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双慧眼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一道课本复习题引发对练习不同表现形式的教学探索,引导学生去发现,进而掌握本质,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关键词:发现;变式;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122
  波利亚曾说过,一个专心备课的教师能够拿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多个方面,使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
  但是,教学实践又告诉我,学生并不喜欢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打开那道门户呢?
  按照新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双基”的要求,从学生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最近区域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发现问题,从特殊到一般,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力求达到层层递进、分解难度,在获得成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
  现在以浙教版八下P156练习8的教学为例来说明,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并不神秘,只要我们立足基础,虽然横看成岭侧成峰,但透过层层迷雾,能够发现它的本来面目,增强学习的自信,拓宽知识面,改进自己的认知!
  原题:在反比例函数(y=■>0)的图像上,有点P1、P2、P3、P4,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1、2、3、4,分别过这些点作x轴、y轴的垂线,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s1、s2、s3,则s1 s2 s3= 。
  本题主要考查了y=■反比例函数中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轴、y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的几何意义,并在解题过程中结合所给的条件,充分挖掘使用相应的解题技巧。
  一、立足双基,梳理知识点
  解决问题首先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最近区域出发,符合学生学情。
  知识点:
  设P(x,y)是反比例函数y=■图像上的任一点,过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A,
  则(1)OPA的面积=■OA·PA=■xy=■k
  (2)矩形OAPB的面积=OA·PA=xy=k
  这就是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并且无论P如何移动,OPA的面积和矩形OAPB的面积都保持不变。
  二、预设问题,做准备工作
  要求学生利用K的几何意义,充分思考。
  问题:对于反比例函数y=■,
  1. S1与S2的大小?
  2. 当0A1=A1A2时,S3与S2的大小?
  问2的设计意图:既承接原题的相邻横坐标等距的意思,又为变式拓展时的表述的正确理解做铺垫。凸显这个条件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加有效地理解题目。
  三、一题多解,把握其本质
  一题多解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审视分析同一题中的数量关系,用不同的解法求得相同结果的思维过程。教学中适当地运用一题多解,可以激发学生发现或创造的强烈愿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娴熟应用。
  解原题:由题意,可知点P1、P2、P3、P4的坐标为:(1,2)、(2,1)、(3,■),(4,■)
  解法一:
  ∵s1=1×(2-1)=1,s2=1×(1-■)=■,
  s3=1×(■-■)=■
  ∴s1 s2 s3=1 ■ ■=■
  学生取名累加法
  解法二:
  ∵图中所构成的阴影部分的总面积正好是从P1向x轴、y轴引垂线构成的长方形面积减去最下方的长方形的面积,
  ∴1×2-■=■,
  故答案为:■。
  学生取名推积木法
  总结:
  解法一用到了函数基本技能:求点坐标,再结合图形求解。
  解法二由图形的特点入手,通过图形的平移变换变成一个矩形,再利用坐标计算。两种方法都体现出了数形结合在解此类问题的优势,并且让学生体会这些基本解题经验。
  四、变式训练,横侧皆看清
  变式训练的目的是对一道题或联想,或类比,或推广,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新题,甚至得到更一般的结论,从而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题的信心,是减少题海战术的好方法,并培养了学生学会如何真正吃透题目,同时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组织和引导的角色。
  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原题中的一些特定的数据和顺序,可以改变吗?改变后还有相关结论吗?你能给出解答吗?
  学生1:发现例题的横坐标间隔都是1,可以改变吗?
  变式1:改变特殊条件为一般条件(例题的横坐标间隔都是1
  横坐标间隔等距)
  过在反比例函数(y=■>0)的图像上的点P1、P2、P3…Pn、Pn 1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段,在轴的垂足分别为A1、A2、A3…An、An 1,构成若干个矩形,且OA1=A1A2=A2A3=A3A4=A4A5…如图所示,将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s1、s2、s3…sn,则= s1 s2 s3 … sn=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解:设=OA1=A1A2=A2A3=A3A4=A4A5=a
  则P1(a,2/a),P2(2a,2/2a)
  Pn(na,2/na),Pn 1((n 1)a,2/(n 1)a),
  解法一:累加法
  s1 s2 s3 … s=a(2/a-2/(n 1)a)=2n/n 1
  解法二:推積木法   目的:进行知识的正迁移。体现数学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式的自主学习方式。学生解决。
  学生2:那么不等距呢?
  变式2:横坐标间隔等距 不等距
  (新编)在反比例函数(y=■>0)的图像上,S1 S2 S3= 。
  学生发现:原式=s1 2s2 s3,可以单个计算,累加。学生解决。
  学生3:发现反比例函数是确定的。
  变式3:进一步改变特殊条件为一般条件(比例系数k如果也不知道呢?)
