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由闭卷考试到开卷考试的历程。其中的优点不言而喻,但就当前的形式而言,有点不容乐观。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行为正经历一场伟大的变化。有一部分学生这样认为:"反正是开卷考试,现在学不学不要紧,到考试时我能翻书找到答案就行了。"由于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上课不认真听,不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总使正常的教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以致在考试时学生
对一些开放性和注重能力培养的题错误率居高不下。
一、纵观这几年,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常有以下几点:
(一)许多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即为不用花时间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了,老师上课时只要圈画做个标记,做好笔记就行了,平时作业也不大认真去做和思考。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只要上课认真听就足够了,课后花很少时间甚至不花时间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中,考试拿出书本和老师印发的讲义照抄就可以了。其实,思想品德课同其他课程一样,虽然是开卷考试,如果不花时间去复习和学习,同样考不出好成绩来。
(二)部分学生认为思品开卷考试资料越多越好。实行开卷考试,客观的说资料越多,碰到的题型越多,对考试确实有利。但是,有的学生盲目的把资料当成考试必备的内容,东买西买,资料一大堆。考试时这本翻两分钟,那本翻两分钟,思维凌乱,一时难以找到知识对应点,到最后既浪费了答题时间又抓不住中心。
(三)做题不仔细审题,盲目抄书。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认真审题,一拿到试卷就翻书,看书中哪些段落或画过的知识内容与试题内容接近,就抄哪些段落。缺乏对题目的完整理解,也就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往往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不得要领,最后出现偏离试题要求,答案不完整,思路不清晰,甚至答非所问等问题。
(四)部分学校思想品德教师及部分班主任对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错误的认为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即抄书,以致在平常的教学中简单的给学生画一些知识点,更有甚者把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课上抄下了,以为这样学生就会了。恰恰相反,很多学生抄写中根本不去思考,浪费时间又没效果。这样的错误做法,从根本上曲解了思想品德开卷考试的本意。因为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原则上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不是降低了要求,而是提高要求。开卷考试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收集材料以及对材料的加工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有较强阅读能力和对知识的架构能力。因此,在反思这些误区的同时,也就是为了更好的研究教学策略。
二、针对以上常见误区,提高课堂教学和转变观念是关键。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标准是教学与评价的基本依据,学业考试的试题范围就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教材作为参考,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途径和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思想品德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理念、实施课标,又有利于学生进行开卷考试呢?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无论学业考试的试题如何变化,如何体现时代性,最终还是回归书本。纵观南京市这几年中考试题,都是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的,学生面对开卷考试,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课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有必要的。因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考试中才能正确发挥,提高做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必须依据课标,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复习。
2.抓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考点的结合点。学业考试等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热点,这也是本学科课标的明确要求。纵观近几年的测试试题,材料大都选自考生应该掌握的国内重大热点时事观点,如汶川大地震、北京举办奥运会、神州九号发射,中国共产党18大等等。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要求,关注国家大事,要明确每个重大热点与教材中那些知识可以挂钩,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的考试心理辅导
1.要引导学生注意整理和积累相关知识体系,平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经常遇到的较好试题,易错题进行积累。同时,对于平时的资料和练习进行分类整理。另外,对于课本中知识的交叉点,可以用比较法或思维拓展图进行整理,做好知识结构图,每学过一个单元或一段时间就组织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样既可以明确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阐述角度,又可以避免知识点的混淆。
2.要加强对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无论是谁,遇到考试,没有不紧张的。对于开卷考试,甚至会出现一些考试上的误区。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平常心态去面对考试,认识到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做作业"方式而已。克服焦虑情绪,用一颗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微笑走进考场,从容面对考试。
3.要明确相关答题规范。比如考试中要求学生如何解答主观题和材料分析探究题的方法技巧,准备带哪些资料,考试过程要先易后难,书写要整洁清楚,答题过程中要分点分层次等等。这些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就该提醒学生,到考试时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三)加强思想品德教师的日常教学能力的锻炼。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必须让学生感悟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功能,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到与自身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其次,积极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误区。目前,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品德反正是开卷考,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只要考试翻书本,查复习资料照样考出好成绩。"为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讲练结合,把功夫下在平时,注重平时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
2.密切师生情感,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随时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与信任感,从而使学生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和愉悦的接受心理。另外,教师要对学生倾注一片真挚的爱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热爱学生,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教育力量。正所谓师爱像浓浓暖流,能融化那些厌学者的冰冷之心;师爱会像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越过厌学的沼泽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3.思想品德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开卷考试的本意,改变教学观念。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表面上降低了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实际上却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喜欢这门课。通过各种案例的教育让学生重视这门学科,从而提升思品学科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是从根本上落实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好手段,它不仅考学生,也在考教师。无论我们在教学与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紧扣课标,关注学生,认真学习,注意方法,善于反思。就一定会从误区中走出来,战胜一切困难。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学科,经历了由闭卷考试到开卷考试的历程。其中的优点不言而喻,但就当前的形式而言,有点不容乐观。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行为正经历一场伟大的变化。有一部分学生这样认为:"反正是开卷考试,现在学不学不要紧,到考试时我能翻书找到答案就行了。"由于学生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上课不认真听,不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总使正常的教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以致在考试时学生
