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之韵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damiao_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岂弟君子,遐不作人~~。……”
  一位远道而来的老师,从富阳永兴学校二(1)班教室门口路过,里面传出低回婉转、悠扬清丽的歌唱般的声音,他以为是音乐老师在教唱歌。陪同他参观的老师告诉他,这是陈琴老师在教学生吟诵古诗。客人不禁驻足聆听,不觉陶醉其中。
  这位陈琴,就是闻名遐迩的“素读”的倡导者。
  陈者,久也。她的琴里储存着祖国几千年的文化典籍;她的琴弦弹拨出的每个音符,都散发出浓郁而醉人的文气。
  琴音悠长,其韵无穷。
  二
  陈琴的启蒙老师是外婆。十岁以前,外婆教她背诵了大量的国学经典。外婆的启蒙谈话,她至今记忆犹新:“读了《易经》走天下;读了《增广》会说话。”外婆教她背的第一篇文章是《太史公自序》。随后便是《滕王阁序》《兰亭集序》等古代名篇;接下来是《唐诗三百首》《楚辞》《诗经》《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以及《易经》中的部分文字等等。
  1990年,她大学毕业,才发现,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还不及外婆教的三分之一;才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文化低!
  问题,陈琴老师看到了,许多目光敏锐的老师也看到了。
  陈琴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不但看到了,而且作为一个老师,她身体力行去改了。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用她的勇气、远见、智慧、学识和责任感、使命感“改”出精彩来了。
  中国不改革开放没有出路;同样,中国的语文教育不改革也没有出路。
  三
  陈琴的语文教育理念就是两个字:“素读”。
  我百分之百地赞成“素读”!对于小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古人是“先背诵后开讲”,陈琴是先粗知大意再背诵。“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是有些难为小孩子。我十分欣赏“粗知”二字。有些东西学生“甚解”不了,也无“甚解”的必要。当今,有人把白话文也拿来条分缕析,掘地三尺,寻找微言大义,就更无必要了。
  2011年12月,我到富阳永兴学校听了她的课,那时,她刚接了一个一年级的班。小朋友在背《诗经》中的诗,背得神采飞扬。陈琴告诉我,她的学生入学四个月,已经会背《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
  “语文课本还学不学?”
  “期末考试前的一个月,我让学生读一读,把要求写的字写一写。现在要我的学生去读‘人口手足’‘山石土木’《乌鸦喝水》,那不等同于喝白开水?”
  我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确如此。”
  第二学期—— 一年级下学期,我又来到了她的班。她的学生已经能背120多篇古诗文了。课堂上,小朋友背诵《木兰辞》的表情,让每位听课的老师激动不已!陈琴对我说:“一年下来,学生人均识字2000多,能独立阅读《民俗绘本系列》《成语绘本系列》以及自己买的儿童读物了。”
  是的,读完“三、百、千”,就能认近2000个字了。认2000多字,基本上就能阅读了。
  读完二年级,她的学生已经把《老子》《庄子·逍遥游》《大学》《中庸》《滕王阁序》《兰亭集序》《岳阳楼记》等经典烂熟于心了。
  好呀,李白“六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我们今天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呀?
  四
  陈琴在永兴教的学生,今年已经读三年级了。下面是她三年级的素读课程内容安排:
  《论语》《孟子》《笠翁对韵》;《古文观止》《战国策》《史记》中的散文20篇;《诗经》及唐宋诗词60首;国内外当代诗文10篇。此外,还要引导学生读经典儿童文学名著30本。
  故事一:
  一天,她的读一年级的学生羊昱乘见爸爸下班回家郁郁寡欢,上前问道:“爸爸,什么事不开心呀?”爸爸叹了口气,说:“在公司里遇到点麻烦事。”昱乘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爸爸,你‘为之’没有呀?去‘为之’呀!”爸爸喜不自胜,脸上的阴霾顿时一扫而光。原来,陈老师刚教完小古文《蜀鄙二僧》,学生引用的正是该文中的话。
  故事二:
  学完《老子》,有一天,七岁的源源一进家门就说:“妈妈,我告诉您,《老子》幸亏只有81章,要是再多几章,我可就一无是处了!”
