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社会发展,城市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升,城市园林尽管设计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花镜设计是重要的内容,需要提高重视程度,对花镜设计进行优化和创新,实现理想的园林景观设计效果。本文就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花境设计进行论述分析。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花境设计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花镜是重要的表现方法,注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花镜是人们依据自然风景中的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的自然生长情况,通过艺术手段设计出的自然式画袋,其形象丰满、颜色鲜艳,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花镜的设计形式
1、路缘花境
对于路缘花境需要设置在道路两侧,并选择建筑物、树丛、矮墙、绿篱等作为背景,并且做到前低后高,单面进行观赏,吸引游客的视线。路缘花镜主要选择宿根花卉,搭配一、二年生长花,提高观赏效果。
2、林缘花境
林缘花镜一般常出现在树林的边缘,将草坪作为前景,然后将灌木、乔木等作为背景。林缘花镜能够使植物配置在竖向上很好的过渡[1],可以丰富空间的使用情况,也使植物的配置更加有层次性,将自然的美展示出来,也让花镜设计的生态价值等得到凸显。
3、隔离带花境
隔离带花镜主要为了起到隔离的效果,并且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通常在道路附近布置,花镜组团的尺度要比其他形式的花镜大,从而使其满足行人、车辆的观赏需要。隔离带花镜的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后期常使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在选择植物时也是使用观赏期长、抗逆性强的花卉,从而使花镜的颜色更加明亮、丰富。
4、岩石花境
岩石花镜是人们对高山、岩生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模拟进而设计出的一种形式。岩石花镜常出现在山坡上从而保证获得充足的光照。利用高度带来的重力效果,保证植物的姿态能够更加生动、丰富,可以自然下垂、可以随风摆动[2]。植物在坚硬的岩石上生长能够使游客感受到对比的美。
5、台式花境
对于台式花镜而言,由于场地的限制,因此可以选择的植物并不多,要将植物种植在木材、石头构成的种植槽中。并结合土壤、温度以及降雨量等使花镜形式得到优化,提高花镜设计的效果。台式花镜规模不大,并且有着独特的风格。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花境设计
1、确定平面,完整构图
在花镜设计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平面,并保证构图是完整的,需要将植物个体的生物学特点、植物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作用的生物规律作为基础,从长轴方向形成连续的综合性景观序列,花期不能是同时的,保证游客从春到秋都能够有花观赏,相同季节中要结合植株的颜色、高度、数量以及形态等均匀的布置,相邻花卉之间,其生长的强弱、繁衍的速度等也需要不同,植株要能够共生,保证花镜更加丰盈典雅。植株需要高低错落,开花时不能相互遮挡,保证四季季相变化丰富。花镜中的花卉需要是多年生的宿根、球根[3],保证花卉能够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的更换,也是养护更加便利,将花卉的特点展现出来。花镜设计者需要对不同花卉的生长习性进行了解,搭配不同种类的花卉,保证花镜的观赏效果更加。对于单面观赏的花镜,其配置植物是要从低到高,形成斜面;对于双面观赏的花镜,需要中间植物高、两边低,形成高低起伏的轮廓,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是相似的,植床两侧是平行的直线或曲线,并且要利用矮生植物、常绿木本等进行镶边。花镜植床需要比地面高,主要种植多年生的开花灌木或者生宿根花卉,同时做好排水工作。
2、植物、色彩的选择与搭配
花镜设计时需要优化植物材料的选择,明确不同植物的生长、抗寒性等,要选择能够在当地露地越冬的多年生花卉,植物要有很强的抗逆性,使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花期需要长,并且选择的植物要容易成活,有很高的观赏性。植物的搭配上也需要突出空间和立体感,做到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使植物配置更加自然,不能遮挡住人的视线。质地对比要适当的过渡,不需要有太大的对比,将植物的特性差异展现出来,注重植物的观赏以及生态性。此外还需要科学的进行色彩的搭配,结合地理位置、环境以及文化特点等明确主色调,然后再进行其他颜色的搭配。对于颜色问题,可以通过植物的花、叶、果实颜色进行表现,植物的颜色需要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不能盲目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导致色彩混乱,影响观赏的整体效果。
3、科学进行竖向、平面设计
