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界·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989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二文化,多媒体教学打破了学校和课堂的时空限制,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间。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够创造一种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媒体;综合能力;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间,有利于声、像、文教学一体化。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学校课堂,以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实现“三个面向”目标的有效途径。这种先进的智能型教学媒体,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不仅能完成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演讲、问答、讨论、练习及学生自学等内容,还能创造和完善新的教学方法。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是上好每一节课的前提。而教师运用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观材料,如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的音乐背影、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等,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触景生情,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例如,在讲解“圆的周长”时,首先,笔者提出问题: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周长?怎样度量长方形和正方形才能求出其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笔者追问:我们在学习以上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时,主要研究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笔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并且唤醒了学生对以前知识的记忆,之后笔者引入新课——圆的周长。其次,在学生有了初步认识后,笔者利用计算机演示直径大小明显不同的三个圆的滚动,使留下的滚动轨迹长度呈现不同的颜色的情景。之后笔者运用计算机生动的演示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笔者找准知识的新生点,把握住知识的发展契机,合理过渡。之后学生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直径较长的圆则周长亦长,直径较短的圆其周长也短。最后,笔者用多媒体验证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从而引出π值。在介绍π值时,笔者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演示π的来历,以及数学家祖冲之的生平,这样生动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π值的印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在接受信息技术教育,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总是要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产生联想。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如果能够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丰富有变化且能提高學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充分激发。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笔者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长方形及正方形的物体,并且用红线沿长方形及正方形物体的四条边走一圈;然后提问“什么是周长?”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引出长方形及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组成的,使学生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四条边的长度的和。
  2.鼓励质疑,培养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多方面寻求正确结论,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同时,当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想法时,教师要予以支持和鼓励,并给予合适的评价,让学生敢想、敢说。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通过课件演示“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后,笔者让学生用长方形纸折出它的二分之一,这时就出现不同的折法,笔者运用多媒体将不同的折法展示在屏幕上,而后提问:还有不同的折法吗?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刚才这几种折法的折痕都经过中心的一点。我想问一下,经过这一点任意折是不是都能把它平均分?”这位学生话音一落,其他学生开始议论起来。笔者因势利导,让其他学生按他的方法试一试,最后学生得出的结论正和那个同学提出的一样。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既激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保护了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的求知欲望。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感受美是审美的起点,也是教师进行美育的起点。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它以感性的形象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并与人的生理、心理相协调,能引起人们愉悦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其产生审美情感。
  例如,在教学《草原》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播放草原全景视频,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原、白色的羊群、豪放的歌声……学生用眼睛看、用耳朵听,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以及草原人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对草原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2.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对数学美做过描述:“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一切。”因此,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不仅能够充分展示数学美,还能激励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或使用到的长方体,如牙膏盒、铅笔盒、字典等,然后定格其中一个物体,去其形体只剩框架,用多媒体动画展示长方体本质:依次将长方体六个面的相对面移动,两两重合,得出长方体有6个面,且相对面面积相等;棱闪烁后飞出,依次排开,并且将长度相等的棱纵向排开,得出长方体有12条棱且每组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闪烁长方体的顶点,得出长方体有8个顶点。综合以上内容,得出长方体都具有以上特征的结论,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多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涂江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反思情境[A].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
  萧顺欢.浅谈在科学课中有效使用多媒体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70-171.
其他文献
航天精神对大学生责任感培养具有正面效应,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以弘扬航天精神为途径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中,注重以书传"道"、以教解惑、以物结情、以行励志,探索了通
通过探索纳西东巴宗教文化心理调适机制的思路和方法,从多维度挖掘整理该民族心理治疗与干预的内涵。
财务舞弊案件在全球层出不穷,ACFE在《2016全球舞弊报告》中提到,传统的公司及企业由于欺诈的原因在一年内大约损失了5%的收入,所有的案例损失总和超过了63亿美元,我国证监会
针对现有网络化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NCS)依赖网络固有资源进行容错控制设计方法的局限性,以及多性能指标约束下控制器设计的保守性问题,分析了现有离散事件
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90亿元,认购对象是当地的国有企业。本文研究国有企业定向增发对投资者利益的损害,首先分析该公司的投资价值,然后分
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较为合理的结构形式,一般都有很好地经济性。为了在750kV变电构架结构中大力推广钢管混凝土结构,同时为桥湾750kV变电站提供设计依据,进行了750kv钢管混
架空输电导线受到施工破坏和外界环境长期作用容易产生散股,甚至断股现象,及时对其进行诊断和检修对于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具有很大意义.采用巡检机器人搭载视觉检测装置巡检是
为了克服原始萤火虫算法(Glowworm swarm optimization,GSO)对于高维、多峰函数寻优精度不高和后期收敛速度较慢的问题.为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步长萤火虫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