  妈妈惊讶:“为什么呀?”
  “我告诉您,老子可真的是有智慧,他几乎把我所有的缺点都说到了。您知道吗?以前李岚熙用棍子敲我,我就会用更粗的棍子去打他,老子说‘夫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以前班上有人欺负我,我就会想办法以更强硬的态度对他们,老子说‘柔弱胜刚强’。我以前洗脚经常只洗右脚,不洗左脚,老子说‘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我昨天悄悄地把左脚洗了好几遍。现在终于把老子的81章学完了,如果还有几章的话,那我的缺点不是还会更多吗?”
  这是陈琴的学生徐子琪给饮酒过量、深夜归来的父亲写的一首词:
  如梦令
  常记天河北路
  爸爸饮酒过度
  醉眼闯红灯
  却被警察捉住
  呕吐,呕吐
  引来野狗无数
  爸爸读后,从此再也不无度饮酒了。看,一个有文化的小学生,写出来的文字多有力量!书能改变人,学生写的文字也能改变人。
  下面再看看刚上三年级的陈种民写的一则日记。
  玩滑板(2013年9月23日)
  吃过晚饭,回家经过秦望广场,老爸忽然说:“儿子,今天在秦望广场玩一会儿滑板,好不好?”我为爸爸的举动感到很惊讶!
  广场上很热闹,有跳舞的,有卖玩具的,有玩沙子的,有溜冰的,还有玩滑板的……
  一开始,我要爸爸扶着,后来爸爸说:“如果老鹰舍不得把小鹰推下悬崖的话,小鹰永远也学不会飞翔,你也是如此。”于是,我就开始自己慢慢地琢磨玩滑板了。一开始我只能滑一米左右,然后慢慢地增加到三四米,再是十来米,最长一次竟然滑了四五十米。妈妈远远地看见了,惊讶地说:“会滑了嘛!”我一得意,竟然从滑板上跌了下来。
  大约滑了一个小时,我已经玩得筋疲力尽、满头大汗了,爸爸说:“差不多了,今天就到此为止吧。”于是我收拾好滑板回家了。
  这是原汁原味的日记,老师没改一个字。陈琴的学生到了三年级才写作文(包括写诗)。她没有任何作文指导,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好了,就发到她的博客上,她浏览一下,加以评点就行了。学生书读多了,语言有了,语感有了,一旦有了对生活的感受(读书也是生活的积累),会写出好文章来的。陈琴的“素读”实践,让我对此观点更深信不疑。
  五
  陈琴的教法也很独特,叫“吟诵”,或者叫“吟唱”。她教学生背诗文的调子很好听,是正儿八经的“老古董”。“老古董”在她的课堂上焕发了青春。她的吟诵,其实就是一种信天游式的自由歌唱,就像京剧唱腔里的“散板”。这是她的学生之所以背得快的一个重要的或者说根本原因。正如一首歌词,唱,则易记。京剧《野猪林》中的“大雪飘”,有几十句,我能唱下来,让我背,就难;背不下来,就去哼,一哼,就想起来了。当然,好的朗读也有助于记忆,因为声情并茂的朗读也是有语调的,像优美的音乐。所以人们称优秀的朗读为“美读”。
  六
  陈琴的大脑里装着祖国几千年的国学经典,她的琴里发出的音符能不文气冲天吗?
  一个文气冲天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能不牛吗?
  一个有课程意识的教师,他的学生吸收的营养能不丰富吗?能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吗?
  一个会吟诵(会美读)的教师,他的学生的情感能不丰富吗?能没有灵性吗?脸上能没有阳光吗?
