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行为改变技术消除小学生攻击行为个案报告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一名具有攻击行为的小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该生攻击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以行为强化技术为主,以榜样学习和隔离为辅行为改变措施,纠正其攻击行为。希望此研究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行为改变 小学生 攻击行为 消除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案描述
  明明(化名),男,8岁,小学一年级,独生子女。剖腹产,出生后由人工喂养。智力正常。性格活泼好动,比较任性,脾气暴躁,易生气。下课后,他经常在教室奔跑,一会儿给他人捣乱,一会儿挥舞拳头欺侮其它同学。抓伤别人手或者咬别人手的情况经常出现。
  二、诊断分析
  攻击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是指基于敌意、憎恨及不满等情绪,对他人、自身或其它目标所采取的破坏性行为。攻击行为分为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攻击、直接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明明给人捣乱,用拳头欺负同学,甚至抓伤和咬伤别人的行为属于攻击行为。这种行为是直接身体攻击。影响个体攻击行为的因素包括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笔者了解到明明的相关生理指标正常,排除了由生物因素引起攻击行为的可能。接着,笔者将着眼点放在社会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上。笔者向学校教师、家长了解明明的情况并对他平时的行为表现的进行观察,了解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获悉攻击行为产生的正确原因有利于行为辅导方案的制定。
  三、实施辅导
  (一)行为强化。
  1、确定靶行为和目标行为。
  在采取行为强化之前,笔者分析和确定明明的靶行为和目标行为。靶行为是指辅导过程中需要加以改变的问题行为中的具体目标,而目标行为是指由靶行为出发的辅导终点目标、即期望的目标。根据明明的具体情况,笔者将靶行为定为“攻击同学”,把目标行为定为“不攻击同学”。
  2、确定强化物。
  斯金纳认为,强化物是使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或者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而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反应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就是强化。根据明明父母的介绍,笔者了解到他很喜欢巧克力。因此,在此次操作过程中,笔者选择巧克力作为强化物。
  3、强化训练。
  在确定靶行为和强化物之后,笔者针对明明的攻击行为,开展行为强化训练。具体安排如表1。
  4、反馈与鼓励。
  在对明明进行行为纠正过程中,笔者还重视明明的反馈并针对新的情况进行指导和鼓励。在他每次拿到奖励的时候,笔者都会让他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体会不攻击他人的体验。同时,笔者会对他的行为进行赞扬,进一步强化他良好的行为。通过这些促进他纠正攻击行为。
  (二)榜样学习。
  班杜拉认为,除了从自身的行动结果中获得学习之外,人类很大一部分学习是通过观察其他个体的活动而进行的观察学习。在辅导过程中,笔者向他讲了一些做出利他行为的学生和攻击他人学生的故事。一方面,笔者向明明讲那些采取利他行为的学生是怎样做的,例如他们是如何帮助其他人,怎样为集体服务的。另一方面,笔者会跟他讲一些那些攻击他人的学生的事例。在这些故事中,具有攻击行为的学生由于伤害了他人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及同学的排斥。这可以让他明白攻击行为是不受大家欢迎的。通过榜样学习的方法,明明知道利他行为是正确的,而攻击行为是错误的。这可以促使他学会用利他行为去取代攻击行为。
  (三)隔离。
  隔离是改变行为的方法之一。它的理论基础是惩罚。惩罚会导致行为反应概论的降低。隔离状态包括单独隔离、禁止隔离和非禁止隔离。根据实际情况,笔者选择隔离方法中的禁止隔离。这种方法是隔离中惩罚程度相对较轻的方法,同时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纠正明明的攻击行为。当明明出现攻击同学的行为时,笔者马上制止他的攻击行为,并把他带到教师办公室,阻止他与其他同学交往,以此来惩罚他的攻击行为。在采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笔者着重把握好这种方法实施的时机。当明明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笔者马上实施隔离。这样在最恰当的时机即在攻击行为发生之后立即执行,更好体现惩罚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使惩罚更具有针对性。
  四、成果评估
  在纠正明明攻击行为过程中,笔者以行为强化技术为主,以榜样学习和隔离方法为辅,重视他在纠正过程中的反馈,并对他给予及时的鼓励。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记录下他每周攻击行为的次数,了解行为的效果。
  表2显示,辅导的作用是比较显著,可以有效纠正明明的攻击行为。□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成齐. 儿童攻击行为的评估与治疗.中国特殊教育,2006(7):84-88.
  [2] 张文新,王益文,鞠玉翠等.儿童欺负行为的类型及其相关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12-
  [3]孙婉菁.攻击倾向与游戏情境对国小儿童攻击行为之影响.硕士论文.台湾: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2003
  [4]焦永国. 儿童攻击行为研究综述. 西安社会科学,2010(28)3:148-152.
其他文献
编辑《周扬文集》之事,始于1980年夏。80年代初文艺界许多人都在出文集。周扬从30年代起,直到他逝世,除“文革”动乱被迫中断工作,入狱接受审查外,一直担任着思想文化界的主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至今,历经几次高潮、低谷,逐渐趋向平稳,大型房企也日趋成熟,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发展,小型、地方性企业逐渐被淘汰出局,设计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必须与时俱
做好联系群众工作,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元,各界别委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与人民群众关系紧密、联系广泛,在开展群众工作
摘要 离婚协议中房产赠与约定不属于第三人利益合同。在子女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情形下,该约定宜认定为赠与合同;在子女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情形下,该约定宜认定为夫妻共同作出的单方法律行为。离婚调解协议生效后,关于赠与的约定夫妻一方不得行使任意撤销权,接受赠与的子女系权利承受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关键词 离婚协议 赠与合同 撤销  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互通共享的深化阶段,高校人才培养针对河北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理念需要探寻新路径,培养有认知、有技能、可持续学习的高效人才.以
2019年1月16日,省公安厅对外发布《湖北省公安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简称《十条措施》),全力支持服务全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n《十条措施》规定,公安机关将依
期刊
摘要 发现权是我国民法中比较边缘化的一项权利,并无诸如《专利法》的专门法进行保护,而仅在《民法通则》第97条和第118条提及。2005年夏,笔者代理杨某参加了其与郑某的“中药麻醉戒瘾毒法”发现权案,终获胜判。本文基于发现权法理,对该案作简要评析。  关键词 “中药麻醉戒瘾毒法” 发现权 法理  中图分类号: DF41 文献标识码:A  本案原告郑某向法院起诉,称被告杨某的“杨氏戒毒法”实
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扮演着先锋模范示范引领的角色,发挥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本文从大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进步,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基于此,本论文主要分析了“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
足球圈绑票活埋不稀罕rn窦文涛:,广美,我给你介绍名博李承鹏.rn孟广美:幸会,幸会,相见恨晚.rn窦文涛:相见恨晚,对,好多人都看过他的博客,而且我发现你不光是眼大,你胆儿也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