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D与TAD方案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xx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PAD方案(硼替佐米+表柔吡星+地塞米松)和TAD方案(沙利度胺+表柔吡星+地塞米松)诱导治疗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并评估细胞遗传学分层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PAD诱导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研究191例自2008年5月至2013年12月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血液科及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血液科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非随机进入PAD诱导治疗组(PAD组,132例)和TAD诱导治疗组(TAD组,59例),诱导后根据患者意愿分别按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或原诱导方案巩固治疗,分析两组的诱导后疗效及生存差异,并评估细胞遗传学分层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PAD诱导治疗患者的预后影响。

结果

PAD与TAD组诱导后的缓解率分别为84.4%(108/128)和69.5%(4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获得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以上疗效率分别为70.3%(90/128)和32.2%(1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获得接近完全缓解/完全缓解(nCR/CR)率分别为68.0%(87/128)和25.4%(15/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AD组与TAD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及总生存(OS)期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223、0.989)。接受PAD诱导治疗的132例患者的生存分析显示:荧光原位杂交(FISH)高危组患者的中位PFS和OS均短于FISH低危组(15.2比19.1个月,41.2个月比未到达),且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98、0.017)。根据巩固方式进一步的亚组生存分析显示,在FISH高危组,诱导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患者的中位PFS期显著长于诱导后继续原诱导方案巩固的患者(17.8比14.6个月,P=0.029),而两组之间的总生存期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0)。在FISH低危组,诱导后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患者与接受原诱导方案巩固患者间中位PFS及OS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1、0.294)。

结论

PAD方案诱导治疗总缓解率及高质量缓解率均显著好于TAD。且在以PAD诱导后,以FISH为基础的细胞遗传学分层可以区分高危及低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对于FISH高危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延长其PFS。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Meta分析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及手工检索1998年1月至2014年10月《中华医学杂志》公开发表的Meta分析文献,采用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量表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优先报告条目(PRISMA)量表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文献74篇。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分为3~10(中位数7)分,高质量者10篇(1
期刊
期刊
目的调查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分别与慢阻肺诊治指南2007版、2013版推荐首选治疗方案进行比较,探究病情评估分组标准的更新对药物治疗方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9月–2008年12月全国11家三级医院门诊连续就诊的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根据慢阻肺诊治指南2007、2013年修订版将患者分为GOLD I~IV级和A~D组,比较药物治疗现状与2个指南推荐方案的
目的调查深圳市人民医院近8年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感染临床特征、耐药机制及其克隆变迁。方法收集2002至2009年深圳市人民医院院内感染患者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琼脂稀释法检测亚胺培南等抗菌药对鲍曼不动杆菌最低抑菌浓度(MICs);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测序分析CRAB碳青霉烯酶基因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同源性;依据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回顾性调查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痛经与疾病分期和病变特征之间的相关系。方法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3年5至12月经腹腔镜诊断的1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痛经评分,腹腔镜下观察及记录异位病灶范围及特征,并根据r–AFS进行评分和分期。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程度痛经与临床分期以及与各种术中内异症病灶之间的关系,并对痛经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的分布及外科治疗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外科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998年3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的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329例患者中,上皮组织来源的278例(包括结直肠癌、肾癌、乳腺癌等),肉瘤类来源的
期刊
目的探讨围孕期多种危险因素暴露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10月1日在第四军医大学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435例(患病组)幼儿及574例(健康对照组)正常体检的儿童家庭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家庭一般情况及围孕期有毒环境因素暴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采集的数据予以数量化和分级,输入SPSS 13.0数据库,经逻辑校对无误后应用χ2检验,非条件Lo
目的观察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 Tregs)对浸润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78例未接受任何抗肿瘤治疗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FOXP3+ Tregs,分析患者FOXP3+ Tregs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之间的关系。结果78例患者经[多西他赛(T)+吡柔比星(A)+环磷酰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