对一些开放性和注重能力培养的题错误率居高不下。
一、纵观这几年,学生在学习思想品德过程中出现的误区常有以下几点:
(一)许多学生认为开卷考试即为不用花时间学习思想品德课程了,老师上课时只要圈画做个标记,做好笔记就行了,平时作业也不大认真去做和思考。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只要上课认真听就足够了,课后花很少时间甚至不花时间在思想品德的学习中,考试拿出书本和老师印发的讲义照抄就可以了。其实,思想品德课同其他课程一样,虽然是开卷考试,如果不花时间去复习和学习,同样考不出好成绩来。
(二)部分学生认为思品开卷考试资料越多越好。实行开卷考试,客观的说资料越多,碰到的题型越多,对考试确实有利。但是,有的学生盲目的把资料当成考试必备的内容,东买西买,资料一大堆。考试时这本翻两分钟,那本翻两分钟,思维凌乱,一时难以找到知识对应点,到最后既浪费了答题时间又抓不住中心。
(三)做题不仔细审题,盲目抄书。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认真审题,一拿到试卷就翻书,看书中哪些段落或画过的知识内容与试题内容接近,就抄哪些段落。缺乏对题目的完整理解,也就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往往东抄一段西抄一段,不得要领,最后出现偏离试题要求,答案不完整,思路不清晰,甚至答非所问等问题。
(四)部分学校思想品德教师及部分班主任对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错误的认为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即抄书,以致在平常的教学中简单的给学生画一些知识点,更有甚者把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课上抄下了,以为这样学生就会了。恰恰相反,很多学生抄写中根本不去思考,浪费时间又没效果。这样的错误做法,从根本上曲解了思想品德开卷考试的本意。因为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原则上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不是降低了要求,而是提高要求。开卷考试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收集材料以及对材料的加工能力。一方面要求学生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有较强阅读能力和对知识的架构能力。因此,在反思这些误区的同时,也就是为了更好的研究教学策略。
二、针对以上常见误区,提高课堂教学和转变观念是关键。
(一)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课程标准是教学与评价的基本依据,学业考试的试题范围就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的。教材作为参考,只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途径和形式。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思想品德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理念、实施课标,又有利于学生进行开卷考试呢?
1.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夯实基础知识的教学。无论学业考试的试题如何变化,如何体现时代性,最终还是回归书本。纵观南京市这几年中考试题,都是以所学知识为基础的,学生面对开卷考试,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课本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是有必要的。因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考试中才能正确发挥,提高做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因此,必须依据课标,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复习。
2.抓住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与教材知识、考点的结合点。学业考试等试题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也关注社会热点,这也是本学科课标的明确要求。纵观近几年的测试试题,材料大都选自考生应该掌握的国内重大热点时事观点,如汶川大地震、北京举办奥运会、神州九号发射,中国共产党18大等等。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的要求,关注国家大事,要明确每个重大热点与教材中那些知识可以挂钩,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对学生的考试心理辅导
1.要引导学生注意整理和积累相关知识体系,平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经常遇到的较好试题,易错题进行积累。同时,对于平时的资料和练习进行分类整理。另外,对于课本中知识的交叉点,可以用比较法或思维拓展图进行整理,做好知识结构图,每学过一个单元或一段时间就组织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样既可以明确同一知识点的不同阐述角度,又可以避免知识点的混淆。
2.要加强对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无论是谁,遇到考试,没有不紧张的。对于开卷考试,甚至会出现一些考试上的误区。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平常心态去面对考试,认识到这只是一种特殊的"做作业"方式而已。克服焦虑情绪,用一颗正确的心态去对待思想品德开卷考试,微笑走进考场,从容面对考试。
3.要明确相关答题规范。比如考试中要求学生如何解答主观题和材料分析探究题的方法技巧,准备带哪些资料,考试过程要先易后难,书写要整洁清楚,答题过程中要分点分层次等等。这些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就该提醒学生,到考试时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三)加强思想品德教师的日常教学能力的锻炼。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首先,必须让学生感悟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价值功能,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到与自身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其次,积极帮助学生转变思想误区。目前,有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品德反正是开卷考,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只要考试翻书本,查复习资料照样考出好成绩。"为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讲练结合,把功夫下在平时,注重平时的基础知识储备和能力培养。
2.密切师生情感,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的情感,随时唤醒学生的情感。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与信任感,从而使学生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和愉悦的接受心理。另外,教师要对学生倾注一片真挚的爱心。"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热爱学生,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这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种教育力量。正所谓师爱像浓浓暖流,能融化那些厌学者的冰冷之心;师爱会像一座桥梁,帮助学生越过厌学的沼泽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3.思想品德教师要认真学习和理解开卷考试的本意,改变教学观念。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表面上降低了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实际上却提高了教师与学生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心理上喜欢这门课。通过各种案例的教育让学生重视这门学科,从而提升思品学科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实行开卷考试是从根本上落实素质教育的一大举措,是一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好手段,它不仅考学生,也在考教师。无论我们在教学与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紧扣课标,关注学生,认真学习,注意方法,善于反思。就一定会从误区中走出来,战胜一切困难。