  把变式1中的反比例函数改成(y=■>0)?
  发现两种解法照样可以解决:s1 s2 s3 … sn=Kn/n 1
  学生发现有些问题,哪怕变成一般条件,照样能够找到规律和一般结论。学生解决。
  学生4:一定要第1个加到最后一个吗?
  变式4:改变结论(取部分的和)
  (改编)反比例函数改成(y=■>0),OA1=A1A2=A2A3=A3A4=A4A5…
  当k=8时,s2 s3= 。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找到规律的同时,学生合作解决!
  学生5:能把条件和结论换个位置吗?
  变式5:改条件为结论,结论为条件。
  (新编)当s2 s3=5时,k等于多少?(知识负迁移)
  效果: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主动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解决。
  学生6:一定要是矩形嗎?
  变式6:从矩形变成三角形
  (改编)在反比例函数(y=■>0)的图像上,若OA1=A1A2=A2A3=A3A4=A4A5…现分别过点A1、A2、A3、…An、An 1…作x轴的垂线段,交反比例函数图像于点P1、P2、P3、P4、P5构成若干个三角形,如图所示,将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s1、s2、s3、s4、s5,已知s4=2,则s1= 。
  解:再次探究规律,sn=■。
  ∵s4=■=2
  ∴k=16,s1=■=8
  发现是什么?发现是一切智慧的起源!只有敢于发现的人,才有获得新知识的动力。在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他们如何去改变,获得更多的、更完整的处理问题的经验。
  在探究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发现的并不比我们少,有弱化条件的,有改变图形的,有找规律的,也有求特殊的,甚至有学生问“会不会有动点问题?”这些发现和改变无疑都是很精彩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张杰中学 312000)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探寻安徽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困境与解决方案,本文以文献法、文件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管理层面,从“教”的教育层面,从“学”的层面和校园文化建设层面呈现出多重困境,研究认为当前应当监管防范,落实政策,鼓励优先;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校园足球活动开展体教结合,双向培训,引入社会优质师资;增加学时、足球教学内容,保证足球教学质量;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足球学习动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扩大校园足
摘要: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多媒体因自身具有的优越性而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探讨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应用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语言教学活动;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096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逐步深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有着其他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优
摘要:本文描述了《答谢中书书》一课的教学案例背景、案例描述以及课后反思。希望能对我们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答谢中书书》;观后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111  【案例描述】  导课:出示课题《答谢中书书》  师:请说说课题的含义。  师:课文题目中有两个“书”字,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第一个是人的名字,第二个
摘要:随着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作为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教学科目,作与阅读在小学语文中属于非常重要的教学部分,这两部分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运用在小学语言阅读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对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汉语知识学习具有积极的影响。传统的小学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求,小学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读写结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具有
摘要:对初中生而言,对开始学习英语时有一定的好奇心,也很想学好,但因为英语是陌生的语言,学起来比较困难,在多次遇到挫折后就慢慢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初中阶段,接触的英语还比较简单,要上课好好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做好英语的预习、复习,非常有助于英语的学习。英语在我国使用的比较多,所以要努力学好英语。本文主要是我自主学习过一段英语之后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生 ;自主学习 ;
摘要: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广大学生更有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使广大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得到显著提升。为了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兴趣得到更有效的提高,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对游戏教学进行渗透就是当前广大小学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和引起重视的问题。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更需要在课堂环节中加强对游戏教学的渗透。基于此,本文就围绕小学数学教学展开研究,进一步分析游戏教学的优势
题记: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此诗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这正如教学改革的步伐,虽有些步履艰难,但前途一片光明————写在教学改革的路上。  回首走过的教学路程,可谓收获了很多,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在课堂上辛勤“唠叨”了十几年,一批批的学生也走出校门走向了社会,但是“革命尚
摘要:初中数学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承担着一定的启蒙责任。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帮助初中生用数学科学的思维模式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43  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实践能力以及解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新时代教育要“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其目标是通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来实现未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全方位地、循序渐进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12  《新课程标准》提出新时代教育要“以人为本”和“素质教育”,其目标是要通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
摘要:龙应台的《目送》描写的是她生活中的细节,细节中包含了浓浓的亲情。《目送》是散文集的开篇之作,文集也以此命名。基于此,本文先写了书中几篇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感受,然后阐述了全书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和人生感悟,即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关键词:《目送》;亲情;人生感悟  引言:龙应台是一名台湾女作家,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目送》,被称为这堂“人生课”中的三本作业。《目送》共分为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