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提出
江苏省教育厅推出的“五严”规定,对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面对教学时间缩水,教学内容不减,教学要求不降的新形势,初中化学教学怎样才能减负增效?
二、理论思考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情况下,在全面考虑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过程(在最优化的范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来看最有效的作用。简单地说,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教和学在教学过程整体联系和有序活动中达到最适宜的有序状态,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有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两条,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对效果和时间综合考虑,真正做到教学高质量和时间低消耗,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果。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协调一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序运动过程。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将教师教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相互融合在一起。只考虑教授最优化而忽视学习最优化,这本身就不是最优化,因此也达不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课堂教学过程整体成分包括: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评价分析等。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就必须使每个成分最优,对应于每个成分的教师的活动方式和学生活动方式最优,教师教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配合最优,各成分间的联系最优等。
三、主要策略
1.和谐课堂——情意交往人本化
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的关键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应该把对学生的情感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
产生学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我在师生交往中注意坚持做到,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表里如一;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学生的感情和意见;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因此,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亲其师信其教。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一种融洽的、积极向上的气氛,利用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料,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
2.自主学习——预习复习目标化
预习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如何做才能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达标增效?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预习题,实现预习内容目标化。预习题不仅有经典基础题,而且有探究性问题、实践性问题,通过预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搜集资料,增强问题意识,学会设计实验。教师通过批阅学生预习手册,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这样课堂教学才更加有的放矢。课后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和整理笔记,及时消化知识,从而防止遗忘,实现课课清;指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对一周的学习内容或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建构知识网络,实现周周清。我们还将学生每周总结形成的知识树进行展示、交流,并收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列入素质考评。
3.探究实验——激发兴趣常态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化学学习感兴趣,学生就会乐此不疲,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勤于学习,乐于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既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学生们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哪种假设比较合理?我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开展探究。实验一: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实验二: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实验三: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获取了化学知识,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了化学学习的乐趣。
我们运用多种途径开展化学实验,做到正常开展学生实验;要求学生想方设法完成家庭小实验,并请家长配合和检查指导;建立兴趣小组,开展趣味实验;根据自愿原则,建立课题小组对一些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对学校“恒春池”的水华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开设“双休日实验乐园”,让学生对一周学习中的困惑、遗漏进行反思与感悟,通过实验进行新的探究,寻求新的发现,使学生在做中学,在乐中学。
4.精致教学——精讲精练最优化
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师备课必须从备教材、备知识为重点转向备学生、备学法为重点,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课堂教学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惑,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交流、实验探究、拓展训练;教师解决的是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懂的坚决不讲,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则运用各种手段,深入浅出讲透彻,讲到位。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学、讲、练、探”有机结合,以实现每节课教学过程最优化。
传统题海战术以练代讲,以练习代复习,加重学生负担,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针对新形势教师必须全面落实“四精四必”,重视精选习题,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落实面批面改,个别指导,提高练习针对性,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收获知识并增强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责任编辑 廖银燕)
江苏省教育厅推出的“五严”规定,对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面对教学时间缩水,教学内容不减,教学要求不降的新形势,初中化学教学怎样才能减负增效?
二、理论思考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情况下,在全面考虑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过程(在最优化的范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来看最有效的作用。简单地说,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教和学在教学过程整体联系和有序活动中达到最适宜的有序状态,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成果。教学过程最优化有效果标准和时间标准两条,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对效果和时间综合考虑,真正做到教学高质量和时间低消耗,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果。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授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协调一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序运动过程。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将教师教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相互融合在一起。只考虑教授最优化而忽视学习最优化,这本身就不是最优化,因此也达不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课堂教学过程整体成分包括: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评价分析等。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就必须使每个成分最优,对应于每个成分的教师的活动方式和学生活动方式最优,教师教授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配合最优,各成分间的联系最优等。
三、主要策略
1.和谐课堂——情意交往人本化
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的关键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应该把对学生的情感问题放在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
产生学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我在师生交往中注意坚持做到,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表里如一;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重视学生的感情和意见;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因此,师生关系和谐,学生亲其师信其教。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一种融洽的、积极向上的气氛,利用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各种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料,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
2.自主学习——预习复习目标化
预习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如何做才能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达标增效?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预习题,实现预习内容目标化。预习题不仅有经典基础题,而且有探究性问题、实践性问题,通过预习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搜集资料,增强问题意识,学会设计实验。教师通过批阅学生预习手册,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状况,这样课堂教学才更加有的放矢。课后引导学生主动复习和整理笔记,及时消化知识,从而防止遗忘,实现课课清;指导学生利用双休日对一周的学习内容或一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建构知识网络,实现周周清。我们还将学生每周总结形成的知识树进行展示、交流,并收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列入素质考评。
3.探究实验——激发兴趣常态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化学学习感兴趣,学生就会乐此不疲,保持旺盛的学习激情,勤于学习,乐于探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既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例如关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学生们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哪种假设比较合理?我组织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开展探究。实验一: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实验二: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实验三: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获取了化学知识,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了化学学习的乐趣。
我们运用多种途径开展化学实验,做到正常开展学生实验;要求学生想方设法完成家庭小实验,并请家长配合和检查指导;建立兴趣小组,开展趣味实验;根据自愿原则,建立课题小组对一些实际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例如对学校“恒春池”的水华现象进行实验研究;开放实验室,开设“双休日实验乐园”,让学生对一周学习中的困惑、遗漏进行反思与感悟,通过实验进行新的探究,寻求新的发现,使学生在做中学,在乐中学。
4.精致教学——精讲精练最优化
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师备课必须从备教材、备知识为重点转向备学生、备学法为重点,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课堂教学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惑,突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交流、实验探究、拓展训练;教师解决的是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懂的坚决不讲,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则运用各种手段,深入浅出讲透彻,讲到位。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学、讲、练、探”有机结合,以实现每节课教学过程最优化。
传统题海战术以练代讲,以练习代复习,加重学生负担,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针对新形势教师必须全面落实“四精四必”,重视精选习题,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落实面批面改,个别指导,提高练习针对性,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收获知识并增强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责任编辑 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