现问题的联想、猜测及归纳、类比等。
  总结: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应当努力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进行主动探索研究,发挥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优势,逐步得出可利用的科学结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与学生搭建情感桥梁,使学生"愿学";授学生以"渔",使学生"会学",并将其灵活应用到下一步教学中。
  参考文献:
  [1]余志贞.小学高段数学探究性教学的设计和指导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03).
  [2]吴仲南.发掘学生探究替能提升学生实践效能——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的运用[J].文理导航(中旬),2011(08).
  [3]曹坚.职高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06).
  [4]孙志峰.浅谈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教与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01).
其他文献
Orexin(食欲素)是一类新发现的主要存在于下丘脑的神经肽,它由下丘脑外侧区域特异神经元表达的前体蛋白prepro-orexin经蛋白酶水解衍化而来,包括Orexin-A和Orexin-B两种。它们能
摘要: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目前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实施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1.前言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150例儿童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学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贵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及重症医学科住
世上有很多的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有人也许会惊奇地问:那是什么呢?“我将毫不迟疑的回答你:“那就是爱”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育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出自个人的恩怨,而是出自社会的需要,教育的需要。这种爱是稳固的,深厚的,是与教师所担负的社
期刊
摘要:中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直觉思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数学直觉思维有利于加强对抽象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有利于探索发现解题途径,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应注意基础性、尝试性、审美性、情感性等策略。  关键词:数学直觉思维;作用;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1.关于思维及其几种类型  为了研究思维的不同方面,可
摘要:在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手段,提高了专业教学的效果。本文将从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出发,结合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及其应用,指出多媒体信息技术对电子专业教学的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的完善方案,促进电子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电子专业;多媒体;有效利用;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
摘要:网络文化具有快捷性、多元性和开放性,因此,面对新挑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化时代,不断更新观念,转变思想,总结探索,构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网络化工作的新模式。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23.58  网络文化因其具有快捷性、多元性和开放性,从而能轻而易举地突破地域、民族的限制,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正面临着严
摘要:新课标要求下的英语教学应当创造和谐的气氛 ,要使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动机则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阐述小学生学习英语现状,提出了小学生对学习兴趣锐减的情况,归纳出现此问题的原因,结合教学实例展开具体方法的阐述,坚持素质教育,在和谐气氛中实施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关键词:学习动机;小学英语;培养策略;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31  “语言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管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管理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促使学生形成对个人数字化信息进行科学管理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励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培养他们在数字化社会科学管理信息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个人数字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理解个人和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内涵。  2、教学难点:掌握信息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