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情感教育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情感教育的实施必要性
  2001年,我国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被正式提了出来,并成为衡量教育教学的重要指标。中学历史教学大纲里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情感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历史情感教育,使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善于探究,善于思索,并把自身置于历史发展当中,获取历史上的成功经验,吸取历史上失败的教训,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在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二、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
  1.教师情感的表达要适当。教师情感的表达要平和、适当,注意情感和理性解释的和谐,既不可毫无表情,冷若冰霜,也不可以情害意,热情过火。历史是科学不是艺术,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历史事实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应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指导学生情感教育的标准。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我们应该深入到当时历史环境中去,不能以现在的视角去看待历史上的人和事,要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教育学生。
  2.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心理和认知特征,设计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初中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方面还有欠缺的地方,教师在设置教育目标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笔者在讲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中曾设计了“匈奴在历史上做了哪些贡献”这个思考题,本来想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明白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个民族所共同开创的,进而使他们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初一学生认知水平所限,对这个问题显得很迷茫,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在设计情感教育目标时,要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
  三、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历史课上实施情感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教师要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情感。情感教育,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情感因素,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达到情感的交融,进而完成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充分备课,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最后,教师在讲课时,要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例如,在讲授战争场面时,教师语言要慷慨激昂,把战争恢宏的场面和战争的残酷性展现出来,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教师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感情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感情,教师要对在历史上做出过积极贡献的民族英雄、政治家、思想家乃至人民群众有着深深的敬意;对出卖国家、阻碍历史发展的人物,教师要充满蔑视,这样学生在感染中也能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情感教育是师生双方在思想上的相互交流,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这种交流的达成。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我认知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把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设计,很少让学生参与进来,这种被动的学习知识的方法是很难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的。
  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来。例如,在准备初一历史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及第十四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两课时,我让学生表演两个历史剧,一个是秦始皇加强统一的措施;另一个是昭君出塞。在准备过程中,无论是演员的挑选还是话剧的编排,我都让学生自己去准备,我只是起到一种指导的作用,结果学生非常高兴的参与到其中,他们准备资料,制作道具,并且很认真的进行排练。其实,当他们真的把自己融入到历史角色中的时候,就会对历史人物形成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二是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自己去探求知识。初中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自己喜欢的历史问题,教师在讲授时,不妨鼓励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历史知识讲述出来,并谈谈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师可以趁机进行点拨,做到师生情感上互动。当然,还可以举行主题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情感的落脚点。
  3.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情感教育。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情感教育的实现,教师可采用讲述法,介绍重要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基本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巧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去探究。例如,讲完汉武帝的大一统时,教师可相应介绍汉武帝消极的一面,如重用酷吏、不爱惜兵力、迷信谶纬学说等,这样学生在评价汉武帝时就会比较全面公正,进而也能在情感上认同人无完人的道理。此外,天津作为近代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有许多名人故居及其它历史古迹,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将传授历史知识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当然,教师在授课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让生观看历史图片或视频录像,对学生进行视听的直接刺激,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初中学生很喜欢参与历史剧的表演,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在讲述《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我中间穿插了昭君出塞的历史剧表演,学生参与热情高,观看得也认真。这样,把昭君出塞的过程、影响,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使学生对王昭君的历史功绩和巨大的人格魅力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的作用。
  总之,从当前历史教育的现状来看,突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历史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严肃、科学的史实,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使心灵得到洗礼和升华。同时,通过情感教育,可以使教师与学生真正建立起一种心灵的沟通,这样我们历史课也不会再是死气沉沉,而是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作者单位:天津第二十中学)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论述<黑暗的心脏>所展现的自由和责任这一存在主义主题.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所以,人可以自由地创造自己的价值和本质.与此同时,存在主义者又强调了自由
新课标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和感悟后学会写作。而孩子们能接触到的最佳读物便是课本里的一篇篇美文佳作。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读写相互影响的工作,重视启发学生注意课文拓展习作的训练。通过课文的学习提高写作能力是一种拓展性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对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加工改造,写出新的内容,建立新的形象。对于小学阶段学习写作的孩子们来说,这是一种将阅读和作文巧妙结合
管理参与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决定其应该参与分配.鼓励管理参与分配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管理参与分配的必要性
最近,澳大利亚出台了中小学科学教育行动计划,计划首先概括了科学教育的性质和目标,接着用三部分讲述了学生和科学课程、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系统的与社区关系等问题。其中,八个行动领域得以确定,分别是科学课程、科学教育评价、科学教育资源、科学教师入职教育、专业学习、科学教师需求、各利益主体间系统的关系、科学教育的社区资源。    科学教育行动计划出台的背景    2001年,澳大利亚政府受当时的教育、培训
TA是继电保护系统中的重要组成元件,其自身特性的好坏及其接线正确性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系统的准确、可靠运行。由于TA二次接线较多而且接线较复杂,以及在其变比试验、伏安特性
提出了当前电力信息系统中流行的技术解决方案背景.将GML地理编码语言用于电力GlS系统中,通过SVG图形可视化策略实现地理信息子系统,并与基于CIM的公共信息子系统一起组成高
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和普及显著地改变了人类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并对传统的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法则提出了挑战.本文探讨了网络文化对其价值、功能上存在的不确定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