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信念的火种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a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笔者所在的济南市育贤第四小学,坚持学校的育人目标,创建了以“红色传统与文化”为主题,以“传承英雄精神”为特色的德育品牌。其中,持续时间最久的就是“学习雷锋精神”。
  提到雷锋精神,首先会想到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13年,習总书记强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而在育贤四小,问起孩子们什么是雷锋精神?孩子们在告诉你答案的同时,还会提到一个人的名字。他,见证了育贤四小一代代学子的成长,见证了学校的迅速发展,更是跟我们一起携手将雷锋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的故事要从12年前说起……
  寻找雷锋的战友
  12年前,在报纸的一个小小角落里,有这样一个报道:揭开尘封了44年的回忆。内容主要描述了在1962雷锋与刘成德一同参加沈阳军区报告会,两位英雄互留赠言。当得知雷锋去世的消息后,刘成德便下定决定将雷锋未走完的路继续走下去。他是我们身边的活榜样。我们一直让学生向雷锋学习、学习雷锋精神,如何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明白理解,将雷锋精神落到实处呢?这一直是我们当年的困惑,因为我们明白:再多的说教,不如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去体验。相信有这样一位真实的“活雷锋”更有感染力、说服力。
  初见大爱的胸怀
  当我们告诉孩子们要去见“雷锋的战友”时,孩子们兴奋极了,特别想知道当年刘成德跟雷锋发生故事。孩子们围坐在老人身边,聆听当年雷锋的平凡故事,讲述自己跟雷锋相逢的美好时光。聆听时,孩子们的眼睛是亮的,充满了好奇心。我们惊奇的发现,很多同学为了这次的见面会下了不少功夫,自发地上网查找了刘爷爷的事迹、雷锋的语录……
  交流到最后,当得知老人用省吃俭用省出的微薄资金去帮助更多的人时,再看看简陋的房屋,孩子们的眼中闪着泪花。同学们用标准的队礼和鲜艳的红领巾表达对刘爷爷这一辈子无私奉献的崇敬之情。在这之后,每年孩子们都会去看望刘爷爷,自发地拿出压岁钱,给老人买些生活用品,和老人一起做好事。
  学校多次邀请刘爷爷进校为孩子们讲述雷锋的事迹,一起见证学校“小雷锋”的成长。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孩子们通过讲故事、谈感受、做好事的形式将雷锋精神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个人,也促进了自己的成长。
  重温“回家探亲”路
  经过我们的多方报道,口口相传,刘成德的事迹传遍了整个长清区。长清区归德镇政府建起了全国第三个雷锋纪念碑和刘成德事迹展览馆。我们的孩子听到这样一个好消息高兴极了,纷纷嚷着要去纪念馆参观。就这样育贤四小的孩子们又一次踏上了“回家探亲”的道路。
  我们同刘爷爷一起来到雷锋塑像前,重温了雷锋的赠言,在展览馆前同唱《学习雷锋好少年》,并一起重温雷锋的无私奉献,一起回忆老人数十年如一日做好事的光荣事迹。在展览馆内宣传报道墙上,孩子惊喜地发现,竟然有12年前,刘爷爷第一次来学校的照片。孩子们不由得感叹,时光飞逝,可是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却传承了无数个春秋。在参观时,学生高领就在自己本子上写下了:“雷锋精神,在刘爷爷这发扬光大,更需要我们少年儿童传承下去。”学生陈俊熙说到:“看到刘爷爷的事迹,让我真正理解了做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的深刻含义。我要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在生活、学习中,去帮忙更多的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雷锋精神!”
