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檵木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青海农林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对其园林应用有着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调查和测定的基础上对红花檵木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总结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檵木的光补偿点为30.37μmol.m-2.s-1,光饱和点为907.20μmol.m-2.s-1,最大光合速率为10.84μmol.m-2.s-1,呼吸速率为3.12μmol.m-2.s-1,CO2补偿点为76.69μmol.m-2.s-1,CO2饱和点为504.95μmol.m-2.s-1。根据其光合生理特性,确定其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主要作为色块、灌木球、色篱、园林小品、大型桩
其他文献
基于德尔菲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从科技人力资源投入要素指标、科技人才效能要素指标、科技人才发展条件要素指标等三个维度,构建一套科技人才发展状态监测评估指标体系
针对都兰县农业资源区域差异性大的特点,选择影响生产的主要因子,用数学聚类模糊分析方法对各生产单元进行了归类划分,同时结合利用现状采取用土地自然适应性方法做了利用系
文章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替代花费法和材积源生物量法等,对豫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其生物多样性年总价值为13.8
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互助示范园)立足县情,以高原冷凉作物制繁种、八眉猪特色养殖和特色蔬菜生产为主导产业,围绕“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加工、旅游”六大功能定位,
设计4种不同播种密度试验,通过迷果芹不同播种密度出苗率、两年生保苗率和生产量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播种密度在15kg/hm2时收益最佳,人工栽培与野生药材的活性成分含量相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