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不太平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128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边疆,八里河东山阵地。没有月亮的晚上,浓雾般的瘴气弥漫在阵地,四周全是白茫茫的,让人窒息。帐篷里,我点着蜡烛,整理着牺牲战友的事迹材料。零点时分,连队通讯员急吼吼地闯进我的帐篷,说连长紧急通知:除了站岗人员,全连所有人员携带武器装备迅速向连部集结,不准使用任何照明、不准大声说话。
  二十分钟后,分散在三个小山头的11个战斗班全部集结到位。没有列队,也完全看不清对面是谁。连长压低了嗓门开始清点人数,大家非常安静,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我下意识地把冲锋枪紧紧贴在胸前。因为有过惨痛的教训,这种集结在前线是不常见的。一阵咳嗽声让我知道副指导员老董就在我身边,我小声问他是啥情况,他支支吾吾地嘟囔了几句,大意是:师里通知,在平寨区域的部队紧急清点人数,侦察连刚刚俘获了两名渗透过来的越军特工,审讯中供述我军也有一个士兵疑似被他们俘获。
  “金增胜”——“到!”
  “王喜旺”——“到!”
  除了连长低沉沙哑地喊着名字,四周一点声音也没有,大家尽量压低声音应答。
  “朱浩,朱浩……朱浩!”
  听得出来,连长的声音已经变得愤怒,我猛然惊醒,连忙应答:“到!”
  连长生气地说:“集中精力!”
  老董重重地踢了我一脚,一把拉扯过我的耳朵,小声但是嚴厉地呵斥:“你他妈的答什么到?你是朱浩吗?”我立马堵着他的嘴:“老哥,小声点儿!点完名跟你说!”
  朱浩是与我同年入伍的老乡,二排四班的战士,大家都叫他浩子,和我一样,都是1983年高考差几分后,放弃复读参军的。浩子的父亲是军转干部,对他要求很严格,给他定的目标就是到部队后考上军校。我们有着共同的大学梦,在部队里,我俩除了训练就是学习。我们部队是甲级战备值班师,训练强度非常大,10公里负重强行军、5公里武装泅渡等课目足以让人崩溃。进入云南马塘,在艰苦的、魔鬼般的三个月临战训练阶段,每天要冲150米的陡坡二十多趟,军事地形学课目要求我们在不通车的大山里找点,走了三天两夜,差点被在深山里偷种大麻的山民暗中用猎枪打死。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按照学习计划,每天抽空看书复习。
  老董斜着小眼瞪着我:“你小子不会说这事与你们学习有关吧?”我说:“还真是瞒不住你老哥!”
  部队从山东潍坊摩托化开进到云南,加上临战训练和阵地换防,我们的学习资料已经丢失殆尽了,无米之炊可难坏了我们。参战中期,我从战斗班调任连队文书。一次,连队要我安排人去麻栗坡和落水洞军部领取装备,我点名要浩子所在的四班去,并关照四班长,给浩子一点儿时间去一趟新华书店。那时边境的小县城的新华书店并不常备一些高考用书和资料,但这家伙锲而不舍、死皮赖脸地缠上了新华书店里面的一个漂亮女营业员,她叫阿雪,那年18岁。在那以后,我有机会见了一次阿雪,我立即对浩子佩服得五体投地了。高挑的身材,标致的脸庞,轻启朱唇,甜柔的声音就马上让人身心愉悦,她文静害羞,就像是一个说着吴依软语、来自江南水乡的清纯女孩儿。
  浩子使尽了浑身解数,硬是在40分钟时间内,让阿雪认识到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军人,不是另有所图,因为战场纪律规定:禁止与驻地女孩挂钩拉线、谈恋爱。那时的浩子也算得上是英俊小生,阿雪不仅拿出了自己的学习用书给了浩子,还帮他联系到了文山州和昆明市的新华书店,请他们帮忙配送。这家伙有心计啊,坚持说他要自己来取书,还要当面付钱和感谢,理由说了一大堆,结果如愿得到了阿雪的联系方式和家庭地址。
  时间过得飞快,残酷的战争让我们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浩子和我都在火线入党并受到了嘉奖。参战半年了,在接近轮战换防时,部队接到军委命令,作战计划延长半年。我把这个消息告诉浩子时,想不到这家伙突然跳了起来,大喊一声:“好!”接着给了我一个紧紧的拥抱!我不知所措:是学习学傻了吗?
  那天,浩子给我看了阿雪的照片和来信,还有他俩的合影。阿雪写给他的信几乎是每天一封,已经被浩子按照时间顺序订在了一起,浩子说阿雪就是他全部的精神支柱,为了她,一定要考上军校,然后拿着录取通知书向她求婚。我怅然若失,这家伙早熟啊,瞒着我,居然有这般的进展!
  一天,浩子请我帮忙,说要去阿雪那儿取书,如果有出公差机会的话,一定要安排他去,不行的话他就步行过去。从连队驻地到县书店抄近路要翻越六个大大小小的山头,步行的话单程要两个小时左右,来回就是近五个小时。我有些生气:“疯了吗?你只有晚饭前后有机会偷偷溜出去,不停地赶路,零点前还不一定能回来!这个区域形势复杂,地雷密布,越军特工渗透得厉害,我帮不了你!”