  不断进取的锐气
  每到三月,人们会听到这句话“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但在十多年间,育贤四小这里“雷锋”从未离开。全校师生、家长都以雷锋为榜样,走上了“成德”之路。学生涌现出了一大批发奋学习、乐于助人的“学雷锋好少年”。像拾金不昧的周广鑫,捡到了4000余元和两部手机,跟妈妈一起送到了住在长清区的失主手中,失主衷心感谢;谷可欣一直护送残疾同学上学,从未停下助人的脚步;代昊隆同学捡到钱包后,立刻送到了派出所,失主为了感谢学校的培养,感谢学生的拾金不昧,送来了锦旗和感谢信;还有多年坚持到敬老院、社会福利院、军区干休所送温暖的学雷锋服务队……这些同学的行为,只是育贤四小学生的一个小小缩影。十多年的学雷锋、走“成德”路,已让孩子们将拾金不昧、做好人好事的行为融入到生活的一点一滴中。雷锋精神也从多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例如,学校操场还是柏油地时,坑坑洼洼,学校足球队从不喊累,奋勇拼搏,在足球比赛中拿下了一个个辉煌成绩;无论严寒酷暑,学校京剧社团风雨无阻地训练,从原来的害羞不敢张嘴,到经历全国、省市区各类比赛,至今,小演员脸上总挂着自信的笑容。孩子们的这些巨大变化,让老师们欣慰、让家长们高兴,学校也在此理念下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育贤四小的孩子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雷锋精神在他们身上延续。相信,雷锋精神会代代相传,雷锋精神在育贤第四小学会永放光芒!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育贤第四小学)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学会近日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领航计划”,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工作的引导,提升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水平,提升普通高中育人质量。据悉,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6月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德智體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据介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德育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養成教育”是整体德育中重要环节,其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是通过有效地培养和训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虽然教师在平时的德育课中都强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缺乏有效载体。与以前相比,现在学生的意识独立,有自己的见解,接收信息快,教育方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为此,笔
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往往是陌生的,为缩短新教师职业成长期,提升新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在教师在职培训方面做文章。深圳市宝安区注重新教师培训效果测评与成果固化,为新教师建立专业成长档案,助推新教师职业成长。此举被业内称为入职新教师在岗培训的“宝安实践”。  “雏鹰成长计划”解读  深圳市宝安区新教师培训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培养一批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新教师;切实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
2019年,笔者任教六年级。翻看教材,发现虽然进行了教材的培训,可真正要进行教学时,真的好难!就说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里的《感受生活中的法律》和《宪法是根本法》,有了五年级时学的知识,学生都有了一定了解,知道法律保障了人们的权利,也规定了人们的义务,能够了解到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要让学生真正了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涉及哪些法律时,又成了难题。毕竟,对小学生而言,法律还是抽象的、枯燥的。
王恩奎在2019年7月10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学生体质状况主要存在体能部分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反映心肺功能的肺活量继续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等方面问题。肥胖学生若不及时控制体重,甚至还会出现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等“老年病”。肥胖青少年免疫力较差,较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青少年
学生作文能力是其语文综合素养的具体体现,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小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的不足,在写作学习中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尤其是作文学习中,语言干枯、思维混乱是常见问题。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缩写故事”,帮助学生最大限度上缓解、克服写作障碍,训练学生良好的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奠定语文写作基础。有鉴于此,本文从“缩写故事”的关键方法入手,讨论小学语文缩写故事的教学策略。  故事
部编版小学语文将语文“要素”分布在各单元,每一单元语文要素落实是一个重点。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具体阐述与解读文本,突出语文要素,引导学生确定学习重点值得思考,也很有必要。  详写有其“道”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寻找详写的密码,纵观小学语文要素,在五年级上下册分别指出:“结合具体事物写出人物特点、把一件事重点部分写具体。”六年级上下册指出:“把重点部分写详细,详写重要部分。”在低年级教材中也有描述
“三步四环节表现性教学”是以学生“学会表现”为研究的切入口,以“学会表现、聚焦学会创新”为基本理念展开研究。“三步”是学进去——讲出来——写下来;“四环节”包括设计前置学习环节(自学);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对学);学生上台展示环节(群学);评价激励超越环节(落实)。运用表现性评价标准,实现课堂教学与设计的一致性,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设计前置学习要领  苏联数学家斯托利亚说:“积极的教
编前语  音乐是人类的重要艺术形式,是一种超越语言的沟通思想与感情的工具。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音乐。我国古代先贤也早已认识到,音乐教育与音乐素养对于人的个体发展以及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早在周代初期,周公即制礼作乐,改造和发展殷商的礼乐,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春秋末期,孔子则进一步巩固与传承了礼乐文明。《孝经》也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研究表明,语言和音乐是人类社会两种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累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其过程是知、情、意、行转化的过程。浙江省金华市荣光国际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世界公民意识和能力,首先在生活领域中拥有追求个人幸福的能力,进而能够推己及人,在公共生活领域增加共同福祉,并能够在世界舞台上,通过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态度和行动,最大程度地实现自我潜能。学校开设特有的“德育模式”系列,品德课程教学中结合阅读百本名著及观看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