做好竖向、平面设计,花卉配置的密度需要做到植株成年之后不能露出土面。对于自然式斑块混植的花丛,每组中需要种植5到10种左右的花卉[4],并且要对每种花卉集中栽植,每个斑块都是一丛花,斑块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同时结合花色的冷、暖等明确斑块的大小。植物的生长情况也是极为重要的,相邻花卉的生长强弱、繁衍速度等需要是相似的,避免设计效果受到影响。花镜的外围要有轮廓,并利用矮栏杆、草坪等对边缘进行点缀。同时设计过程中,花镜内的花卉颜色需要与环境相适应。总之颜色的选择需要有一定的反差,从而使对比更加鲜明。花镜不能太宽,要做到因地制宜,与背景、道路等形成一定的比例,如果道路比较宽、墙垣比较大,就需要使设计的花镜宽度大一些,注意植株的高度不能超过背景。此外为保证管理、观赏的便利,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花镜的长度,如果太长需要分段的进行栽植。
4、注重生长季节变化
园林景观花镜设计中,还需要对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深根与浅根系的搭配提高重视程度。比如牡丹、耧斗菜类都是上半年生长的,到了炎热的夏季其茎叶就会枯萎开展休眠,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搭配一些夏秋季节生长茂盛,并且春夏季节又不会对其生长、观赏等产生影响的花卉,比如金光菊等。对于深根系的植物,如石蒜类花卉,其开花时是没有叶子的,但是配合浅根系的茎叶葱、爬景天等就能够获得好的观赏和种植效果。
5、优化花镜设计理念
在对花镜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花镜设计的理念进行优化,要从多个角度、层次对花镜设计进行创新。当前的花镜方案基本上都是单面观的混合式花镜,其形式不丰富,随着花镜的应用,其环境不同,还可以使用双面观、对应式、专类花卉花境等,并与岩石、水体布置等相结合,使花镜的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可以利用人们不常见的花卉稀有花卉建立奇花异草的花镜[5],也可以利用人们常见的菊花、月季、玉簪等建立科属类的花镜,不仅能够供游客观赏,还能够科普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花卉色彩的搭配使设计更具创意,但是花镜中的花卉颜色并不是越多、越亮就越好,避免颜色对比太多影响整体效果。同时,不同时间段、不同用意时也需要使用不同的搭配方法,比如重大节庆日可以使色彩加重,平时可以使用素雅的花卉。
结束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花镜是重要的造景方法,良好的花镜设计能够提高园林景观、生态的情趣,并且养护方法比较简单,是值得在生态园林景观中应用,并且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花镜设计还处于初期,需要园林设计人员努力研究分析,保证花镜设计的效果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文才臻.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花境设计要点[J].低碳世界,2018(06):114-115.
[2]陈志岗.探究花境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7):187+192.
[3]张曼,石力匀,牛长明.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花境设计要点解析[J].种子科技,2016,34(06):84.
[4]杨勇.花境在南京園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7):94-97.
[5]潘延宾.景观设计当回归自然——有感于模纹花坛和花境设计的泛滥[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2(03):27-29.
(作者单位: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花境设计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花镜是重要的表现方法,注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花镜是人们依据自然风景中的野生花卉,在林缘地带的自然生长情况,通过艺术手段设计出的自然式画袋,其形象丰满、颜色鲜艳,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园林景观设计中花镜的设计形式
1、路缘花境
对于路缘花境需要设置在道路两侧,并选择建筑物、树丛、矮墙、绿篱等作为背景,并且做到前低后高,单面进行观赏,吸引游客的视线。路缘花镜主要选择宿根花卉,搭配一、二年生长花,提高观赏效果。
2、林缘花境
林缘花镜一般常出现在树林的边缘,将草坪作为前景,然后将灌木、乔木等作为背景。林缘花镜能够使植物配置在竖向上很好的过渡[1],可以丰富空间的使用情况,也使植物的配置更加有层次性,将自然的美展示出来,也让花镜设计的生态价值等得到凸显。
3、隔离带花境
隔离带花镜主要为了起到隔离的效果,并且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通常在道路附近布置,花镜组团的尺度要比其他形式的花镜大,从而使其满足行人、车辆的观赏需要。隔离带花镜的位置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后期常使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在选择植物时也是使用观赏期长、抗逆性强的花卉,从而使花镜的颜色更加明亮、丰富。
4、岩石花境
岩石花镜是人们对高山、岩生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模拟进而设计出的一种形式。岩石花镜常出现在山坡上从而保证获得充足的光照。利用高度带来的重力效果,保证植物的姿态能够更加生动、丰富,可以自然下垂、可以随风摆动[2]。植物在坚硬的岩石上生长能够使游客感受到对比的美。
5、台式花境
对于台式花镜而言,由于场地的限制,因此可以选择的植物并不多,要将植物种植在木材、石头构成的种植槽中。并结合土壤、温度以及降雨量等使花镜形式得到优化,提高花镜设计的效果。台式花镜规模不大,并且有着独特的风格。