  琴之韵,韵无穷。
  (作者系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 刘忠信)
其他文献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是拥有20年办学历史的12年一贯制学校,在校长王教凯的带领下,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走出了一条以“于自然中植一棵幸福的树”为办学文化,以追求“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办“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学校”为目标定位,以面向未来,争创三强两优一领先为探索途径的特色发展道路。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逐步探索面向未来的领先教育。  《教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同济小学举办了隆重而简约的35周年校庆典礼。35年的探索和守望,35年的灿烂与辉煌,凝练了学校底蕴温厚、内涵博大的校园气质,塑造了学子们阳光自信、百折向上的独特性格。  社团展示活动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明德小学开展了社团展示暨校艺术节成果汇报活动,此次参展的社团达60个,活动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开展,共分展示、展览和展演三项内容。  春节与年画  年画是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
2014年的春天,来得极为特别,刚刚进入4月就已经是百花盛开,春色满园了。人们争相出门,踏青拍照,然而这些却都抵不上我心中的喜悦。因为在这个春天,我能有幸“影从”著名教育专家吴琳老师,成为她的学生,这令我无比兴奋。“影从名师”是北京西城区教委对青年骨干教师的一个培训项目,“影从”,就是像影子一样跟随名师,一起工作,一起学习,一起备课、上课、听课,感受名师的思想境界,学习名师的工作精神。虽然“影从”
2011年3月我成为了吴兴区“盛新凤‘和美’语文工作室”的学员。这两年来,我在导师的引领下,在同伴的帮助下,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用自己的实践奏响着“和美”语文之曲,收获着快乐,享受着自己成长的欣喜。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在工作室里,我们学员一起学习,一起研究,每个人富有个性的课堂让我获益颇多。虞好老师的清新,姜祖衍老师的大气,孟丹老师的活泼,叶淦林老师的风趣,孟丽老师的知性,董翱老师的深刻,施
说对这首《清平乐·村居》一见钟情,并不恰当。初读这首词,我并没有多少感觉,更谈不上喜欢,只是读到后来,读到“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觉得甚是可爱,妙趣顿生,便喜欢上了这首词,看到了另一个稼轩先生。由此,有了三读《清平乐·村居》。  一、一支浪漫的儿戏曲  我常自诩是个痴人,痴痴地听音乐,痴痴地看图画,痴痴地游荡在文字中。  我一读《清平乐·村居》,头脑便是这等简单。由“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
《搭石》是一篇散文,再现了农村生活中几个非常平凡的镜头,文笔清新,意境优美。这种美,是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很难找到的,是正在茁壮成长的学生急需的精神养料。我感动着,思考着,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反思着。  一教:“一朝悟罢正法眼”,扎实语文之根  在急于把精神养料浇灌在学生心田的激情驱使下,有了我如下的第一次试教思路:  1.感知,认识搭石是一种渡水工具。  2.感悟,欣赏搭石是一道风景。相机感悟一幅幅生
今天听一位二年级语文教师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在景色宜人、空气清新的森林,在赏花聊天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妈妈把雨衣递给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了萨沙,弱小的萨沙看到蔷薇花被大雨打掉了两片花瓣,就心疼地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粉红的蔷薇花上。萨沙学会了保护弱小者,他不再是最弱小的了。  课堂上这位年轻教师非常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既通过图片观察森林景色的美好,引导学生运用“森林里的
引言:成长轨迹,思想坐标  “每颗星都有固定的意向轨迹,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坐标。教师的成长轨迹,应行进在自己的教学思想坐标中。”  ——林春曹  我出生在祖国江山一片红的20世纪70年代初。记忆中的童年时光,就是乡村的田野、池塘、草垛、伙伴,从早到晚,自由自在,田野里打滚,池塘边垂钓,草垛上攀爬,伙伴间嬉戏。也不知从哪天起,我这个村野小顽童倏忽间一下“开窍”了,读书作文慢慢成了我的所爱,小学、初
一、融入文本,奠定思想基调  1.细读课文,品味文字  《月亮湾》是一篇写景散文,描写有序、详略得当、用词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简洁又不乏生动,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山水秀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田园风光。  文章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我捧书反复朗读直到对文章的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感悟、对书中的景物有所理解后才罢手。接着我闭眼冥想,让书中所描绘的景象在脑海里一遍一遍地复现,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那么,我
【评价指标】  一、阅读能力评价指标  1.能发现拟人体童话的特点。  2.能通过表演、分角色朗读读好人物的对话。  二、写作能力评价指标  1.能通过游戏表演创作拟人体童话故事。  2.能编写一个拟人体童话,并尝试写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内容介绍:“创作拟人体童话,尝试写好人物的对话”是三年级的一次训练主题,本单元选择的典型例文是苏教版教材中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