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完全就是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殊不知,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社会,这种教学方法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变得非常被动,只会被动地接受,根本不会思考,不会动脑筋。最终会让学生对数学丧失兴趣,认为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就是接受,根本没有乐趣可言,导致厌学的产生。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为了适应当代年轻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我们教师作为培养下一代的主力,一定要尽全力改变这种现状,努力寻找寓教于乐的方法,创设快乐轻松的教学环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自觉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用方法。
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首先是要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无论是校方、教师还是相关的教育部门,大多是只看重成绩,只看重升学率,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那都不是问题。其实这是非常可悲的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相对以往有所改变,但是在一些地区因为教学资源有限,或者各个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相差悬殊,造成了学校的择优录取。学生们当然就成了挤独木桥的山羊,为了体现教学水平,为了得到家长及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教师也就顾不上什么方法、能力了。在一切都是分数说了算的环境中,教师也只能是采取应试教育了。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均衡教育资源,避免这种择校情况的发生,切实贯彻执行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我们教师要摒弃这种思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重。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从繁重的、被动的环境中解放出来,首先要减轻分数对学生的压力。我们可以私下通过自己的提前分析,为优等生、中等生和稍稍落后一些的学生分设不同的学习目标。然后在课上通过不同的提问、练习、作业等一些方式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自信,激发学习兴趣,从而爱上学习。教师的教学成绩也会在无形中展现给领导和家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而且这种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是体现了素质教育,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尊重的前提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还要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这里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果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他们会轻松自然、心情愉快当然有心情学习,即便是我们大人在一个自己厌恶的人际关系中都会感到不满与愤怒,无法安心做自己想做或者是应该做的事,更何况是小小年纪的小学生呢?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和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促进我们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师应创设激励的情境,让学生苦中求乐。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任何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表现欲,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得好,能够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建立自信,那学习的动力就会势不可挡,学生会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以得到教师的肯定。這里我们要做好的一点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出错,当学生在失误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办,一定不要批评挖苦,更不能讽刺,要用语委婉,鼓励学生再想想,一定要给学生留足面子,这样他才会在下一次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甚至有时我们还可以故意地设置一些学习障碍,激发学生在困境中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建立自信。例如,我们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反用这一节时,在学生掌握了像“ 13 ×36+87×36” 这种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出示类似的如(1) 13 ×36+16×36+71×36;(2)99×36+36;(3)101×36-36等类型的深化练习题。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会发现,这与我们以前讲到的“a×c+b×c”类型的题有点相似又不完全相同,这时他们会感到有点难度,但是又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出解题方法,这时就激励了他们的动力兴趣,我们教师也可以略微诱导一点,学生会很快就找到解题点(1)是(13+16+71)×34的反用,(3)是乘法分配律对减法的反用,这些题其实都属于反用这种类型的变式题。学生通过努力在困境中找到解题方法,从中体会到一份辛劳一分收获的快乐,树立自信和勇气,有了这种气势,怎么还会有难题存在。
我们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很多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拒绝,他们对游戏有着无可比拟的热爱,假若我们教师可以在这方面下一些功夫,那所有的学生都会爱上你的课堂。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游戏。比如相邻数、奇数偶数、简单的加减法等等,我们都可以采用相应的游戏。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小学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建立和谐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建立充分的自信,在充满表现欲的驱动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难倒他们。我们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让他们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这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希望,我们教师肩挑重担,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有价值的。
(责编 闫祥)
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首先是要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的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无论是校方、教师还是相关的教育部门,大多是只看重成绩,只看重升学率,至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那都不是问题。其实这是非常可悲的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相对以往有所改变,但是在一些地区因为教学资源有限,或者各个学校之间教学资源相差悬殊,造成了学校的择优录取。学生们当然就成了挤独木桥的山羊,为了体现教学水平,为了得到家长及上级教育部门的肯定,教师也就顾不上什么方法、能力了。在一切都是分数说了算的环境中,教师也只能是采取应试教育了。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均衡教育资源,避免这种择校情况的发生,切实贯彻执行我国的义务教育法规。我们教师要摒弃这种思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重。我们一定要让学生从繁重的、被动的环境中解放出来,首先要减轻分数对学生的压力。我们可以私下通过自己的提前分析,为优等生、中等生和稍稍落后一些的学生分设不同的学习目标。然后在课上通过不同的提问、练习、作业等一些方式方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产生自信,激发学习兴趣,从而爱上学习。教师的教学成绩也会在无形中展现给领导和家长,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而且这种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是体现了素质教育,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尊重的前提下,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还要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这里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如果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他们会轻松自然、心情愉快当然有心情学习,即便是我们大人在一个自己厌恶的人际关系中都会感到不满与愤怒,无法安心做自己想做或者是应该做的事,更何况是小小年纪的小学生呢?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和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促进我们教学的有效手段。
教师应创设激励的情境,让学生苦中求乐。自信心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任何一个学生都应该有表现欲,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得好,能够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建立自信,那学习的动力就会势不可挡,学生会争先恐后地表现自己,以得到教师的肯定。這里我们要做好的一点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出错,当学生在失误的时候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办,一定不要批评挖苦,更不能讽刺,要用语委婉,鼓励学生再想想,一定要给学生留足面子,这样他才会在下一次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甚至有时我们还可以故意地设置一些学习障碍,激发学生在困境中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建立自信。例如,我们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反用这一节时,在学生掌握了像“ 13 ×36+87×36” 这种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出示类似的如(1) 13 ×36+16×36+71×36;(2)99×36+36;(3)101×36-36等类型的深化练习题。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会发现,这与我们以前讲到的“a×c+b×c”类型的题有点相似又不完全相同,这时他们会感到有点难度,但是又觉得自己有能力找出解题方法,这时就激励了他们的动力兴趣,我们教师也可以略微诱导一点,学生会很快就找到解题点(1)是(13+16+71)×34的反用,(3)是乘法分配律对减法的反用,这些题其实都属于反用这种类型的变式题。学生通过努力在困境中找到解题方法,从中体会到一份辛劳一分收获的快乐,树立自信和勇气,有了这种气势,怎么还会有难题存在。
我们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很多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学生的天性,任何一个孩子都不会拒绝,他们对游戏有着无可比拟的热爱,假若我们教师可以在这方面下一些功夫,那所有的学生都会爱上你的课堂。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游戏。比如相邻数、奇数偶数、简单的加减法等等,我们都可以采用相应的游戏。
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小学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建立和谐平等友好的人际关系。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建立充分的自信,在充满表现欲的驱动下,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难倒他们。我们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这样的平台,让他们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这是我们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希望,我们教师肩挑重担,付出再多的辛苦都是有价值的。
(责编 闫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