  浩子有好些天不理我了。这天,他对我说班里、排里的事情他自己搞定,如果连队点名或者查岗,请我帮忙找理由顶顶。我没有理会他!浩子还是去了,带着两颗手榴弹、一枚小手雷(光荣弹)。出发前,他到我帐篷里告诉我,他预计会在夜里12点前返回。不等我说话,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老董低着头,一直沉默着,像是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事情啊?你俩就要出名了!”老董站了起来,情绪开始激动,眉头紧锁在了一起,不停地看着手表。他一根接着一根地吸着烟,在帐篷里不停转圈,不时用拳头捶打着身边的弹药箱。在基层连队,文书一般还兼着军械员,要管理全连的枪支弹药和其他装备,由于构筑工事、开辟通路的需要,除了子弹、手榴弹和各种地雷之外,连队还要囤积大量的雷管、导爆索和TNT炸药。我工作、睡觉就在这弹药仓库里。
  空气越来越凝重,四周死一样的沉寂,能听得清手表的滴答声。我越来越自责,越来越害怕。那时候,我们连队除了连部一台手摇有线电话,没有任何其他通信装备,天知道此刻浩子在哪里?我甚至想到带上几个老乡去找他回来。我不敢直视老董,他严肃、揪心的表情让人不敢呼吸。
  滴答滴答的声音伴着老董一步比一步沉重的脚步声,我们的心情越来越复杂,似乎已经闻到了不祥的味道。我看了一下手表,已是凌晨2点多钟了。老董突然一把拉起瘫坐在床上的我:“咱俩现在去营部报告!”
其他文献
雨淅淅沥沥地下  水汽微茫中  我向东望  望向故乡  路一直通向记忆最深的地方  那里的一面墙上挂着她的一张黑白照片  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一条条褶皱  照片中的她却是那样年轻美丽  不远处的厨房里  她从未停下过忙碌的脚步  此间几十年  她甘愿交付自己的年华  忍把青丝换成白发  雨一直下  回望家中的书架  一本本书沾染上厚厚的尘埃  仍掩不住其中蕴含的光芒  我仿佛看见十几年前的你  抚过
高考真题  (2018.全国卷Ⅲ)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满分展台  时代激荡发展,理念荟萃精华  广
这天,我正在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抬头,透过窗户看见了一轮圆月,它在漆黑的夜幕中显得那样皎洁可爱。  一个奇异的问题突然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没有黑夜,月亮还会如此动人吗?  我惊异于我此刻的思维,它竟与二十多年前史铁生的思维若合一契。他在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行动自由,听到了无数次或真诚或虚伪的宽慰:“不用与他人比较,你没有什么不同。”史铁生自然是不信的,我也不信。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在比较
烟花是幸福的漫天爆炸,于是,我跟自己说好,要等到天黑,再去看一场烟花,要从开始看到结束,从看清到看懂……  当烟花直指天空时,数不尽的火星宛若金砂,像是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早已蓄势待发,只待那一声令下,冲向前方。无数条金灿灿的蛇卷曲着飞上天空,在空中傲然绽放,花瓣如雨,一簇簇照亮了整个世界。  她是如此高贵,又如此短暂!人们往往只看到她明媚的身影和绚丽的笑容,岂会了解她灿烂过后香消玉殒黯然神傷的痛楚呢
高考真题  (2018年上海卷)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譹訛自拟题目;譺訛不少于800字。满分展台  做自己的主人  上海一考生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摘引文题材料入题。)  之所以有这样的心态
翻开泛黄的书页,在水声潺潺的黄州赤壁,我看到了你,灰白的胡子上沾着几滴酒珠,沉沉地打着鼾。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你,而正是这次跨越千年的相见,成了你我友情的开端。  当年你风尘仆仆地从眉州入京为官,抱着报效国家的良愿,对皇帝说出你所认为的治国良策。皇帝只是一笑,摆摆手,因为在他心中,王介甫的新法才是富国强国的正确道路。你三番五次地下乡查证,又三番五次地面见皇帝,告诉他这新法对百姓造成的伤害,告诉他因无力
不同于“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激越昂扬,“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从容别有一番动人的味道。这味道淡雅清新,香远益清,让人醉心其中。  淡然是恬静安然的情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毅然决然地逃离官场“樊笼”。因为不想近墨者黑,不想陷于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他选择过起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生活。寄情山水、饮酒赏菊、昼耕夜诵是陶渊明告别官场后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后不久,王母娘娘又要过大寿了,师徒四人均在受邀之列。  这天,师徒四人共赴蟠桃会,来到宾客休息厅,孙悟空实在受不了唐僧的唠叨,称有事便出去了。  闲逛间,正巧太上老君迎面快步走来,他便道:“咦?太上老头儿,这么急急忙忙的,莫不是你的仙宫着火了?”“大圣所言差矣。我这是急着去向王母娘娘拜寿哇!大圣,你也是吧?快随我一起去吧。”  两人刚进入凌霄宝殿,只听玉帝一声大喝:“來人,
每当家中唯我一人时,四周只剩下无边的静默,宛如没有星星的寒夜。  因此,无论我做什么事,总能听到时钟富有节奏的滴答声,这声音常常使我感到躁动不安。于是,我总会将它的电池卸下或干脆将它捂在厚重的棉被里。而当心静如水时,我会端详着时钟,屏住呼吸,凝视着秒针分针无情地转动。突然之间,我竟有些害怕,害怕时间走得太快,怕只剩下我一个人停在原地,落于人后。  时间如魔法,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就像鲁迅《故乡》
曾看过蒋勋一篇《“够了”的快乐哲学》,文中讲述的一个故事颇有意思:一家冰激凌店的老板,几十年来店门前每天排起长龙,但他从未有扩大产业或开几家分店的野心。他好像有一种“够了”的感觉,只要每位吃到冰激凌的顾客都很快乐,这就够了。  为何“够了”?这涉及一位“冰激凌商”的自我定位与修养。没有足够的实力去与早已成就斐然的大商家硬拼,不如就换个小小的目标,如此,也不愁没成就、不快乐。  而在这争先恐后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