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花境设计
1、确定平面,完整构图
在花镜设计过程中,需要先确定平面,并保证构图是完整的,需要将植物个体的生物学特点、植物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作用的生物规律作为基础,从长轴方向形成连续的综合性景观序列,花期不能是同时的,保证游客从春到秋都能够有花观赏,相同季节中要结合植株的颜色、高度、数量以及形态等均匀的布置,相邻花卉之间,其生长的强弱、繁衍的速度等也需要不同,植株要能够共生,保证花镜更加丰盈典雅。植株需要高低错落,开花时不能相互遮挡,保证四季季相变化丰富。花镜中的花卉需要是多年生的宿根、球根[3],保证花卉能够多年生长,不需要经常的更换,也是养护更加便利,将花卉的特点展现出来。花镜设计者需要对不同花卉的生长习性进行了解,搭配不同种类的花卉,保证花镜的观赏效果更加。对于单面观赏的花镜,其配置植物是要从低到高,形成斜面;对于双面观赏的花镜,需要中间植物高、两边低,形成高低起伏的轮廓,平面轮廓与带状花坛是相似的,植床两侧是平行的直线或曲线,并且要利用矮生植物、常绿木本等进行镶边。花镜植床需要比地面高,主要种植多年生的开花灌木或者生宿根花卉,同时做好排水工作。
2、植物、色彩的选择与搭配
花镜设计时需要优化植物材料的选择,明确不同植物的生长、抗寒性等,要选择能够在当地露地越冬的多年生花卉,植物要有很强的抗逆性,使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花期需要长,并且选择的植物要容易成活,有很高的观赏性。植物的搭配上也需要突出空间和立体感,做到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疏密有致,使植物配置更加自然,不能遮挡住人的视线。质地对比要适当的过渡,不需要有太大的对比,将植物的特性差异展现出来,注重植物的观赏以及生态性。此外还需要科学的进行色彩的搭配,结合地理位置、环境以及文化特点等明确主色调,然后再进行其他颜色的搭配。对于颜色问题,可以通过植物的花、叶、果实颜色进行表现,植物的颜色需要与周边环境相适应,不能盲目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化,导致色彩混乱,影响观赏的整体效果。
3、科学进行竖向、平面设计
做好竖向、平面设计,花卉配置的密度需要做到植株成年之后不能露出土面。对于自然式斑块混植的花丛,每组中需要种植5到10种左右的花卉[4],并且要对每种花卉集中栽植,每个斑块都是一丛花,斑块可以是大的,也可以是小的,同时结合花色的冷、暖等明确斑块的大小。植物的生长情况也是极为重要的,相邻花卉的生长强弱、繁衍速度等需要是相似的,避免设计效果受到影响。花镜的外围要有轮廓,并利用矮栏杆、草坪等对边缘进行点缀。同时设计过程中,花镜内的花卉颜色需要与环境相适应。总之颜色的选择需要有一定的反差,从而使对比更加鲜明。花镜不能太宽,要做到因地制宜,与背景、道路等形成一定的比例,如果道路比较宽、墙垣比较大,就需要使设计的花镜宽度大一些,注意植株的高度不能超过背景。此外为保证管理、观赏的便利,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花镜的长度,如果太长需要分段的进行栽植。
4、注重生长季节变化
园林景观花镜设计中,还需要对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深根与浅根系的搭配提高重视程度。比如牡丹、耧斗菜类都是上半年生长的,到了炎热的夏季其茎叶就会枯萎开展休眠,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搭配一些夏秋季节生长茂盛,并且春夏季节又不会对其生长、观赏等产生影响的花卉,比如金光菊等。对于深根系的植物,如石蒜类花卉,其开花时是没有叶子的,但是配合浅根系的茎叶葱、爬景天等就能够获得好的观赏和种植效果。
5、优化花镜设计理念
在对花镜设计过程中,需要对花镜设计的理念进行优化,要从多个角度、层次对花镜设计进行创新。当前的花镜方案基本上都是单面观的混合式花镜,其形式不丰富,随着花镜的应用,其环境不同,还可以使用双面观、对应式、专类花卉花境等,并与岩石、水体布置等相结合,使花镜的设计形式更加丰富。可以利用人们不常见的花卉稀有花卉建立奇花异草的花镜[5],也可以利用人们常见的菊花、月季、玉簪等建立科属类的花镜,不仅能够供游客观赏,还能够科普知识。此外还可以通过花卉色彩的搭配使设计更具创意,但是花镜中的花卉颜色并不是越多、越亮就越好,避免颜色对比太多影响整体效果。同时,不同时间段、不同用意时也需要使用不同的搭配方法,比如重大节庆日可以使色彩加重,平时可以使用素雅的花卉。
结束语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花镜是重要的造景方法,良好的花镜设计能够提高园林景观、生态的情趣,并且养护方法比较简单,是值得在生态园林景观中应用,并且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花镜设计还处于初期,需要园林设计人员努力研究分析,保证花镜设计的效果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文才臻.分析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花境设计要点[J].低碳世界,2018(06):114-115.
[2]陈志岗.探究花境在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7):187+192.
[3]张曼,石力匀,牛长明.园林景观植物配置中花境设计要点解析[J].种子科技,2016,34(06):84.
[4]杨勇.花境在南京園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7):94-97.
[5]潘延宾.景观设计当回归自然——有感于模纹花坛和花境设计的泛滥[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2(03):27-29.
(作者单位: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